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特朗普的評價還是非常明確的,特朗普在任期間,對伊朗確實是無法無天,也確實像恐怖分子一般對伊朗實施了暗殺行動。但是魯哈尼對拜登的態度就讓一些伊朗人無法接受了,尤其是一些伊朗老人,感到憤慨,認為魯哈尼話說得太軟弱了。
魯哈尼這句話說得的確很有意思,所謂"不感到過分高興",就是說沒有特別高興,但是總體上還是高興的。這跟美國大選之前伊朗方面的表態截然不同,大選之前,伊朗屢次強調,不管美國誰當總統,伊朗都不會再相信美國,絕不會向美國投降。
結果現在拜登剛一當選,魯哈尼趕緊示好,立刻就貼了上去,明顯就是要投降了。不過這也怪不得魯哈尼,伊朗現在是什麼情況,沒有幾個人比他更清楚,魯哈尼作為總統,雖然不是伊朗的最高負責人,但有責任帶領伊朗走出泥潭。
現在的伊朗深陷內憂外患,尤其是內部問題,非常嚴重。不少民眾越來越嚮往西方,議會、革命衛隊、政府也不是一條心,再加上疫情以及制裁對伊朗經濟造成的衝擊,伊朗可以說是舉步維艱,不服軟確實很難邁過去這個坎。
此外,要注意魯哈尼的身份,在魯哈尼當總統之前,是伊朗核問題談判的首席代表,正是在魯哈尼和現任伊朗外長扎裡夫的努力下,才為伊朗爭取到了幾年發展時間。在伊核問題上,同樣也沒有幾個人比魯哈尼更有發言權。
伊朗想要走出來,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跟美國談,讓美國取消制裁,現在伊核國家除了美國之外,都願意跟伊朗合作並且堅定維護伊核協議,只要把美國重新拉進群,伊朗就能立刻恢復到核協議達成之初的樣子。
想要實現這個目標,只能向美國低個頭。其實這樣沒什麼,當年伊朗跟美國秘密接觸的時候,不也是頂著內部的巨大壓力嗎?當時伊朗4個核科學家接連被刺殺,內部也是義憤填膺,不還是硬著頭皮談成了核協議?
對於伊朗來說,做出這樣的選擇並不難,包括伊朗的強硬派,也知道跟美國和解是唯一的出路,但是由於擔心自己的利益受損,並不願意向美國低頭,伊朗向來是透過反美來團結民眾的,一旦向美國服軟,統治的重要工具就沒了。
所以能夠看到,伊朗內部的聲音始終沒有統一,有的要報復,有的要死磕,有的要和解,魯哈尼不僅要應對來自衛隊的壓力,還要想辦法不讓議會破壞了談判的環境,同時還得頂著罵,確實挺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