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王耀武

1948年9月24日,大明湖北岸成仁祠東,一片寂靜。

  約中午11時,一位國民黨將領率百十名士兵,匆匆來到鐵公祠附近的地堡前。就在彎腰鑽入地堡洞口逃走時,他忽然回頭,對送別的人說:“昭建兄,你還記得兩年前,劉先生摔茶杯時說的那句話嗎?今日竟被他言中! ”

然後,他慘然一笑,掉頭而去。

  這位國民黨將領便是王耀武,時任濟南戰役中鎮守濟南的第二綏靖區司令,山東省政府主席。送別的則是王昭建,時任國民黨山東省政府秘書。現年99歲高齡的王昭建老人回憶起那血與火的8天8夜,恍若昨日。

“不出兩年,你就要當俘虜”

  “從濟南戰役打響,到王耀武逃走,這8天我一直跟隨在他左右,沒人比我更瞭解那段歷史了。”在居所內,王老一字一頓地回憶,語帶滄桑。

  王昭建與王耀武之間的緣分,起於王耀武口中那位“劉先生”。 “劉先生”即劉子衡,原名劉位鈞,著名愛國民主人士,滿腹經綸,不慕虛榮,人稱“布衣大師”。“劉子衡是我的朋友,又是王耀武的經史老師,他介紹我和王耀武認識。”談起劉子衡,王老念念不忘的是他對王耀武的預言——

  1946年初冬,時王耀武上任不足一年。他攜全副美式裝備,借軍士餘勇,打通了膠濟、津浦兩線。蔣介石連發賀電嘉獎,王耀武大擺慶功宴。

  王耀武約劉子衡喝茶,他有些得意地說:“老師,您看我打仗本事可以吧? ”劉子衡把茶杯擲在桌上,厲聲道:“佐民(王耀武字),你別高興得太早!我看不出兩年,你就要當俘虜! ”

  19個月後,王耀武兵敗大明湖,逃亡途中,在壽光被俘。劉子衡“一語成讖”!據王老回憶,當初蔣介石發動內戰,派王耀武鎮守山東。

王耀武戎馬經年,厭戰情緒非常強烈,頗有些遲疑。他去請教劉子衡,劉子衡直截了當說:“不去。”

接著,劉子衡說:“8年抗戰,是民族之戰,仰仗的是國共合作以及全民支援。這場戰爭中,你屢立戰功,將來會青史留名。但如果涉入內戰,必然殃及萬民。一將功成萬骨枯,不如一聖功成萬民蘇。不如急流勇退,免得留下罵名啊。”

  此言打動了王耀武。他遵從老師之計稱病請假,並迅速住進醫院。但後來終於自食其言,到了濟南。

抗日名將威風不再

  王耀武出身農家,做過店員,打過雜,能吃苦,韌勁足,有勇有謀,善於處世,在商場也長袖善舞,聚財頗豐,有充足實力打理上下關係。

1926年畢業時,王耀武為少尉排長,10年後便坐上少將師長寶座,統領千軍萬馬,備受蔣介石賞識。

  1937年7月,抗戰開始,王耀武的軍事生涯迎來一個高峰。從“八一三”淞滬會戰一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王耀武從頭打到尾,轉戰數省,馳騁千里,大小戰役上百次,重創日軍,屢立戰功。上高會戰和湘西雪峰山戰役中,他分別率74軍和第四方面軍,均獲大勝,兩戰分別擊斃日軍15000多人和28000多人,74軍由此被稱為“抗日鐵軍”。

  關於74軍虎威,當時還不認識王耀武的王昭建已多有耳聞。“三李不如一王啊!”這是當年黃埔系軍人們中流傳的一句口頭禪。三李,指的是李仙洲、李延年、李玉堂;一王即王耀武。他們同是山東老鄉,又都出身黃埔,論資歷,“三李”個個是黃埔一期學長,早年軍銜也比他高。

但8年抗戰下來,王耀武如同坐了直升機一樣,飆升到“第四方面軍司令長官”,與盧漢、湯恩伯等平起平坐,令“三李”望塵莫及。

  王老說,歷史不會忘記王耀武的抗日戰功。然而,抗日名將在內戰中卻威風不再。“想想劉子衡的那番勸導,如果王耀武聽他勸,沒有走上內戰之路,或許就不會有‘開啟濟南府活捉王耀武’的傳奇了。 ”

王昭建說完又搖頭嘆道:“當然,歷史不會有‘如果’! ”

  1946年1月,42歲的王耀武當上 “山東總督”,74軍則被蔣介石留作御林軍,他麾下所統的73軍,實力無法與他帶出來的73軍相抗衡。

一度打算棄城逃走

  1948年9月16日午夜12點,濟南戰役打響了。

9月17日清晨,王昭建走出省政府,一路走,一路聽到陣陣不息的槍炮聲。“當時,城區一直到東關一帶,市面還沒有過大的波動,市民仍然正常生活,機關在上班,學校在上課,街頭有些商店還照常營業。”

  司令部內,王耀武正在議事。見到王昭建進來,王耀武說:“作戰了,省府的事你多與蘭谷(秘書長劉玉田字)商議,告訴大家照常工作。東面山頭我們即可收復,74軍已在空運,即可到濟。”當時,他氣定神閒。然而,第二天,由於飛機場受到炮擊,整74軍的援軍只運來172團的7個連,王耀武依賴援軍的心願頓成泡影,開始沮喪。

18日晚,王昭建站在省政府碉堡頂層,看到馬家莊爭奪戰激烈上演,大小炮、手榴彈、機槍,響成一片,整個馬家莊陷入火海。

  吳化文的起義讓王耀武開始動搖。19日晚,得訊後的王耀武長嘆一聲,他自知大勢已去,想逃走又怕蔣介石降罪責罰,於是下令縮短戰線。

20日,吳化文手下一個拒不起義的副師長楊團一請見王耀武,後者說:“吳化文這人太不夠朋友了,不能怪他,應當怪我太輕信他了。”

安慰一番後,他回頭向羅幸理說:“立刻向南京發電,彙報楊團一副師長等人的忠貞。”

“回家照顧老母親去吧”

  濟南戰役的最後兩天,1948年9月22日,王耀武突然對一直陪在身邊的王昭建說,現在戰況到了如此地步,你回家照顧老母親去吧。

  王昭建搖頭斷然拒絕,王耀武思索片刻說:“那麼我們一塊到大明湖北極廟設‘司令官指揮部’去! ”

他從腰間摘下手槍,放在抽屜裡鎖上,然後將鑰匙遞給王昭建說:“要記著帶走它,不要丟在這裡。”

  這手槍是抗戰勝利後,麥克魯將軍送他的,帶有欽佩其戰功之意。

  兩人先到南門守軍那裡,王耀武做了番動員講話。士兵們聽完後士氣振奮,忍不住一陣歡呼。不料,驚動了市政府高樓上的解放軍,他們居高臨下向南門城樓開了陣火。王耀武叮嚀幾句,轉而來到坤順門。

  守內城的戰鬥進行得十分慘烈。解放軍原13縱109團副參謀長梁風崗回憶:“仗打得太慘了,登城部隊在突破口拼搏了4個多小時。進攻時我們是2700多人,到天亮時只剩下1200人了。部隊打了一夜,又飢又渴,也沒了彈藥。全團的炊事班都包了包子,幾百人站在城外往城牆上扔包子,扔手榴彈。城上的同志一邊打仗,一邊吃。掉在血裡的一扒皮就吃,什麼也不顧。包子和手榴彈在空中亂飛。”

最讓王昭建難忘的是,走到按察司街北口,王耀武突然命令停車,對王昭建說:“你不是住在附近嗎?下車回家吧,照顧好你的老母親!”

王昭建立即叫司機開車,表示危急時刻絕不棄他而去。王耀武嘆氣說:“看來你真要‘過門不入’了。”

假扮商人出逃終被活捉

  王耀武在大明湖“司令官指揮部”呆了3天。剛到大明湖“司令官指揮部”,一看到“成仁祠”3個字,他就直搖頭,沒說話。

  平時他脾氣很大,常見他發火拍桌子。這3天內,王耀武異常平靜。但平時煙酒不沾的他,卻變得大口喝酒,猛力吸菸。除了偶爾打個盹,3個晝夜,他沒睡過一個囫圇覺。

  9月24日清晨,他命令提前開飯,然後把下屬召集到大殿中,發表了最後一次講話。他說,我們校官以上的軍人,都有校長(蔣介石)給的一把短劍,上面刻著“成功”和“成仁”二字。意在讓我們作戰時一定要死戰,不成功便成仁。所以那天我一看到這裡“成仁祠”3個字,立刻就覺得犯了“忌”。現在我們外無援兵,內有叛逆 (指吳化文起義),在十倍於我們的重兵之下,已經苦戰了8天,盡到了軍人的天職,無愧於心。

  接著,他說,至此,我王耀武已經無“用武之地”,但我們不能“成仁”。第一,我們已經盡了天職,第二,這是內戰,不同於抗日。假如我們自戕,必遭後人恥笑。因此,我奉勸大家,放下這已無用的武器,該投親投親,該投友投友,自求生路去吧。而我是黃埔三期學生,不能擅自投共,我將親率軍士,向北突圍,以報校長栽培之恩!

  談話間,不少人痛哭失聲,王耀武眼圈發紅,大聲說:“大家冷靜,哭是沒用的。”

  王耀武突圍。時國共兩軍城北對峙,相距三華里之遙。其間全是稻田、池沼。王耀武突然率兵北突,待解放軍反擊,他又讓突圍部隊迅速退回,自己卻和幾人扮作商人躲在一個小村莊的民宅中。遇解放軍搜尋,他們假稱青島來的商人,道路不熟迷了路。解放軍把他們送出村外。

於是,王耀武安然脫逃,直到壽光境內,終因瞞不過盤查而被俘。

28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蘇提達前途黑暗,曾“使壞”幹掉貴妃和西拉米,終是惹怒了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