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閃光時刻」主題徵文 二期# 盛老爹為三子長楓定了素來交好的柳大人家的嫡女,並且打過包票絕不虧待兒媳婦。

但柳氏進門後,顯然形勢不怎麼美妙。

婚禮當日,據小桃近距離目擊,長楓挑了新娘子的蓋頭後,走出新房的腳步有些踉蹌,據說那年林姨娘被趕出盛府,他的神情都沒這麼沉痛。

長楓一貫的風流倜儻,他喜歡的丫頭都是可兒柔兒這般的嬌花弱柳,柳氏的外形,按明蘭厚道的說法——長得比較“國泰民安”,很正規的一個人,很正規的打扮,從頭到腳找不出毛病來,從站立的姿勢,到視線下垂的角度,都完美得好像教科書裡出來。

長楓是脂粉堆裡打著滾過來的,這樣的媳婦,在他眼裡自然是極無趣的。

自新婚起,這對夫婦就相互看不順眼。長楓看不上柳氏的古板嚴肅,柳氏也毫不掩飾地表示丈夫是個輕浮不正經的,婚後第五日,長楓就去了通房屋裡,柳氏全不在意。

而嫡婆婆王氏對這個庶子媳婦自然是要擺擺譜的,柳氏當然有兩把刷子。

從新婚第二日起,就老實給嫡婆婆站規矩,王氏脾氣不好,說話難聽,她堅守一個忍字,沒半句回嘴的。連著兩日,叫她端著水盆站在門口服侍,她也一聲不吭地照做了,院子裡風冷,叫她站就站,叫她跪就跪。以至於盛家上下都說這位三奶奶賢良孝順,反而是王氏做婆婆的,刻薄寡恩,毫無慈愛之心。

王氏有多刻薄呢?她能在第一次帶著新媳婦上顧侯府時,當著柳氏的面向明蘭抱怨:“人家兒媳溫順得跟只貓兒般,卻有那沒運氣的人家,逮回只野貓,不懂規矩又死樣活氣……”

柳氏宛若泥塑石頭般,一動不動。

於是盛老爹出手了,他是和柳大人拍著胸口打過包票絕不虧待兒媳的,如今王氏卻這般折騰人家閨女,還剋扣柳氏院裡人的吃穿用度,這不是打盛老爹的臉麼?

於是盛老爹和盛老太太商量了,以後柳氏院裡的事由她說了算,吃穿用度直接朝總賬上支領,不必過王氏那兒。本想連站規矩都免了的,還是柳氏自己堅持,每日上午去王氏那兒服侍。

柳氏進門的第一場婆媳之戰,悶聲不響就打贏了。

第二步是夫妻之戰,該收拾長楓了。這一戰得到了望子成龍的盛老爹和極度排妾的盛老太太的大力支援——

一、凡是柳氏的主張都是對的,凡是柳氏的做法必有深意,長楓的花銷銀子都歸柳氏管理。

二、盛老爹抓著長楓的功課不放,按著吃飯頓數來訓兒子。

三、盛老太太認為夫妻不和都是長楓的錯,拿著盛老爹那句“盛家長子必要嫡出”的話,一氣發落了長楓屋裡四個通房,都隔離到莊子裡去了。

長楓過的苦不堪言,他自小性情軟弱溫柔,現在日子簡直沒法過了。正當這個時候,柳女士向四面楚歌中的長楓伸出了溫暖的友誼之手。

那日,長楓又叫盛老爹狠罵了一頓,傷心得連晚飯都不肯吃,柳氏端著宵夜去書房,也不知她說了什麼,長楓竟撲在柳氏懷裡狠哭了一頓。而柳氏從此也改了態度,臉也不板著了,說話也不難聽了,溫溫柔柔的,夫妻倆好的跟蜜糖似的。

好歸好,柳氏一日都不忘督促長楓好好讀書,這一條又大大合了盛老爹的意。

某日長楓房裡一個叫婉兒的丫頭偷著倒了湯藥,想藉身孕攀高枝,不消柳氏動手,盛老爹就出面收拾了。還把長楓捆了一頓家法,柳氏在旁哭求了半天情,才免了罰跪祠堂。

在與長楓的夫妻關係中,柳氏是主心骨。偏偏她同長楓講話語氣俏皮又溫柔,她看向長楓的目光充滿了信任和依賴,同柳氏一道,長楓日日如沐春風。

於是長楓對柳氏,日漸言聽計從,亦步亦趨。

但柳氏也有心事——關在莊子裡的庶婆婆林氏。

等哪一天公爹不在了,兄弟們自然要分家,到那個時候,長楓自然會把林氏接回來奉養。

就算現在,林氏在莊子裡也不肯安分。自從盛老太太和王氏都離府後,她就時不時央人帶話,一會兒病了痛了,一會兒快要死了,柳氏雖然心裡嫌惡,也不得不去看她。

而這位被王氏豬油拌飯撐肥了的落魄姨娘竟然還敢恐嚇柳氏“……好好,你現在仗著有人撐腰,敢對我這般無禮,你給我等著瞧!等將來我兒分了家,接我出去孝順,看我怎麼收拾你!”

在盛府裡溫柔和氣的柳氏對這位庶婆婆卻出言犀利,一招致命——“分家總要十幾年後罷,那時相公怕早已有聲望,有地位。他會為了一個名不正言不順的庶母,來為難我這個明媒正娶的妻室?得罪我柳氏一族?我的哥哥叔伯們是死人麼!還有我的兒女們,到時都長大了,讀書的,有功名的,好好嫁人的,我是他們的嫡母,你算什麼……”

到底是大家族出來的閨秀,懂得以嫡庶來壓制對手。

柳氏的成功,在於她懂得“看人下菜”。

對於把家族興盛作為第一要務的盛老爹和盛老太太,她目標一致,倚為後臺靠山;

對於風流溫軟的丈夫,她欲揚之,先抑之,最終以母性溫暖攏之;

對於一貫跋扈的嫡婆婆王氏,她就是一個“忍”字,任爾百般挑剔,她只一味服從,於是王氏在海氏那裡吃過的暗虧,在柳氏這裡又吃了一遍;

對於日後終究要上手的燙手山芋林姨娘,柳氏提前打壓,讓林姨娘看清形勢,就算日後長楓接回了她,也別仗著是親孃就作耗,說破天,庶不壓嫡。

原著中對柳氏的辦事能力有過幾次描寫:一次是描寫柳氏擺“鈴蘭桌”,這就顯示了大家閨秀的功夫;一次是透過弟媳婦繡巧的視角,驚歎這位三嫂懷著身孕操辦中秋家宴,如此有條不紊又云淡風清;還有一次是她這個非嫡非長的兒媳婦,受公爹委託相看長棟媳婦繡巧,她很聰明地拉上了大姑姐華蘭一道去顧侯府,又在華蘭明蘭都說好之後再表示相當滿意,既撇清了責任又辦成了事。

柳氏是有良好教養和生活智慧的女子,她嫁個盛府庶子,大約也有本身無甚姿貌的原因吧。若不然,以其管家理事待人接物的能力,足足堪為宗婦。

18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黃河撈屍人的禁忌:一生都在和屍體打交道,最怕撈到花季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