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名大二在校學生說穿漢服去上課被老師和同學鬨笑,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來看看。
小玉是在校大二學生,也是漢服愛好者,週末的時候都會穿著漢服和一群漢服愛好者在外宣傳漢服文化。有一次小玉在食堂吃飯的時候不小心把衣服弄髒了,由於週末都把衣服洗了,小玉只好穿著漢服去教室,讓小玉沒想到的是,被老師們說成奇裝異服,還被老師點名調侃是不是下課了要去和男朋友吃燭光晚餐,全班的男生開始起鬨笑。
小玉覺得很委屈,因為大學不像中學,沒有嚴格的穿著規定,為什麼日本的和服可以在課堂穿著,中國的漢服卻不行。
對於小玉的遭遇,有些人表示同情,認為穿衣服是個人喜愛,你穿什麼都是你的自由。家不瞭解,你願意那就科普,沒準還能收穫幾個同袍回來。人不願意,那就別在乎別人的看法,自己穿著高興就完事兒。
還有人有不同的看法。認為學校是學習的場合,什麼樣的場合,穿什麼樣的衣服,這麼簡單的道理。要是學校組織你們穿漢服搞活動,你穿過去是合情合理。學校是學生上課學習的地方,所以學校首先要保證的是儘可能排除掉一些會讓學生的注意力轉移的東西。
你或許會說我可以做到專注在上課上啊,那麼你的同學呢?他們會不會因為你穿了這衣服而導致上課的時候分了心老去看你的衣服呢?就好比其她人穿婚紗去學校上學也會讓你分心去看她的衣服。
大學沒有明顯的穿著嚴格規定,雖然小玉在課堂穿漢服也許會引起其他同學的分心,但被老師說成是奇裝異服有些不妥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