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婉、美麗、優雅、細緻……是傳統意義上人們對女性美好特質的描繪,是在某種意義上專屬於女性的形容詞。
長時間以來,一帳都在持續關注性別議題,我們逐漸發現所謂的“女性特質”已經不再成為定義一個女孩兒的唯一標準。
當嘗試著跳出一定認知的框架,發現女性特有的複雜性和層次感,勇敢、獨立和無所畏懼這些更加中性的詞語,使得她們的形象更加豐滿和立體。
一帳「女子力」企劃再度開啟,這一次,讓我們一同走進5位女孩的冒險故事。
圖片支援:川、Bliee、愛麗絲兒、小特、jiani
設計支援:無力設計
圖片經本人授權,未經許可不得擅自使用
第一次見到川是在「沐日原鄉·一帳露營會」上,作為一個喜歡以摩托車代步旅行和露營的女孩兒,川告訴我們,許多風景往往會出現在她半途停下緩解耳鳴和肌肉痠痛的時候。那種動靜交替的時刻,是貼切的去感受自身的最佳時機。
選擇這樣的旅行方式還有一層原因是,在摩托車的指引下,她可以去到一些汽車無法到達的地方,為露營增添更多的可能性。
在採訪的過程中,川向我們分享了這樣一個故事:
好幾年前在雲南沿邊境騎行的時候,她遇到一對夫妻。當停下車來打招呼,川才發現倆人歲數都不小了,此時這對夫妻已經在路上環遊了小半年。對於他們來說,旅行才剛剛開始,他們的目標是環遊中國。
臨走前阿姨把她拉到旁邊,偷偷的從衝鋒衣裡掏出來一個小物件,像個小孩子和人分享秘密似的雙手合上,然後慢慢的在川眼前開啟,一隻小烏龜正安安穩穩的躺在她的手掌中央。
原來,這隻烏龜是他們路過新疆時從湖邊撿到的,就這樣一路從新疆“旅行”到了西雙版納。
談到這裡,川的感觸非常深:“我當時覺得很感動,在旅行中會看到很多人天真稚趣的一面,這是在城市裡非常難得一見的人的狀態,而且居然連一隻龜看到的世界都比你大”。
對於身處於現代社會,攜帶著無數標籤的我們,想要逃離一切的所屬和從屬關係,實現自己環遊世界的夢想,這似乎總是會與真實的生活之間產生巨大的矛盾。
而來自韓國的Bliee(ins: bliee_)卻在這樣的矛盾之中找到了自己的平衡。
作為一名YouTuber和作家的Bliee目前生活在首爾,當意識到由於種種牽絆,自己沒有辦法真正實現環遊世界的夢想後,她將渴望遠離固有城市生活狀態的念想寄託到了廣闊的大自然中。
露營、騎行、徒步……這是Bliee擁抱自然的方式,她和丈夫已經持續這樣的戶外生活方式快10年了,幾乎每週週末他們都會去郊外露營。
“在城市生活中尋不到的寧靜,最終會在自然中獲得。”Bliee習慣於在大自然中無限放慢自己的腳步,用最細膩的感官去感知周圍正在發生的一切。
即使已經有數十年的露營經歷了,但對於Bliee來說,每一次彷彿都是嶄新的。
而對於她來講,最特別的一次經歷莫過於和丈夫一起,選擇了以露營的方式來度過新婚之後的蜜月。小小的帳篷雖然比不上豪華的酒店房間,但確是真切屬於Bliee和丈夫的一方甜蜜天地。
Bliee和丈夫的露營記錄
天幕、咖啡、簡單的廚具、一帳之地中的兩個人……對於愛麗絲兒來說,外出露營是一場美好的放空之旅。
從剛開始的全套裝備再到現在的精簡出行,她將自己在“物”上的需求轉移到了最本我的需求上。
相對於在山上的露營,愛麗絲兒更喜歡選擇靠近流水地方安營扎帳。
水流動的聲音帶來的舒適感,清晨被蟲鳴所喚醒的原始感,以及“不插電”野外生活的純粹感,都是她愛露營的理由。
在戶外,愛麗絲兒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觀察蟲子們的生活。
她會蹲下來近距離看小蟲們爬過草間、爬過樹枝,從洞裡鑽出來又隱沒在石縫裡……說著她給我們展示了之前一起露營的朋友拍攝的,螞蟻搬物資的小短片,“這是我最喜歡的可愛瞬間之一”。
其實大部分時候,愛麗絲兒還是很喜歡城市的配套服務,享受發達便利的交通與能穿襯衣高跟鞋的工作。
但那種時不時想要“走出去”的感覺,或許是愛麗絲兒這個嚴格意義上的“都麗”著迷戶外生活的原因。
說著她還跟我們分享了之前還在從事藝術行業時,深受觸動的一個展覽。在這場名為“聲覺“的展中,朱哲琴老師利用聲光將整個美術館的空間無限延伸,志願者拍打水面,光影的律動又反射在牆體。
脫離鏡框式的表演將整個空間打破重組,聽眾雖然是在方塊的建築內部,但那個瞬間就像身處太空。就在那一刻,她真實觸碰到了“走出去”這個強烈的意象。
“我最羨慕《人類群星閃耀時》中的巴爾沃亞,他在尋找南美大陸的財富途中,成為了第一個看到水天一色的太平洋的文明人類”。
雖然不及巴爾沃亞,但在戶外的每一眼對愛麗絲兒來說都是新的一眼。
從“city girl”到“village girl”,小特將發生在2018年秋天的那件事,看作是她人生中最大一個轉折點。
兩年前,小特在海南接觸了衝浪這項運動,在假期結束回到北京之後,她辭掉了工作,在三亞後海村定居,開始了自己的衝浪生活。
和曾為“city girl”的小特相識6年,共事5年,我們之間再熟悉不過,因而對於她做出的這個決定絲毫不感到詫異。
還在城市裡生活的時候,小特就是一個沒辦法長時間呆在鋼筋混凝土中的女孩,她的週末常常是在和朋友一起戶外露營和野餐中度過,那個時候她最喜歡和朋友們溯溪而上,在野外玩路亞。
來到後海村成為“village girl”後,她擁有了更多的時間盡情擁抱自然。
一個人,一張板,和一身能下水的衣服,是融入自然的所有必需品,剩下的,就是盡情享受海浪帶來的快樂。
相對其他運動,衝浪需要花更多時間觀察自然、瞭解自然。
小特告訴我們,潮汐的變化、風向的變化都會影響海浪的大小和形狀,人在浪上的時候,可以近距離感受這種變化。
對於小特來說,每一道浪都是不同的,此時此刻抓到的這道浪,不會再有第二道。
在浪上的這種感覺,是快樂最大化的感覺,是專注的自由。
除了衝浪本身,村裡的生活也非常的快樂和簡單。“海里見”,這是在村裡經常能聽到的打招呼方式。
村裡的生活和浪上的不同,沒有太大的波瀾,但夏季的颱風對於浪人們來說,是過節日一般的存在。
雖然夏天不是浪季,但颱風往往就預示著有好浪出現,在結束一天的“幹浪之旅”後,晚上和朋友們相聚,小酌、聊天、享受當下的愉悅。
現在除了“surfing girl”之外,小特又有了一個新的身份。她和朋友想要通過沖浪聚集一些好玩的人,一起做有趣的事,於是便在海邊創立了屬於自己的品牌「 無盡之夏 SUN·SEA·SURF 」,希望把浪上的快樂分享給更多的人。
在開始愛上運動之前,jiani是一個身體不太好,經常容易生病的女孩。後來在朋友的推薦下,她開始嘗試打泰拳,想以此來強健自己的身體。
但隨著練習時間的增長,想繼續堅持的理由卻不再是開始的理由, jiani發自內心的喜歡上了這項運動。
除了泰拳以外,jiani對戶外生活也十分著迷,她曾在美國獨自自駕穿越,在旅途的過程中發現了非常多成熟的露營地,一邊前進,一邊體驗露營的樂趣。
說到這段旅程最大的收穫,jiani告訴我們,那一定是結識的那些熱愛生活的朋友,以及嘗試的一些新奇的戶外運動。
今年要不是因為疫情,jiani還會回到朋友在泰國開的一家民宿。在那個鮮為人知的小島上,大家一起在海邊紮營,喝酒聊天,等待日出。
聊到去年驚險的經歷,jiani現在都還心有餘悸。
泰國的Koh Phangan以其著名的Fullmoon Party被很多人熟知,去年jiani和朋友也去參加了這個盛大的派對。
當時她和朋友打算從舉行Fullmoon Party的海灘徒步穿越雨林去到另一個海灘,在進入雨林之前他們非常仔細的確認好了路線,算下來一小時的行程,應該會非常輕鬆。
結果jiani和朋友進入雨林之後就開始下雨,他們在錯綜複雜的森林中走了4個多小時,而且來時的路也完全尋不到蹤跡。
兩個人都沒有帶飲用水,手機也沒有訊號,這讓jiani一度非常絕望。在途中,他們還碰到了幾個有同樣遭遇的保加利亞朋友。
這個時候,手中的紙質地圖對於一行人來說是救星般的存在。最終在摸索中,大家如落湯雞般的走出了雨林。
jiani告訴我們,走出雨林後坐在路邊喝水的那一刻,真的有一種劫後餘生的僥倖。如果迷路是冒險的一部分,那麼迴歸自然就是冒險的另一種詮釋。
月升日落,星移斗轉,女孩們的冒險故事還在世界各地晝夜不息的輪播著,她們以個體的敘事參與著更為宏大的歷史構建。
那麼你呢,你是這∞分之一中的一員嗎?
注:投稿可直接聯絡姨丈,同時備註∞分之一
|設計支援:無力設計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