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deline Kloepper
讀者來信魯瑾你好,作為一名青春期孩子媽媽,希望可以探討下一些問題和如何處理更好。孩子初二,女生,學習中不溜,不是學霸,也不是最差,從來不像雞血媽媽那樣逼迫孩子,從小到大應該比較寬鬆,甚至對於早戀的問題,我們也可以互相探討。孩子有自己的興趣愛好,畫畫和寫作。寫作是那種天生的感覺,從小喜歡這東西,甚至嘗試寫小說,還曾經網站上釋出連載那種。現在進入初中了,學業的緊迫可能讓她沒那麼多時間,可能大了,也不太願意給我們看她寫的東西。但是一次無意中發現,她手機上留存了一些色情暴力的漫畫,包括她寫的一些東西,也有那些情色的描述內容。一下子讓我不知道該如何去跟她溝通這方面的事,所以來請教下。而且我不知道為什麼,感覺現在越來越不能走進她的世界,是她長大了嗎?
回信這個問題我不一定能回答得好,我試著回答一下,只提供一種思路。
我家大學生在中學的時候也很痴迷動漫,每年的動漫節都會去現場,去了兩次日本,每次都要去秋葉原買手辦。學生裡這樣的動漫迷是很多的,你女兒應該也是,日本動漫對他們的影響非常大。
而日本動漫裡,是會有一些暴力和情色,它們的存在在日本也是有爭議的。雖然秋葉原大部分的手辦和動漫周邊都很綠色,但也會有極少的部分渾水摸魚,被查到是要罰款的。
日本的漫畫協會則認為:動漫中的人物是想象的產物,並不是真人,這裡面並不存在“真正的受害者”。
昨天我們選圖選了很久,因為日本動漫裡很多女孩裙子很短,姿態也有點那什麼,應該就是你從女兒那兒看到的那種。出於文章安全考慮,我們選了這張。
讀書會里有一本書講日本國民性的,叫《菊與刀》,是個美國人類學家寫的。菊是日本皇室的家徽,刀是武士文化的象徵。作者認為這兩種充滿強烈對比的事物反映了日本人矛盾的性格,體現了日本文化的雙重性:如菊般溫婉謙禮,也如刀般堅韌鋒利。
對日本人來說,負面情緒不能肆無忌憚地展現出來,但人總要有一個發洩的出口,能夠排解不良情緒,因此,日本文化對人的感官享樂十分寬容,尚武的傳統也會在各種娛樂和作品中得到體現。
所以我想,你女兒也只是受日本動漫的影響吧。
我想你擔心的是女兒沉迷的這些會不會影響到她的行為。我覺得作為一個初中生,喜歡的動漫並不意味著她會按著動漫中的情節來行動,決定一個人的行為方式有著很綜合的因素,我們看了大片也是看過就算,不會真的想來一次星球大戰,大部分人看了靳東,也不會想嫁給靳東。
你只要觀察你女兒在日常中有沒有被影響到,比如看了寫了暴力就完全失去同情心了嗎?她有去虐待小動物嗎?至於你說女兒寫的東西里有一些情慾描寫,我覺得也是跟寫劇本差不多的,寫了自己看看,就像日記一樣。私人的日記如果都是如實記錄,在這個部分人與人也不會有多大差別。
青春期的孩子都不太願意和家長分享太私密的感受,因為即使是你們這樣寬鬆的家庭,也很難以回到自己青春期的立場和孩子坦蕩交流,所以,和家長真沒什麼好說的,還是同齡人交流起來不那麼尷尬。孩子們不跟家長交流並不是有什麼見不得人的事,只是避免尷尬。
我覺得你們只需要注意女兒在現實中的行為有沒有異常就可以了。以我家大學生來說,熱愛動漫並沒有變得雲裡霧裡,該幹嘛還是清楚明瞭的。
如果你特別好奇,可以以學習的態度和她交流,比如這個手辦是個什麼人物,什麼故事,那個動漫講的是什麼。瞭解多了,可能心裡更有把握吧。
我個人覺得家長對於孩子的表達盡到三個方面:給她足夠的愛,不要去傷人,儘量不被傷。任何事,爸媽都在你的背後,就可以了。
其他的,讓他們自己去摸索著成長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