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筆者-菲君

相比起人類世界中充滿曲折的愛情,動物的愛情似乎非常單純且有很強的目的性,一些動物一旦找到另一半就會相守一生,比如說鴛鴦和天鵝。

而另一些動物則會選擇在完成交配後將另一半吃掉,蜘蛛和螳螂就是很好的例子,但為了完成繁殖後代的使命,而甘願被另一半吸收,從此“融為一體”的生物你又聽說過嗎?

其實這種生物人們並不陌生,因為它們經常在人類的餐桌上出現,它就是有著醜陋外表但肉質鮮美的鮟鱇魚。

人們對於鮟鱇魚最深的印象莫過於這種魚的頭上長著一個類似“燈籠”的發光物,鮟鱇魚也因此被叫做燈籠魚,這隻燈籠其實是由俺看與背鰭演化而成的。

燈籠內充滿著上百個發光菌,只要燈籠魚利用有腺細胞分泌光素,光素就會在酶的催化下和氧發生化學反應,從而發出亮光,但鮟鱇魚頭上的燈籠可不是裝飾品,而是它們引誘獵物的陷阱。

雌性鮟鱇魚或許可以無憂無慮自由地度過一生,但相比之下,雄性鮟鱇魚卻是一種極為悲情的生物,因為雄性鮟鱇魚從誕生起就註定要為完成繁衍後代的使命犧牲自己。

雄性鮟鱇魚的體型只有雌性的六分之一,而生活在深海領域的鮟鱇魚想要在漆黑一片的環境中找到“另一半”確實不易。

但這也促使雄性鮟鱇魚進化出了一種獨有的技能,它們擁有狗一樣靈敏的鼻子,能夠聞到雌性鮟鱇魚身上散發出的荷爾蒙的味道。

而一旦雄性鮟鱇魚發現雌性的身影,它們就會不顧一切地一口咬住雌性鮟鱇魚的身體,最終,雄性鮟鱇魚的身體會慢慢“融化”,變成雌性鮟鱇魚的一部分,做到“融為一體”。

但令人們感到疑惑的是,雄性鮟鱇魚的融合行為就和移植器官一樣,為什麼鮟鱇魚在融合的過程中不會發生排斥反應呢?後來,人們才得知,瘋狂的鮟鱇魚為了繁殖後代早就連免疫系統也不要了。

而死死咬住雌性鮟鱇魚肚子的雄性鮟鱇魚的嘴巴會最先開始融化,其次就是內臟,最終兩者的血液會完全融合在一起,甚至共享血液迴圈,將兩個生物合二為一,科學家將這種奇特的交配行為稱為“性寄生”。

鮟鱇魚為了繁殖後代做出的犧牲常人無法理解,因為就人類而言,如果確實免疫系統,人類就必須一輩子呆在無菌環境中才能勉強存活,因為哪怕是一個不起眼的病菌都能將脆弱的生命體殺死。

那麼,在沒有免疫系統的保護下,鮟鱇魚又是怎麼做到不受病原體侵害的呢?一種猜測是,鮟鱇魚已經進化出了其它可以彌補免疫系統不足的能力。

使其可以透過表達干擾素來讓身體始終處於一種警惕的狀態,而如果科學家能夠解開鮟鱇魚拋棄免疫力的秘密,那麼毫無疑問這將幫助人類尋找出治療先天性或者後天免疫功能受損疾病的方法。

11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嫦娥五號為什麼要凌晨著陸地球?萬一砸到人或者房子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