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愛情》是一部由孔笙執導,郭濤、梅婷主演的家庭情感劇,於2014年2月2日在電視臺首播。該劇講述了海軍軍官江德福和資本家小姐安傑相識、相知、相愛、相守的50年愛情生活。2018年6月15日,該劇獲得第24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國際傳播獎。
劇中的安傑是幸福的,因為她嫁給了寵了她一輩子的江德福,江德福不僅給了她可以高傲的資本,而且對她也是用情專一,不曾改變。
然而,大多數人看到了安傑的享福,不知道有沒有看到安傑的付出和改變,很多人會認為她嫁給了一個軍官,自然就是享福的命不是嗎?我卻認為:當然不全是。
安傑的一句話,決定了她的命運還記得剛開始時,安傑的女上司楊書記問她:“小安,如果江團長真的解甲歸田,脫了軍裝回老家當農民了,你能跟他回老家,過那種吃糠咽菜的苦日子嗎?”
當悄悄躲在一邊的江德福親耳聽到安傑哭著說:“我能”的時候,大大地鬆了一口氣,他知道他所做出的犧牲都是值得的。
當時的安傑能夠說出那樣的話,也預示著她會為了江德福而改變,而且她也是一個懂得“知足”的人,事實也是如此,雖然過程中需要一些慢慢的磨合和適應,大方向卻是安傑真的一直在為了與江德福能相守而改變著。
在歐陽懿調回來的時候,請全家人一起去吃西餐,歐陽懿自命清高,他早就聽說江德福是來自農村,文化也不高,所以也想借著這一次的見面打壓一下對方。
當時的安傑也剛嫁給江德福沒多久,也是希望江德福儘量不要給她丟臉,於是安傑專門給江德福準備了一套西裝,讓他參加家宴時穿上。
家宴上,江德福並未吃過西餐,弄得盤盤罐罐聲音很大,還跟服務員要了筷子,雖然感覺有一些丟人,但是也因為江德福是團長,大家也不敢取笑,這自然讓安傑感覺有些得意,得意中帶著幸福感。
這就是安傑,她看到是江德福給她帶來的好,而其他的也就無所謂了,這便是一種“知足”吧,不要小看這樣的“知足”,如果安傑也是農村的,這就並不為奇了,
但是安傑是出身於資本家的家庭,喝著咖啡,品著西餐長大的她,能夠從內心接受江德福這個“大老粗”,也是很難得的。
世上有著這樣一種女人,她們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嫁給了權衡過後的婚姻後,卻又會感嘆著這個人不是心裡所想的那個人,她們一邊享受著“福利”,一邊還在心裡哀嘆著命運,而這種不“知足”的人根本就不會真的幸福。
安傑並不是這型別的女人,她選擇了自己的婚姻,也選擇了“知足”,所以她的一生是幸福的。
“知足”了,便會奔向幸福的彼岸不能不說,安傑和江德福雖然家庭背景、文化程度差異都很大,但是兩人能夠走到一塊,一個是江德福善於接受老婆的“管教”,也深知自己的不足,他不僅聽話成為了“三洗丈夫”,也不懼怕身邊的人的風言風雨。
而安傑呢,在想改變江德福一些生活習慣的同時,自己也很“知足”,她看到了江德福的好,也在慢慢接受來自於他的方方面面。
首先,安傑慢慢地接受了江德福的妹妹江德花,雖然一開始兩個人之間,有著這樣那樣的誤會,到最後,也成為了真正的一家人,不僅感情深厚,安傑在江德花與老丁的事情上,也傾盡了全力。
再者,就是與老丁的媳婦王秀娥之間,記憶特別深刻的是有一天,因為安傑一個人帶著孩子回來,沒有時間做飯,被熱心的王秀娥叫住,非得請安傑去她家裡吃,
原本安傑是嫌棄來自農村的王秀娥不太講衛生,在短暫的推攘之後她也就沒再拒絕,這不僅讓安傑緩和了與鄰居的關係,還從王秀娥的口中解除了對江德花的誤會。
安傑嫁給了江德福,並未自怨自艾,她改變了江德福的同時,自己也在悄悄地融入對方,她無怨無悔地為對方生兒育女,安傑沒有因為自己嫁給了一個“大老粗”後,又自我清高,而這些都源於她的“知足”。
同樣知道知足的,還有江德花,她因為嫁給了老丁就很知足了,所以她的感覺是幸福的。有人認為江德花嫁給老丁並不幸福,因為老丁是個文化人,江德花除了會做家務啥也不會,其實這個是不客觀的。
江德花幸不幸福,不在於她嫁給了一個文化人,也不在於老丁幫不幫她做家務,而在於她自己的心態。
老丁和江德福不同,他愛好讀書寫字,但是卻是一個需要被照顧的人,江德花嫁給他,正好解決了雙方的需求。
江德花為老丁忙裡忙外無怨無悔、心甘情願,她就只想嫁給老丁,如今心願達成了,還有什麼想不開的呢?
所以“知足”就是幸福,不能因為結了婚後,就一改初衷了吧,老丁原本不就是那樣的嗎,江德花不就是愛這樣的老丁嗎?
而葛美霞也是如此,她因為成分不好,沒有人敢娶她,導致她成了為“老姑娘”,在嫁予老丁未果後,最後嫁給了王政委。
葛美霞的願望很簡單,她一直羨慕安傑能嫁給一個像江德福那樣的男人,沒有人敢欺負,還可以坐在自己的院子裡喝咖啡。
所以,當葛美霞如願嫁給了王政委後,這些願望就都實現了,她也就“知足”了,在暮年可以跳跳廣場舞,與老伴一起共享天倫。
一個人有“知足”的能力,便會慢慢奔向幸福的彼岸,讓自己感覺輕鬆又愜意。
結語,知足者富總之,“知足”是決定生活、婚姻幸福的重要因素,要麼“知足”,要麼“改變”,如果沒有能力去改變,又不懂得“知足”,將面臨著無盡的困惑和折磨,不僅讓自己難受,還會牽連身邊的人。
而歐陽懿便是屬於此型別的人,他雖然被打為右派,但是妻子安欣二話沒說,就帶上兩個女兒一同跟隨著他去了黑山島,
雖然窮點、累點,但是他卻看不到妻子的好,整日愁眉苦臉,這些負面的情緒無疑感染到了身邊的人。
也因為如此,在後來日子過得好之後,還玩起了網戀,這些都源於歐陽懿的“不滿足”,他始終看不到身邊親人的好。
老子曾曰:知足者富,便也是這個道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