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引言:距網紅辛巴直播間售賣糖水燕窩事件已經一個月有餘,本來只是普通的一次消費者維權事件,卻鬧得沸沸揚揚,時至今日,該事件不僅尚未平息,並且再度升級,首位爆料者還成了“最大受害者”。

但其實,早在辛巴燕窩事件之前,李佳琦也有過類似“直播翻車“事件,值得一說的便是“不粘鍋當場粘鍋”。那麼,李佳琦是怎麼做的呢?他選擇積極負責、立刻與供應商協商解決、並且第一時間對消費者及供應商均表示非常抱歉,也表明自己的團隊絕不推脫責任,一定會對自己直播間賣出的貨物負責到底。

可以說,整個事件處理得可以說較為妥當,也沒有引起後續過多的關注。我覺得,這樣的處理方式,是值得辛巴團隊的效仿的。不得不說,網路帶貨紅人,已經成為了類似明星一樣的存在,他們的名字在一定程度上都代表了口碑。而辛巴亦是如此,憑藉其粉絲效應帶貨無數,好評也是頗多。

但在此次燕窩事件中,辛巴作為公眾人物,卻在未搞清事情真相前,在直播間公然對首位爆料者張女士進行惡意揣測,懷疑其是詐騙團伙作案,並一味地表示,自己的直播間所銷售的產品絕對沒有任何問題。顯然,這樣的做法對一個公眾人物來說,是極其不專業的。

辛巴應該認識到,其本身的粉絲效應,既然可以帶來正面的帶貨影響,那也有可能會引起粉絲對它的“過度維護“。這個過度維護,便體現在粉絲們一致站在辛巴這邊,而忘了他們本身作為消費者的身份,以及其所具備的正當的維權意識與權力。

也正因如此,才引發了首位爆料者張女士被部分粉絲惡意攻擊、侮辱,甚至影響到了個人的日常生活和身體健康。當然,粉絲效應只是一個前提,重點是,張女士的資訊是如何洩露的呢?除辛巴團隊以外,誰與張女士可能有較大利益糾紛呢?

12月16日,作為“燕窩事件”的首位爆料者,張女士(化名)接受了某知名媒體的採訪,她也是講出了自己在這起事件中的種種遭遇,被網暴、詆譭,已經確診抑鬱症,生活一團糟。而在此番採訪中,張女士著重提出的一點便是辛巴團隊將她電話號碼曝光了,後面的遭遇也都是從這裡開始的。

但就在張女士和商家達成協議僅六小時之後,辛巴方的一系列回擊,則是將這場燕窩事件無限放大化,辛巴先是在直播間稱張女士可能是專業詐騙團伙,然後又在直播間當中曬出張女士的聊天記錄,也就在這個環節當中,張女士的電話號碼被洩露了。

所以,在張女士看來,辛巴方不對使用者聯絡方式做遮掩的這個舉動,是極其不專業的,更是憤怒的。當然了,在電話號碼被洩露之後,張女士的噩夢也就正式開始了,被網路暴力的她,不僅不敢出門,不能上班,連線孩子這件事情都是自己的父親來幫忙。

此外,因為網受網路暴力等影響,張女士自己也明確表示,已經確診了抑鬱症,整個生活被這一場“燕窩事件”整得一團亂。換言之,作為消費者的張女士,已然變成了這起事件的最大受害者。真心希望此次辛巴的糖水燕窩事件,可以為我們敲響一個警鐘,這個警鐘即使給直播帶貨的明星網紅的,也是給直播間的每一位粉絲。

作為直播明星或網紅,應謹記自身公眾人物的身份,保證直播間口碑需要靠的是商品的品質,以及消費者的評價,而不是對自身的捧殺以及對反對者的誹謗。過也,如日月之食焉,復其見天地之心乎?當問題已經發生時,不妨先反省一下自身,是不是有可以改進的地方。

作為一個個普通的消費者,也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對人對物均需要有一個清晰客觀的評價,當消費者的權益與粉絲的護主心切發生矛盾時,不妨先等等,真相總會水落石出。我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不可避免地扮演著消費者的角色,我們享受著網路為我們帶來的愉快與高效的購物體驗,但同時我們也承擔著虛擬世界帶來的巨大風險,總之,有銷售的地方,必然會有消費者的訴求。

7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買火腿腸時,認準包裝上“這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