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是關係到全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大問題。在12月12日進行的氣候雄心峰會上,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呼籲世界各國宣佈本國進入“氣候緊急狀態”。預計到本世紀末,全球氣溫將升高3℃,遠超《巴黎氣候協定》規定的“將全球升溫控制在2℃以內”的目標。
據悉,全球氣溫若上升1.5℃,高海拔地區、東亞和美國東部將出現更多的風暴;全球海平面或將上升77釐米,陸地13%的生態系統將崩潰;預計到2050年,全球至少將有3億人面臨沿海洪水的威脅。
在峰會上,中國第一個表態,向全世界作出承諾。12月12日中國鄭重宣告:2030年,中國單位GDP碳排放量將削減至2005年的35%,森林蓄積量將增加60億立方米,中國風電和太陽能總裝機將超過12億千瓦。
對此,聯合國盛讚道,“在清潔能源領域,中國已成為領軍國家”。中國的舉動,令世界超級大國的美國倍感“壓力山大”,同一天美國當選總統拜登也預告了一個大動作,他宣佈,在其正式就職的第一天,美國就會重返《巴黎氣候協定》。
拜登在社交平臺上表示:“5年前的今天,世界各國首腦聚在一起通過了《巴黎氣候協定》。39天后(也就是1月20日,拜登就任之日),美國將重新加入該氣候協定。我們將團結世界,推動各國攜手,積極應對氣候危機”。
不得不說,拜登這位美國新總統,一上任就作出了一項正確的決定。
《巴黎氣候協定》的由來
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全球近200個國家一致通過了《巴黎氣候協定》,並於2016年4月22日在紐約簽署協定。該協定旨在透過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以避免氣候變化帶來最嚴重的影響。
在長期目標上,各國承諾將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1850-1900年)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之內,並向1.5℃溫控目標努力。
《巴黎氣候協定》是繼1992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997年《京都議定書》之後,人類歷史上應對氣候變化的第三個里程碑式的國際法律文字,形成了2020年後的全球氣候治理格局。
美國時任總統奧巴馬認為,《巴黎氣候協定》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轉折點。它建立了全球應對氣候危機的持久框架,傳遞出全球堅定致力於低碳未來的強烈訊號。但全球不能因該協定而自滿,因為氣候問題不會透過這個協定而解決。
奧巴馬承諾向“綠色氣候基金”提供30億美元,幫助較貧窮國家適應氣候變化。然而,特朗普當選後扣留了其中20億美元。
美國為何要退出《巴黎氣候協定》
特朗普上臺後,認為該協定對美國不利。特朗普說,《巴黎氣候協定》讓美國處於不利地位,而使其他國家受益。特朗普曾多次稱氣候變化是“騙局”,並在選舉期間威脅要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就任以來他要求評估修改奧巴馬政府制定的,旨在減少發電廠碳排放的《清潔電力計劃》。
2017年6月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宣佈,美國將退出《巴黎氣候協定》。根據協定要求,2019年11月4日,美國才能正式啟動“退群”程式,整個退出過程用時需1年。今年11月4日,美國正式退出《巴黎氣候協定》,成為全球190個簽署《巴黎氣候協定》的國家中,迄今為止唯一退出的國家。
美國重返《巴黎氣候協定》的重大意義
而拜登做出重返《巴黎協定》這一決定並非心血來潮,11月17日,美媒CNBC網站就宣佈了題為“中國目標成為全球氣候變化議題領導者的報告”。報告指出,“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中國已經超過美國”,這無形之中增加了拜登新政府的壓力。
可見美國即將進行的大動作與中國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美國政治精英試圖重新確立美國在全球事務中的領導權和特殊地位。另一方面,重返《巴黎氣候協定》也是美國“建制派精英”試圖“撥亂反正”,恢復奧巴馬時代“政治遺產”的第一步。
除了環保層面,拜登還著眼於國家間集中和綠色經濟發展,拜登希望以此帶動經濟復甦,為未來經濟發展注入活力的同時,搶佔這塊高地。其次,拜登積極開展“氣候外交”,意欲在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方面起領導作用。
特朗普上臺不久就宣佈退出該多邊條約,不僅令美國的國際聲譽大跌,更加劇了美歐之間的裂痕。而拜登這一舉動無疑使美國回到了世界各國一起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正確軌道。
作為全球累計溫室氣體排放最多的國家,美國人均碳排放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3倍。美國此前承諾到2025年將碳排放水平在2005年的基礎上降低265-28%。康奈爾大學氣候科學家、2018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報告的主要作者娜塔莉·馬霍瓦爾德向CNBC新聞表示:“由於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之一,對氣候變化做出的貢獻最大,美國重返《巴黎協定》非常重要”。
亞洲環保活動人士查克·巴格拉根也指出,全球團結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要在不到10年時間裡應對氣候危機,美國作為大國,參與氣候行動是極其重要的”。
全球氣候變化的發展趨勢
在12日當天的氣候峰會上,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呼籲世界各國進入“氣候緊急狀態”,稱自《巴黎氣候協定》簽署5年來,世界仍未能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他警告,如果人們再不行動起來,人類將在本世紀面臨巨大的生態破壞。
世界氣象組織(WMO)今年7月釋出的預測報告指出,2020年至2024年的5年間,每年的全球平均氣溫都有可能比工業化前水平至少高出1℃,且至少有1年高出1.5℃的可能性為20%。
2018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釋出了一份具有重大意義的報告稱,全球只有在2030年前減少足夠的排放,才能將升溫幅度控制在1.5℃以內,避免災難性的氣候影響。
古特雷斯表示,《巴黎協定》承諾將全球平均氣溫將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幅儘可能控制在1.5℃之內。但《巴黎協定》作出的承諾遠遠不夠,更何況這些承諾遠未兌現。目前二氧化碳水平已處於創紀錄高位,如果不做出改變,氣溫升幅在本世紀可能達到災難性的3℃以上。
過去10年間,全球排放量持續上升,氣溫也隨之上升,過去10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10年。頻發的野火燒燬了無數森林和房屋,史無前例的洪水席捲了各地,導致數百萬人流離失所、數十億人損失的極端天氣事件正逐年增加。
覆蓋地球的冰蓋正在迅速消失,不少冰川也已徹底融化消失……這些自然災害都是全球氣候變化造成的後果。
古特雷斯在氣候峰會上致開幕詞時指出,世界各國領導人應在本國宣佈進入“氣候緊急狀態”,以此刺激採取行動,避免災難性的全球變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