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有一種女人,不管在什麼樣的境遇下,都有讓自己幸福的能力,《知否》中的盛明蘭就是這樣的女人。
從小失去生母,又得不到父親愛的她,在夾縫中生存,卻也讓自己長成了一枚小太陽,不只是照亮了自己的生活,也讓許多身邊的人看到了生命的曙光。
有人說,明蘭這樣的女人無論嫁給誰都會幸福,因為她有著通透的內心。是啊,雖然她的通透是被環境逼出來的,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這樣的女人,總是能夠活得更好。
在《知否》中,也有很多通透明媚的女子,就像盛家老太太、張大娘子、如蘭、申氏,海氏,但也有一些過於鑽牛角尖的女人,就像林小娘、墨蘭、蔓娘。她們不同的結局讓我們看到,女人要想活得好,內心就一定要通透。
管天管地,都管不住人家的嘴,有道是,日久見人心。
明蘭對足不出戶的張大娘子說:“管天管地,都管不住人家的嘴,有道是,日久見人心。”
那一刻,我看到了張大娘子眼中的光,我也看到了明蘭的美。
明蘭這個女人,一開始看並不覺得多麼驚豔,可是相處時間久了,你就會發現,她像個小太陽,總是能夠照亮別人的生活。
在張大娘子最艱難的時刻,明蘭沒有像別人一樣趨炎附勢去討好,小鄒氏,而是堅定不移站在了她的身邊,這也就讓張大娘子死心塌地認了這個朋友,之後一直護著明蘭。
明蘭之所以會這樣對她說,是因為剛嫁到將軍府的張大娘子並沒有得到自己期待的婚姻生活,反而被小鄒氏處處欺辱。
她是個從小被富養長大的女孩,沒有和人爭過什麼,而她也不屑去爭,但是又不想讓爹孃傷心,不想讓別人看笑話,就只能躲起來。
可也就是明蘭的這番話,讓她明白,生活是自己的,我們必須為自己堅強,為愛的人堅強,如果總是在乎別人怎麼看自己,那麼這一生,就永遠不會幸福。
於是,她開始改變自己,用自己的才華和智慧讓將軍看到自己,也讓這個男人的眼光再也無法從她身上移開。
很多時候,我們可能會因為眼前的磨難而選擇把自己封閉起來,我不覺得這是膽小,這其實只是每個人正常的自我保護反應。
可是,你一定要知道,躲一時容易,躲一世太難,人總要學著向前走,才能夠打破困局。
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最需要做的,就是打破自己的玻璃心,千萬不要太在乎別人的看法,你要知道,那些會對你說三道四的人,承擔不了你的痛苦,不可能給你好的未來,你要做的,是默默忍受,好好努力,讓自己活得更好,讓他們徹底閉嘴。
就像是明蘭,齊衡的事情之後,她成為了眾人嘲笑的物件,不管走到哪裡都有人說她痴心妄想,可她不在乎,她知道,日子是過給自己的,我們必須學會朝前看。
你是個明媚的女子,如果暫時有一些困頓,那也不要緊,為自己活,我相信,雨過天晴後,你會看見最美的彩虹。
一個人要是過得太順了,難免眼花耳聾,你可要一直醒著呀。
在《知否》中,我最羨慕的人其實是大娘子和如蘭,這一對母女性格很像,都是那種心直口快的,心無城府的,敢愛敢恨的。
雖然有時候她們太容易衝動,會被人算計,雖然很多時候她們的口無遮攔會給自己帶來很多禍端,可是總體來說,她們還是活得很快樂的。
對於成年人來說,可以隨心而動,可以做最真實的自己,應該就是最幸福的吧。
可是,盛家老太太卻說出了非常有哲理的話,她說:“一個人要是過得太順了,難免眼花耳聾,你可要一直醒著呀。”
我想,老太太說的其實就是自己。年輕時候的她,是金陵勇毅侯府的獨女,集完全寵愛於一身,從來不知道什麼逆境。可是婚姻這件事,卻給了她重重的打擊。
金陵勇毅侯府的嫡出大小姐,出身尊貴,遇到了風流倜儻的探花郎,一見傾心,不顧眾人勸阻,帶著十里紅妝下嫁。
盛家老太太是高門低嫁,本以為自己這樣的倒貼會換來夫婿的疼惜,可是結婚後的她發現,自己的婚姻其實就是一地雞毛。
因為從小被嬌慣,她從來沒有和任何人分享過自己的東西,現在要讓她和其他女人分享自己的丈夫,那更不可能。
於是她一進門,便趕走了所有的通房丫頭,也不許他納妾。就這樣,她成為了有名的妒婦,也讓自己的男人對自己心生厭惡。
可即便是她如此彪悍,也沒能擋住丈夫納妾的腳步,兩個人成日爭執,感情越來越差,她的孩子被妾室給害了,夫妻也反目成仇,而丈夫不到三十歲,就死於一場風寒。
此時的盛家老太太,心如死灰,決定不再嫁,守著庶子過了一輩子,為這個家奉獻了自己的一切。
她大喜大悲的一生讓人唏噓,我不知道她是否後悔過當初的決定,但從她給明蘭說的話中我們就能夠明白,她知道一個人如果想要幸福,就必須時刻清醒,不可以因為眼前太順就肆意妄為,要多去聽聽別人的意見,要時刻謹慎,否則,就會讓自己陷入萬劫不復。
我們很多人都容易犯這樣的錯誤,在特別幸福的時候飄飄然,總覺得自己什麼都可以,但這樣的狂妄可能會讓我們看不到危險,看不到錯誤,希望從今天開始,你可以時刻提醒自己,逆境的時候不要氣餒,但順境的時候,也要時刻清醒。
永遠別向後看。
有人說,女人不狠地位不穩,《知否》中的盛明蘭就完美詮釋了這句話。
在明蘭和齊衡的那段感情中,雖然兩個人各有錯處,但明蘭的確是受傷比較深的那一個,因為齊衡作為男人,娶妻以後可以過安穩日子,大不了就是自己的內心比較煎熬,但明蘭就會被人詬病說:“痴心妄想,還是沒能攀上高枝。”
這對於明蘭這種從來都是謹小慎微活著的女人來說,真的是莫大的打擊。
可是明蘭不管內心如何大雨傾盆,臉上始終都是波瀾不驚,她用心過日子,逼著自己朝前看,我覺得這一點,是明蘭最讓人敬佩的。
大多女人都沒有辦法做到受傷之後讓自己快速抽離,總是要期期艾艾很久,說不定還會去卑微哀求,可是明蘭在顧廷燁幫齊衡送上一個瓷娃娃,並安慰她不要在意別人怎麼說時,笑著說:“人總是要往前看的。之前的所有都無法改變,不管愛還是不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人活這一輩子,就是為了好好過日子的。既然要好好過日子,那就往前看。”
同樣的話,明蘭在小公爺喪妻後再次來找她的時候也說了,而在之後齊衡執著於過往,在朝堂上和顧廷燁處處為難的時候,她又去勸說齊衡:“小公爺,你已娶,我已嫁,一輩子都不能回頭了。小公爺,咱們這一輩子若一直往回看,這日子就沒法過了。”
很多時候,我們放下並不是真的放下,只是覺得“算了”,可是明蘭卻是真的放下了,她不愛不恨,不喜不悲,所以才能夠始終堅定。
我特別喜歡她對丫鬟丹橘說的那句話:“永遠別向後看。”
你知道嗎,錯過的人,大多都有過錯,就算你們勉強再在一起,大機率上也不會有什麼好的結局,所以,與其徘徊掙扎,還不如奮力向前,也許你再也遇不到這樣一個讓人心動且心痛的人,但至少你的生活還能夠在掌控之中。
重複受傷的女人,不值得同情,因為你不懂得愛自己。親愛的你,請一定要學習明蘭的果敢,遇到該止損的情況就及時止損,千萬不要用自己的未來為過去的錯誤買單,實在不值得。
咱們做女人的,終究要自己撐得住。手裡要有錢,身邊要有心腹,日子才能過得舒坦。
在《知否》中,我最喜歡聽盛家老太太說話,因為她話不多,但總是能夠一語中的。
在明蘭和齊衡糾纏不清的時候,她提醒明蘭說:“很多事情既然知道沒有結果,就不應該開始。”在明蘭被眾人嘲笑的時候,她堅定地說:“我一定要給明兒找個好人家,讓她不用再受委屈。”
這樣一個真心愛著明蘭的人,當得知顧廷燁要娶明蘭的時候,還是震驚和猶豫了很久,但看到顧廷燁對明蘭的好,她也終於放心了。
在她明蘭出閣的前夜,她給了明蘭許多嫁妝,還拉著明蘭的手跟她徹夜談心。
“想顧家的那些妯娌親長定不會有什麼好果子給你吃,橫豎別放在心上,把自己氣著了。他雖護著你,但你不要過分依賴他,咱們做女人的,終究要自己撐得住。手裡要有錢,身邊要有心腹,日子才能過得舒坦。”
這樣簡單的幾句話,說出了一位老人的肺腑之言,也說透了經營婚姻最核心的幾個道理。
盛家老太太這樣一番話其實不僅僅是說給明蘭聽,也是說給電視機前的我們,有多少女人,在婚姻和感情中迷失了自己,因為相信或者幻想一個男人會給自己一輩子的幸福所以就忘乎所以,到最後被傷得透徹才悔不當初。
雖然我不能說女人靠男人活著就一定不會幸福,但我們必須承認,婚姻中不穩定的因素太多,誰也無法保證今天給你承諾的這個男人是否會一輩子愛你如初,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自己變得強大,讓自己在感情和婚姻裡有足夠的籌碼。
這樣,我們才能夠進可攻退可守,這樣,我們才能夠一直幸福。
我要嫁的郎君,若心裡最要緊的不是我,那我寧肯一輩子不嫁,我也不吞這碗夾生的飯。
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女人能夠在婚姻問題上堅持自我,就是一件很厲害的事情。
明蘭在和賀弘文的這段感情裡,就給我們做了很好的示範,讓我們知道,女人絕不能為了結婚而結婚,而是要為了幸福而結婚。
賀弘文是典型的經濟適用男,心地善良,能力不錯,溫和踏實,是特別適合過日子的男人。而他們家和明蘭家也是門當戶對,他又喜歡明蘭,在那個明蘭剛剛失戀又被很多人嘲笑的狀態下,這個男人一定是最好的選擇了。
如果換做內心不夠強大的女人,一定會牢牢抓住這根救命稻草,可明蘭沒有。
在賀弘文的表妹到來以後,明蘭看到了他的猶豫,她選擇結束這段感情,並且對賀弘文說:“我要嫁的郎君,若心裡最要緊的不是我,那我寧肯一輩子不嫁,我也不吞這碗夾生的飯。”
不為了結婚而結婚,這就是明蘭的婚戀觀,也是她最終能夠幸福的原因。
因為只想愛己所愛恨己所恨,所以她才會等到顧廷燁準備好一切來給她幸福,而這樣的女人,無論嫁給誰都會幸福。
男人都喜歡有底線有原則的女人,女人也一定要學會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不要因為年齡、經濟等等原因選擇妥協,更不要幻想渣男會為了你而改變。
我們寧願驕傲的單身,也不要將就著走入婚姻,不輕易把傷害自己的武器交到別人手裡,你一定要記得,很多時候,低質量的婚姻不如高質量的單身,只要你有信心讓自己活成盛明蘭,那我相信,你也一定會遇到屬於你的顧廷燁。
看了很多遍《知否》,感覺自己在對待愛情和生活的時候,通透了不少。
不管我們是否天生幸運,都該為自己好好活,不管當下正在面對痛苦還是享受幸福,也都該讓自己保持清醒。
我希望你也能夠是個通透的女孩子,能夠掌控自己的人生,能夠一直幸福。
我是夕言,專欄作者,人不老心也不老的大齡少女,喜歡寫溫暖的文字,做感性的節目,已出版《你的餘生,與我有關》,如果你有故事,記得來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