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大秦賦》中的嬴政顛覆了我對始皇的印象,始皇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大秦賦》雖然有很多令人倒胃口的情節,但是好歹也看了這多麼多集了,總得把秦王親政的情節看完再說,但是剛更新的那幾集,真的是讓人倒胃口,所以俺先棄劇了,惹不起還躲不起嗎?
可能是我看的比較粗糙,《大秦賦》中的嬴政給我的感覺更像是一個工具人,雖然彈幕中一直在說秦王睿智,但是我總感覺這是個ZZ,被人牽著鼻子走,沒有秦王該有的氣度和霸氣。我感覺問題不是出在演員身上,更多是劇本的原因,而且打仗的場面太過兒戲,讓我是實在是沒有看下去的勇氣了。
秦始皇嬴政,在我看來,是中華民族最偉大的歷史人物之一,對中華民族文明的構建有著決定性的意義。可能在秦王還沒有親政的時候,秦王政還沒有完全成長,但是我認為如果按照電視劇中的發展,這個秦王變不成我印象中的始皇。
始皇還沒有出生就被遺棄,在趙國顛沛流離,朝不保夕,在九歲的時候,他老爹才想起來,自己還有這麼一個孩子,回到秦國的嬴政本以為能感受到父愛,但是沒過多久,父親死了,13歲的嬴政登上王位,但是手上沒有權,被呂不韋當成傀儡,而且自己的母親也離他遠去,要情人,不要他。直到公元前238年,嬴政親政,一切變得好起來了。
嬴政用了兩年的時間,大刀闊斧,將秦國內部整頓的服服帖帖,然後在公元前236年到公元前221年之間,從韓國開始開刀,先後滅了六國,最終完成一統,結束了這個四分五裂的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的君主。
都說秦是暴政,但是秦在統一六國之後,六國的居民該怎麼處理?難不成要和這群人好好說話?用嘴就能解決的?當然不可能,秦始皇之所以會給大家留下殘暴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六國人還沒有歸心大秦,以及秦二世在趙高教唆下的所作所為。
嬴政在位的期間,將所有的宵小之輩全部鎮壓,只能在底下搞點小動作,如果說在給嬴政10年的時間,留給二世的將會是一個非常安穩的天下,秦國叛亂的時間將會無限期的延後,趙高和李斯這群人就不敢跳出來禍亂秦國,扶蘇也能正式接手秦國,秦國可能會出現秦三世,秦四世……
秦始皇真的殘暴嗎?秦始皇是中國歷史唯一一個沒有殺過忠臣的皇帝,而《大秦賦》中樊於期受命保護扶蘇和冬兒,在兵力懸殊的情況下,他只保護了扶蘇的性命,冬兒身隕,樊於期害怕嬴政追責直接跑路了,對此我只能說編劇的腦洞真的是大,這是不是在為樊於期叛變做鋪墊?這也太草率了吧,嬴政就是這麼一個膚淺的人嗎。
我在《大秦賦》中從來沒有感受過秦始皇的霸氣,現在秦始皇給我的印象成為了,軟弱,懦弱,沒有決斷的形象,不要說後面秦始皇親政之後會有所改變,我感覺不會了,78集的劇情,秦王親政的前奏就有四十多集,然後趙高又開始登場,接下來的劇情,我感覺很大程度上還是在說秦王宮之內的勾心鬥角。
也可能這部劇到後期的會有所改變,但是希望渺茫啊!甚至我感覺,荊軻刺秦以及征戰六國的時候,可能都是旁白一句話帶過的,秦王的雄韜偉略,我可能是見識不到了,我還是去看書吧,電視劇,呵呵。
不過《大秦賦》這劇真的挺逗人的,你要是剛開始的時候就是宮鬥劇,我想著評分也不會降的這麼快,但是開頭很吸引人,把人都騙進來了,突然變成另外一種風格,心理的落差直接讓這部劇口碑崩壞,自己作死,怪不了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