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易傳》雲:“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句話闡述的就是佛家的因果之道,所謂善惡有報就是這個道理。

但是許多人會發現,生活中許多好人並沒有善報,許多壞人也並沒有惡報,認為這些言論只不過是勸誡眾人要積極向善的雞湯而已。

曾經我也抱著這種想法,但是有一次與一位相識已久的老僧交流時,他的一番話改變了我的看法。

老僧說:“善惡之報與佛釋道三家文化中都有講述,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是前人的智慧和經驗總結,能夠解決一個人人生中的諸多逆緣,所明示的真理,我輩應當深信不疑。”

當我說到一些善惡沒有得到相應報應的例子時,老僧笑道:“善惡因果的報應其實是很複雜,人除了對自己以外,這世間的任何事,誰敢說看得清看得全?

別人經歷過什麼,做過什麼只有他自己知道,他人的看法永遠是片面的。行善不見善,前世有虧欠;作惡不見惡,前世有餘德,不信惡有惡報,善有善報之人,往往是不懂這三點。”

01今生的好人,可能是前世的惡人‍

老僧說:“前世就是過去,一個人現在是好人,就代表他永遠都是好人嗎?”

著名作家老舍,是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他一生總是忘我工作,是文藝界當之無愧的勞動模範。

若是說他得了大病,許多人或許就會覺得好人沒好報,然而很多人不知老舍年輕時沉迷於菸酒賭博,徹夜不眠,才導致自己身體有恙,容易生病。

所以說,一個好人如果當下沒有好報,不一定就能說因果是假的,因為有可能是這個人以前所做的“惡”,現在得到了體現而已。

佛門有句話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這句話就是勸導一些惡人懺悔行善,中國自古也有“迷途知返”“浪子回頭”這樣的成語,這也說明世上有那麼一些人曾經是惡人,後來及時醒悟,成為好人的。

在佛教看來,因果真實不虛,善惡因果是貫穿三世的。所謂三世,是指在時間上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故而,佛家所說的因果報應,不會因為一個人現在行善因,那麼以前的惡因就消失了,不會有惡果了。一個人若不懂這一點的話,很容易對善惡因果之道產生質疑。

萬法緣起緣滅,有些人行善積德卻人生悽慘,這從佛學角度來說,其實是他在遭受以前做的惡事的報應而已。這恰恰說明了因果真的存在,善惡皆是有報。

02口頭上的善人,不一定是真正的好人

老僧說:“口頭上的善人,不一定是真正的好人。”人其實很複雜,善人其實也有很多種說法,善人與好人兩個詞,表達的也不一定是同一個意思。

正如《道德經》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許多人會覺得這話說的是上天經常眷顧好人的意思。

老僧指出,這是個誤解,這裡的善人是指能人的意思,善是“善於”,而不是“善良”。

為了說明這一點,老僧跟我分享了一個歷史故事:

楚漢戰爭時,魏無忌推薦學識聞名天下的陳平去投奔劉邦,有官員進言說陳平與嫂私通,道德敗壞。劉邦聞言心生顧慮,糾結不已。

魏無忌看到劉邦糾結,便進言道:“我把陳平推薦給大王,看重的是他的才識,如果一個人品德高尚,但是對大王一統天下毫無用處,大王會用嗎?”

劉邦聽後恍然大悟,再也不追究了,後來陳平果然幫助劉邦打敗了項羽,一統天下,避免了眾生遭受戰亂之苦。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凡事要看兩面,好人不一定能成事,壞人也不一定就只能壞事。

一個人只要懂得順勢而行,自身強大和優秀,那麼也算是“善人”的一種,這樣的人能做成許多好事,甚至能夠造福蒼生。

單純從某件事判斷一個人是不是善人其實是不正確的。就像一個人或許在外傷害了別人,但是對自己的家庭,兒女卻很好,那麼他是好人還是壞人呢?

一個人傷害了一個人,又幫助了一個人,那他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因此一個人是好是壞,是善是惡,其實不是那麼容易就能下判斷的。

不要因為看到了一個人的好,就認為他遭受惡報是上天不公,也不要因為看到了一個人的惡,就認為他遭受好報是老天沒眼。

因果規律是客觀存在的,人們看不到某些地方,不清楚某些事情,所以有時候看到的因果之報才會顛覆常識,但其實萬變不離其宗,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真實不虛。

03好人當下遭罪,是片段不是大結局

老僧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後面還跟著一句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有些人看到一個善人當下遭罪,就覺得不公平,殊不知因果是環環相扣無窮無盡的。

俗話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一個人一時的遭罪,反而會成為他善果的“因”。

就好比釋迦牟尼成佛前,被菩提達多各種迫害,在雪山苦行六年,最後才在菩提樹下成道。

後來釋迦牟尼說:“沒有菩提達多的迫害,以及雪山的苦行給我的磨練,我也不能這麼快就成道。”因此,不能把好人當下遭罪就當作是好人沒有好報。

這正如網上常說的一句話“人生不是電影,而是一部連續劇。”

一時的遭罪並不就是結局,這只不過是因果環環相扣的其中一環而已。不懂這個道理,才會在遭受磨難時怨天尤人。

或許某一天自己回首往事,還會感激某一刻的遭罪,改變了自己的人生,成就了自己的福報。佛教講因果,講善惡有報,其實就是一個消業積福過程。

佛說:“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再善良的人都有做錯事的時候,再壞的人也有心懷善意之時。

因此,不要以意識的福禍來判斷一個人的結局,人生很長,因果環環相扣,守住人生的底線,諸惡莫作,諸善奉行,那麼好的結果一定在未來等著自己。

家事國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煩心憂心玻璃心,開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永珍,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湧動的真實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

63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禪論隨筆一:“禪”的本質是離一切相,見相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