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惡人也許會死去,但惡意永遠不會絕跡。

“13歲男孩遭同校多名學生毆打”,又是一條關於校園暴力的熱搜。

在世界上的各個國家,每天都會發生校園欺凌的事件。有的事件沉於湖底,翻不起波瀾,有的事件卻是愈演愈烈,最後造成了令人觸目驚心的後果。

可怕的校園暴力事件,一次又一次的出現在我們的視野裡。

從前如此,現在如此,想必以後更不會斷絕。

在成年人的世界裡,暴力這種行為,有著相對應法律作為約束,但是把這種行為放在未成年人身上,一時間卻沒有了約束的準繩。

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作為成年人的我們,面臨這種局面,又該何去何從。

未成年之間的矛盾,大多都是在無意間開始的。

有一句話說得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哪怕是在小小的學校,也依然如此。

在學校裡,學生們相互學習和生活,每個人的思想不同、觀念不一,儼然就是一個縮小的江湖形態。

既然有人,那麼人與人之間發生一些矛盾,顯然不足為奇。

一開始,同桌、同學之間會發生爭吵,這是很正常的一種現象。

但是學生之間的矛盾得不到有效的解決的話,慢慢就積攢在心裡,當矛盾積攢到一定程度,最後就演變成了後來的校園暴力。

這是一種循序漸進的過程。

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就是法律意識淡薄。

作為未成年,他們接受的關於法律方面的知識相對較少,法律意識相對淡薄。

有的人對法律這個名詞僅僅只是停留在概念上的階段,並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會帶來多麼嚴重的後果。

這就導致了在很多時候他們心中沒有太多的畏懼,做事無拘無束。

這一點在地區的劃分上尤為明顯。

貧困落後的山區出現校園暴力的事件明顯會比發達的城市更多,也更為嚴重,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

其次,在青少年這個階段,他們的思想觀、價值觀並沒有完全形成。

說道剋制,他們遠遠比不上成年人。

而就在這個不完善的階段,青春期也隨之而來。

青春期的到來,讓大部分的孩子變得極為叛逆和衝動,往往很小的事情都會引起他們的劇烈反抗。

學生開始不聽話,萌生出更多千奇百怪的想法。

再加上電視、電影所帶來的文化引導,這一階段的學生開始變得崇尚武力,更加難以約束。

就算是很小的矛盾爆發,他們變得衝動,喜歡用拳頭來解決問題,根本不考慮後果。

為了出口氣,他們甚至會叫上自己的朋友,表現自己的俠義、熱血,到最後,也就造成了難以收拾的局面。

最後,究其根本,其實還是家庭教育的問題。

要知道,學校有著嚴格的、完善的規章制度。學生在學校出現任何事情,第一時間都會把責任指向學校。

在這種情況下,每所學校、每個老師都會告訴學生校園暴力這種行為是嚴格禁止的。

我們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個人的原生家庭,往往會影響他的一生。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很多時候,孩子們身上的特質都是從父母身上學來的。

缺乏家庭教育的孩子,大部分其實都是很差的。

聽一個九年的女生說,因為家庭的矛盾,她的好閨蜜的父親總是辱罵女孩,同樣的,自己的親哥哥也是如此,這讓她開始厭惡這個家庭,變得想要逃離。

無獨有偶,一對夫婦為了賺錢,把孩子一直放在爺爺奶奶家成長。而爺爺奶奶除了嬌慣,並沒有什麼實際的教育。

在孩子長大後再回到家庭,這對夫婦卻發現孩子已經成了陌生的樣子。玩遊戲、逃課、偷錢,不論怎樣教育都起不到效果,對孩子失望無比。

實際上,從孩子身上就能看出父母的樣子。

我們第一時刻應該反省自己,找找自己的教育問題,而不是把一切原因歸咎於孩子,歸咎於學校。

更何況,校園暴力這種行為發生後,不論是對學校,還是對雙方的家庭來說,其中沒有真正的勝利者。最後反倒是雙方的損傷。

所以,把這種行為從源頭上去制止掉,這很有必要。

所有的惡意都是有原因的。

從來沒有一種惡是無辜的,哪怕是未成年,亦是如此。

我們要做的,就是把未成年人心中的惡意降到最低。

因此,完善未成年階段的法律建設,這很有必要。

制定好相應的法律法規,加大法律教育的投入,讓學生們心有畏懼,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能減少校園暴力的事件。

只有學校和家庭都重視起來,雙重教育下,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思想觀、價值觀,才能更好地維護好每一個學生的安全健康的發展。

面對已發生的校園暴力事件,一定要用零容忍的姿態,進行嚴肅的處理,讓責任者受到應有的懲罰。

最後,如果遭受了校園暴力,不要忍耐,也不要沉默。一定要勇敢站出來,所有人都將是你的守護者。

反對校園暴力,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9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中企拒收880萬噸煤炭,澳企打起“悲情牌”:快收吧我們想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