陽明心學有三大重要觀點: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儘管“心即理”的概念最早是由南宋哲學家陸九淵提出,但是卻是到了明朝中葉,由陽明先生將這個概念發揚光大。
“心即理”是陽明先生37歲龍場悟道的親身體證 。
1508年,被貶謫到貴州龍場的陽明先生,於半夜呼躍而起,說出了石破天驚的這段話“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後來,徒弟徐愛問陽明先生:“至善只求諸心。恐於天下事理,有不能盡”。
陽明先生回答:“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心即理,究竟是什麼意思?讓我們首先來看一則小故事:
一個小小的蜉蝣(水上飛蟲),生命週期只有短短一天。蜉蝣和螞蚱交了朋友,很歡喜地在一起玩了一天。到了晚上,螞蚱說我要回家了,明天早上見。
蜉蝣不解,問螞蚱:什麼叫明天?什麼叫明天早上?蜉蝣的生命只有一個白天,它從未見過明天。
後來螞蚱跟青蛙做了朋友。到了秋天,天氣逐漸轉冷,青蛙說:我要回去睡覺了,明年春天見。這次螞蚱不解,問:什麼叫明年?什麼叫春天?螞蚱只有幾個月的生命,這就是它整整的一生。
青蛙開始冬眠,第二年驚蜇時醒來,開始了新一年的生活。不同於螞蚱、蜉蝣,青蛙見識過春夏秋冬,也明白春夏秋冬的道理。
後來青蛙認識了老虎。在山腳下,它陪老虎玩了一段時間。直到老虎說:我要回到山上了,我是山頭的首領,我不能不在。但是,青蛙不知道什麼是山頭,也不知道什麼叫“佔山為王”,更不明白作為老虎,作為獸中之王應有的擔當。
後來老虎又和大雁做了朋友。到了冬天,大雁說:我要到南方過夏天了。老虎同樣難以理解:為什麼要去南方?冬天的冰天雪地不也很好嗎?我從來沒有離開過這個山頭,我也可以享受我佔山為王的一生。
老虎只能在一個山頭佔山為王,見不到五湖四海的風光;而大雁卻能領略不同地方的春華秋實。
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從蜉蝣到螞蚱、到青蛙、老虎、大雁,格局和境界不同,看到的世界就不同,整個生命就呈現出了完全不同的景象。
這即是“心即理”,你有怎樣的心,就有怎樣的理。
一個人的心靈品質決定了格局與境界,因而也就決定了他或她的口中所說的“理”是怎樣的。
俗話說,“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這也是在講“心即理”。由於每個人的“心”不一樣,所以各人有各人的“理”。
公與婆的格局與境界不同,站在各自的角度上看,都有各自的理。兩個人在不同的頻道上,闡述自己所認同的“理”,就會陷入爭執不休的困局。
因此,人和人最本質的區別不在於學歷的高低,也不在於性格的差別,最重要的差別是心靈品質的不同。
根據心靈品質的高低,可分為五種入流之心,即聖人之心、賢人之心、君子之心、能人之心、士人之心。
五種入流之心,呈現五種相應之道,妙用五種相應的仁愛、智慧、胸懷、能量等多種德,成就五種相應之事。
有腳踏實地、忠於職責計程車人之心,則呈現士人之道,就妙用樸實的仁愛、實用的智慧、厚實的胸懷和充實的能量等等士人之德,則成就士人之事。
有德才兼備、志存高遠的能人之心,則呈現能人之道,就妙用深厚的仁愛、圓融的智慧、豁達的胸懷和強大的能量等等能人之德,則成就能人之事。
有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的君子之心,則呈現君子之道,就妙用廣博的仁愛、深遠的智慧、博大的胸懷和巨大的能量等等君子之德,則成就君子之事。
有自利利他、胸懷天下的賢人之心,則呈現賢人之道,就妙用普世的仁愛、通達的智慧、浩蕩的胸懷和磅礴的能量等等賢人之德,則成就賢人之事。
有無我利他、化育天下的聖人之心,則呈現聖人之道,就妙用無上的仁愛、無量的智慧、無限的胸懷和無窮的能量等等聖人之德,則成就聖人之事。
何為聖人?陽明先生有言:“聖人之所以為聖人,惟以其心之純乎天理而無人慾。”
因而,一顆聖人之心,即是純乎天理之心,天理即良知,良知即天理。
這是心即理的最高層面!
我們學習聖賢思想,就是學習聖人之心,不斷地去除心中的不明與私慾,讓自己的內心抵達良知,並且啟用良知。唯有如此,我們的心靈品質才能不斷地提升,從士人之心,提升到能人之心,再到君子之心,乃至朝向聖賢之心。
在心上持之以恆地用功,自己的格局與境界就會得到提升,事業和家庭就會擁有一個嶄新的、倍增的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從而實現人生價值的最大化。
最後,讓我們從陽明先生“侃去花間草”的一則小故事中再來體證“心即理”:
侃去花間草,因曰:“天地間何善難培,惡難去?” 先生曰:“未培未去耳。”
少間,曰:“此等看善惡,皆從軀殼起念,便會錯。”
侃未達。
曰:“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惡之分?子欲觀花,則以花為善,以草為惡;如欲用草時,復以草為善矣。此等善惡,皆由汝心好惡所生,故知是錯。”
陽明先生說,天地之間的花草,本無善惡。但我們如果喜歡觀花,討厭雜草,就會認為花是善的,草是惡的,必要除草而後快。如果喜歡草,則認為草是善的,非要留著窗前的草。這樣去判斷善惡,已經摻雜了個人的私意和好惡,所以不夠公正。
換個角度來說,假如雜草果真妨礙了正常的行走,當除則除,也無需掛礙。所以,依照天理去做事,沒有私心私意的時候,即是善;假若私心作祟,有了個人的好惡,便是惡。
循理為善,從欲為惡。透過我們自己是否動心、動氣,就知道我們的判斷之中是否摻雜了個人私意。當我們內心達到純乎天理而無一私人慾之雜的時候,則是聖賢的境界了。
陽明先生對徐愛說“以此純乎天理之心,發之事父便是孝,發之事君便是忠,發之交友治民便是信與仁。”意思是,你有了這樣一顆良知純粹的心,就可以踐行“孝順、忠誠、誠信、仁愛”之理了!
聖賢之心,如明鏡一般,毫無偏狹,因而能夠清清楚楚照見外界事物的善惡,直達事物本質,可以做出清晰公正的判斷!
普通人的心,雜有不明和私慾,因而很難透見事物本質、把握世間規律,所以未能“依道而行”,難免會犯下一些決策失誤,令自己後悔不已。
因而終其一生,我們需要不斷建設自己的內心,讓自己心如明鏡,讓自己的心純乎天理而無人慾之雜,才能以健全的心靈品質,依道而行,實現真正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