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人是怎麼廢掉的?因為寒門再難出貴子,窮人往往比富人更容易放棄
一句寒門再難出貴子,刺痛了多少人的心?為何現在的人嘴上說著學歷無用,但是還是逼迫著自己的孩子努力學習?因為中國的應試教育雖然還有很大的不足,但是相對於而言還是一種公平的人才選拔過程。
多年以前《變形記》節目的播出引起了大家廣泛的關注,大家在思考,這樣的節目到底還有沒有播出的必要,看似對等的交換,但是對於窮人家的孩子公平嗎?
對於富人家的孩子這是一次造星的機會,但是對於農村的孩子來講,留下的只是無盡的落差,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農村的孩子在體驗過富人的生活後,回到農村後該怎麼面對這份落差?雖然不乏有那些感受光明後奮起直追,最後功成身就的存在,但是更多的情況下,大多數人會選擇放棄。
窮人往往比富人更容易放棄,這是為什麼?
家庭環境我們的出身根本由不得我們選擇,貧窮和富貴從一開始的時候,就已經被確定。
貧窮的人經常會羨慕富人享有的資源,他們不會去考慮富人想要擁有現在的財富,到底經歷了什麼,遇到什麼樣的窘境,因為他們看不到,他們沒有這個認知。就像富人在小的時候享受優秀的教育,想不到有人可能上不起學;在安靜環境下學習的時候,想不到有人可能連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都沒有;在去參加各種夏令營,開闊眼界的時候,想不到有些人可能除了課本之外,連其他課外讀物都沒有。
富人往往能更早的接觸到其他事物,然後在競爭同一個東西的時候,更容易脫穎而出。家庭環境對我們影響最大的,其實是我們的認知。
選擇加劇了我們之間的距離就拿一個大家都會面臨的問題,大學選擇專業的時候,大多數人選擇的都是當前社會中,比較吃香的職業,在自己的父母和親戚的建議之下,選擇那個看似前途無量的專業,但是他們真的瞭解嗎?有多少是經過道聽途說?
我們不知道,因為我們的認知還不如父母,我們不知道這個專業是不是一個夕陽職業,我們也不清楚這個職業畢業之後,工作情況和工資狀況,我們大多數都是在被迫的做出選擇,前方是深淵還是天堂,需要我們親身去體驗。
父輩的認知差距會影響到我們的選擇,而且基於我們的家庭環境,我們沒有重新選擇這個選項。別人的的選擇每次都是對他有利,而我們的選擇全靠運氣,稍有差池,差距就會直線拉大。
選擇的失誤,對富人而言,不過就是再來一次,但對於我們來講,失敗了就沒有然後了。我們因為這次失敗,很容易就會陷入到自我否定中,可能這對於我們來講已經是習以為常的事情了,然後最可怕的事情發生了,我們被迫的接受現狀,然後成為芸芸眾生中很普通的一員,再也掀不起任何波浪。
【結語】可能有人會講逆境中,才容易出人才,但是有幾個人能從逆境中爬出來,可能一百人中只有一個人從裡面遍體鱗傷的爬出來,剩下的人都倒在了衝鋒的路上。
從一開始,我們就落後於人,認知的不對等,讓我們常常會錯誤的選擇,錯誤的選擇讓我們和別人間的差距拉大,然後開始對自己進行自我否定,最後無奈的接受現實,告訴自己:現在的生活其實挺好的。
我們一步一步的成為了當年,我們曾經看不起的人,一步一步磨滅了自己內心的熱血,變成了普通人。所以我們對自己的後輩做出要求,希望他們不要走我們的老路,學習是最快捷的一個途徑,培養他們的興趣,讓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端正他們的認知,告訴他們:你能行。
最後向大家提一個問題:你現在的生活,是你自己追求來的,還是無奈妥協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