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凌晨,翹首以盼的嫦娥5號不辱使命,從38萬公里外的月球上,攜帶採集的樣本,順利歸來。
嫦娥5號此次任務,雖說艱辛,過程卻非常順利。從升空到返回,一切都在掌控之中,更是論證了“打水漂”式再入大氣層的方式可行性,這也除了取樣外,另一大被世人關注的重點。
嫦娥5號回收現場
此舉為將來的載人登月工程,在返回大氣層中因速度過快,而導致過載過大,身體承受不住的情況,驗證了這種再入大氣,達到減速的效果的可行性。可以說嫦娥5號任務,是一舉兩得,不僅成功取回了樣本,還為將來的載人登月,打下堅實的基礎。
“嫦娥”取名來自中國的古老神話故事中,這個故事中有兩個版本,一個是偷吃了其丈夫的仙藥,然後飛昇到了月球。還有一個版本中,嫦娥與玉帝有扯不清的關係,被安排到月亮上的廣寒宮中居住,但不管是在哪個版本中,嫦娥可以說是我國傳說中第一位達到月球,並在月球上建立基地的人類。
傳說中嫦娥與玉兔
跟嫦娥時常聯絡在一起的,就是她的寵物玉兔,只要有嫦娥存在的地方,就會看到玉兔的身影。嫦娥和玉兔構成了傳說中的一個整體,而在嫦娥3號和嫦娥4號任務中,正是利用了這一層關係,巧妙的把月球探測器和月球車聯絡在一起,構成了探月計劃中重要的一環,又不失其寓意,可以說探月的科研工作者在這一塊的用心良苦。
嫦娥4號與玉兔2號對拍
嫦娥4號與玉兔2號對拍
本來嫦娥5號任務中是單獨行動,沒有“玉兔”的身影,但是在嫦娥5號安全返回地球,降落在草原上之後,一隻形似兔子的動物,在夜間攝像儀的拍攝下,從嫦娥5號的落地點前,匆匆跑過,好似與嫦娥多日不見,特意跑來見面。
正常情況下,野生動物在此嚴寒的冬夜,大多在洞裡裡過冬,降低體能消耗。而在嫦娥5號的降落現場能看到它的身影,實屬罕見。另一方面,在有眾多搜尋人員的情況下,大多數野生動物受到驚嚇,都是抱腿狂奔,可是這隻形似“玉兔”的動物,卻不太慌忙的從攝影機裡跑過,還回過頭來望著什麼?好像在對人類訴說,它才是第一個發現嫦娥5號的地球生物。
從“嫦娥5號”面前跑過的“玉兔”
後來證實這隻從嫦娥5號跑過的“玉兔”,其實是一隻草原守護精靈“沙狐”,它的存在,讓歸來的嫦娥5號,在第一時間不會感到孤獨。也正是它的存在,給在整個嫦娥5號行動中的科研工作者們,增加了一些趣味性,讓他們這些天來緊繃的神經,能夠放鬆下來。
嫦娥5號的任務已經圓滿完成,每一位焦急等待它的人,也等到自己想要的滿意答案。
嫦娥5號的背影
最後,月球上除了嫦娥,還有一位男性“吳剛”,如果說“嫦娥”在探月工程中乾的是輕體力活,那麼“吳剛”在探月工程中一定會幹重體力活。你覺得科研工作者,會在哪個階段啟用“吳剛探月”這個名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