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抗日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傷害,中國人不光在物質上遭受了巨大的損失,精神上也受到了巨大的創傷。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中國對於日本卻沒有要求任何的賠償,蔣介石礙於美國人的壓力放棄了對日本的追償,新中國政府則是為日本著想,主動放棄了這一筆賠償。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人在中華大地上犯下了一系列的罪行,南京大屠殺是日本人制造的一個慘劇,在這場屠殺當中,30萬軍民被日本人殺戮殆盡,其中有很多手無寸鐵的老百姓。

德國人建立的集中營早就已經被收錄到教科書當中,而且一次又一次被搬上銀幕。所有人都知道集中營中發生了什麼事情,也都知道德國人曾經犯下過的罪行。可南京大屠殺卻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並不為人所知,直到一個女人的出現才改變了這一切,這個女人是誰呢?

一、聽著爺爺的故事長大

改變南京大屠殺不為人所知的情況的人正是張純如。1968年,張純如出生於一個書香世家。她從小在美國伊利諾州長大,非常的聰明,口才也很了不起。每當她發言的時候,總是可以讓臺下的人集中全部注意力去傾聽。

張純如的祖父正是抗日將領張鐵軍從小時候開始,張純如的祖父就一直在給她講述抗日戰爭時期發生的事情,跟她講述抗日戰爭時期在南京發生的這一慘案。

每當祖父講述到這裡的時候,張純如的心中都會覺得異常的憤怒。日本人在中華大地上肆意殺害中國人民,而且還用如此慘無人道的方式。任何有同理心的人都會對日本人進行譴責,並要求他們進行道歉。

這些故事深深的銘記在張純如的心中,當她稍大一些之後,她去圖書館翻看有關南京大屠殺的書籍。美國人在基礎教育方面做得非常的好,在教育支援上面也非常啃下功夫。幾乎所有的資料都可以從圖書館當中找得到,這也正是張純如去圖書館中查詢資料的原因。

可讓張純如意料不到的是,圖書館裡有關於南京大屠殺的資料卻非常的少,不僅如此,現存的資料對於南京大屠殺的慘狀也非常模糊,資料少而又不清晰,這也就讓張純如生出了一個想法,她想透過自己的努力讓所有人都知道曾經在中華大地上發生過的這一慘案,為中國人民尋找應有的正義。

張純如後來進入到伊利諾伊大學計算機系學習,在大三的時候,張純如放棄已經到手的學位,轉而開始了全職寫作的生涯。張純如要寫一本有關於南京大屠殺的書,她要將這一事件原原本本的展現在美國讀者的面前,讓全世界人都知道中國人民曾經經歷過的苦難。

說起來的話,其實這件事情並不非常容易做到。張純如並沒有多少書面的資料可以使用。她人在美國,可美國人找到的資料卻是非常的少,而她想要寫的東西是非常的多,為了保證迅速的真實性,她必須想方設法獲得一手資料。所以完成這本書就成為了一個非常浩大的工程,張純如幾乎可以說將她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放在這本書上。而且,為了這本書,張純如最終犧牲了自己。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二、記錄南京大屠殺的真相

1991年,張純如遇上了自己的真命天子,這就是道格拉斯。他們兩人有著非常相似的出身,道格拉斯的祖父曾經在二戰時期援助中國的飛虎隊裡任職,後來因為中國的抗日戰爭而犧牲。

兩人交流完自己的家庭情況之後,都對對方產生了非常大的興趣。他們後來接觸的越來越多。對對方的瞭解也越來越深。後來兩走到了一起,共同邁入了婚姻的殿堂。

對於要寫的書,張純如心中有著非常清晰的想法。她想要拿到曾經經歷過這一慘案的人親身經歷,想要趁這些人尚在世之時得到第一手的資料。這些人大部分都生活在中國,所以張純如必須在全世界尋找資料。

她將這件事情告訴了自己的丈夫道格拉斯,而丈夫則是對她異常的支援。這是張純如心中的想法,他不想就此阻攔張純如。因為這將會給張純如造成一個終身遺憾,而且這件事情對於中國人民有利,道格拉斯的祖父曾經為了中國而犧牲,在這件事情上面,道格拉斯自然不會再有任何的阻攔。

張純如前往了全世界非常多的地方,去尋找那些仍然健在的人。尤其是中國,日本和臺灣這三個地方,張純如在這些地方找到了非常多的倖存者。她用自己的紙筆將這些人的話完完全全的記錄了下來,並以非常妥善的方式安排在了自己的書中。

張純如找到了很多非常珍貴的資料,其中包括貝拉日記和魏特林日記。前者記錄南京大屠殺時發生的500多起慘案,後者則是非常詳細的記錄了作者看見了南京大屠殺的暴行。

在整理這些資料的時候,張純如的內心非常的憤怒,同時也是非常的害怕。日本人在南京佔領南京城市以慘無人道的方式屠殺那裡的老百姓,儘管已經過去了非常長的時間,而且也並非親身經歷,可這依然給張純如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傷害。

張純如大量的脫髮,身體也變得非常的消瘦,甚至因為閱讀這些一手資料而產生了輕微的抑鬱症。在整個創作過程當中,張純如每天都要工作10多個小時,她憑藉著自己心中的信念在完成工作,這個信念就是讓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瞭解南京大屠殺的真相。

1997年,在經過三年時間的辛苦努力之後,《南京大屠殺》這一著作終於完整的呈現在了世人的面前。這本書寫得非常的詳細,其中把日本人為什麼會在南京製造大屠殺事件,以及在事件當中日本人究竟犯下了怎樣的罪行完完整整的記錄了下來。

出版之後,這本書立刻就引起了各個方面的轟動。中國人民對於這樣一本記錄詳實的書籍非常的認可,張純如在這部書當中以一種客觀的姿態再進行記錄,因此具備極高的可信度。

日本人對於這樣一本書則是異常的憤怒,尤其是日本左翼勢力,這些人根本就不想為曾經犯下的過錯而道歉認罪,反而將所有這些過錯認為是子虛烏有,認為是其他人對日本軍人的汙衊。

日本左翼勢力的激進分子不斷對張純如騷擾和恐嚇,希望她可以將這部書退回,不再公開發表。張純如當然不可能這樣去做,她本來就是為了將南京大屠殺的真相公之於眾,眼下她已經做到了,自然不可能再將成果收回去。

儘管張純如不斷的變換電話號碼,儘可能的保持自己生活的私密性,甚至還經常搬家。可日本人卻總是可以找到她,這愈加加重了張純如的抑鬱症。2004年11月9日,張純如開著汽車來到了一條荒涼的公路上,36歲的她在這裡含淚自殺,留下自己剛滿兩歲的孩子和無助的丈夫。全世界都為之哀悼,除了日本。

總結

張純如是現代社會的勇士,是中國人民的驕傲。她將南京大屠殺發生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展現在了世界人民的面前,張純如的內心不需要有任何的愧疚,真正需要感到愧疚的是日本左翼勢力。

至今,仍然有一部分日本人不認為自己曾經犯下過錯,這些人不知悔改,甚至當像張純如這樣的勇士提出質疑時,他們依然堅持自己偏執的觀念。日本社會如果一直對這些人持保護態度的話,報應總有一天會降臨到日本社會的頭上。

14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女子被浴室玻璃砸傷,向商家索賠兩萬元遭拒,女子:我年薪59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