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改革開放帶來的經濟紅利為我國的城市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能,東部沿海地區在全球化貿易的海洋時代中,具有無可替代的地緣優勢,這為東部地區的騰飛提供了基礎,我國快速的將發展重心聚焦在東部身上,東部高速增長的經濟直接促進了東部地區城鎮化的發展。

東亞地區夜間衛星燈光圖

隨著改開的擴大,內陸也逐漸享受到改開的紅利,城市在這期間快速擴張,工業化在城市開疆拓土,在需求的促動下農村人口往城市聚集的趨勢十分明顯,在此期間我國形成了以“北上廣深”為代表的一線城市以“成都、重慶、武漢、南京”為代表的強二線城市,同等級的城市競爭正日益白熱化,但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城市為中心的單元競爭正逐漸演變為“多個城市組成的城市群“形成多元競爭”;

城市戰爭圈子的演變

北上廣深作為我國城市的龍頭,過去他們的競爭圈子侷限於“北上廣深津”,隨著天津發展的乏力,天津逐漸退出頭部競爭,而“北上廣深”的頭部城市大局已經確立,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他們都難以再分化出“城市階梯”;

圖示

成都、重慶、武漢、南京、杭州是近年發展速度極快的新興城市,以他們為中心形成了一個“第五城競爭圈”;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地理空間和體量的不同,大圈子之下在又分化為“成武重中西部競爭圈”;“寧杭長三角經濟圈”。以此類推鄭州、西安等城又形成了下一個梯隊的“城市競爭圈”,由於城市實力和地理空間的不同,他們的競爭對手也不同。

圖示

但就在城市大戰進入“白熱化”時,城市競爭的格局正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城市群正逐漸成為新城市競爭的戰場。

城市競爭|城市群競爭

過去幾十年來,改革開放極大的提高了我國的社會生產力,農村剩餘勞動力不斷的湧向城市,市場和資源的聚集下城市越來越大,而大城市的虹吸力十分明顯,大城市發展到某一階段時將會出現明顯的資源外溢,資源溢位將會反哺周圍城市,在這樣的情況下城市群的結構和生態逐漸形成。

而東部最先享受到改開紅利,自然他們也是最早形成“城市群”的地域,當前我國三大頂級城市無不都在“廣義的東部區域”,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作為我國城市群的第一梯隊,地理空間的隔離促使他們當前已經廣泛的開始了競爭,其中最激烈的便是“長三角和珠三角”三角之下的博弈,顯然在多元競爭的環境下,單論城市已經不具有價值了。

北京夜景圖示

中西部發展起步晚於東部,且當前最大的經濟紅利期已過,中西部的城市群要明顯弱於東部,但“先富帶後富”是一句歷史承諾,更是社會主義體制的關鍵核心,我國先後啟動“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對口支援、扶貧等工作就已經說明了,先富帶後富絕不是一句空話”;

在當前世界大變局的背景下,內迴圈等多重佈局紛紛啟動,我國經濟重心迎來了大遷移,新一輪的西部大開發的啟動就已經說明了我國經濟發展重心正由東向西運動,屬於中西部的時代來了,中西部地區的城市群將在這機遇下逐漸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城市群。

我國城市群|區域、地域、國家級

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便是“成渝雙城經濟圈”,成渝作為西部大開發的翹楚,這對雙子星一直是西部競爭的高地,也是對外代表西部形成的新星,但在國家意志和發展戰略機遇下他們已經被拉昇為國家城市群,成渝對外競爭的砝碼和底氣正逐漸被抬高。

從國家城市群上我們已經形成了“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從地理上形成了經濟大聯動。

但即使成渝進入了國家級城市群的行列當中,但成渝的實力還難以匹敵“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這使得成渝實際上是一個“培育性的國家級城市群”。

我國四大城市群

但從我國的經濟格局上看,中部還缺乏一個強大的城市群,以武漢為首的中部急需構建一個國家級城市群,用以支援中部崛起大戰略,對抗成渝經濟圈所帶來的強大虹吸力。

長江中游城市群|中三角

長江經濟帶的規劃提出已久,長江上游的成渝正構建一個國家級城市群,下游以上海為核心的長三角城市群一直是我國城市群的龍頭,上下游聯動的經濟大格局已經形成,但唯獨中部還沒有形成一個“有生命力,高度活躍、一體的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的概念早已提出,但實際程序卻十分緩慢。

長江經濟帶

長江中游城市群其三核“武漢、長沙、南昌”,他們都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和輻射力,其地理空間也具備打造一個“三角形城市群”,以武漢都市圈、長株潭都市圈、大南昌都市圈”為中三角城市群的載體,將形成一個體量達5.5萬億的超級城市群。

圖示

但中三角城市群一直未有實際性發展,這主要是由於地域文化不同的碰撞導致區域經濟難以合成一股勁。

我國城市群的融合的基礎無不都建立在文化之上,文化的衍生品是語言;長三角的吳語區、成渝的西南官話區、珠三角的粵語區等,我國許多城市群要想實現真正一體化發展離不開文化的支援,但中三角由於古代歷史的特殊原因,使得三地的聯絡不緊密,雖然地理空間很近,但文化和習俗使得三地的聯絡偏低,自然經濟流動性在這個地區也不高,這是當前中三角最難破解的問題。

武漢

川渝一家親,盆地內的聯絡十分緊密,重慶和四川又有說不完的關係,他們要想形成經濟圈只需要政策的助力即可,但中三角即使有政策推動其效率也難比成渝。

中三角實際上是不對等的,尤其是長沙和武漢的差距不是很大,使得兩者如何去平衡利益,南昌雖然實力不濟,但好歹是一省之主它會願意被人“牽著鼻子走?”。

大南昌都市圈

但當前中三角無論是出於全域性還是和自身發展考慮,都需要儘快促進一體化發展,早日形成中三角城市群對中部崛起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

中三角的作用|

中三角城市群的形成將對中部崛起有著關鍵的帶動作用,任何區域崛起都需要一個經濟極,西部是成渝經濟圈,而中部靠誰?是靠以省會為核心的都市圈去和人家多個超級城市形成的城市群抗衡?顯然這種挑戰如同“螞蟻難撼大樹”。

中三角城市群的形成對我國長江經濟帶和全國經濟發展有著關鍵的作用,有利於打造整個長江經濟發展,促進內陸經濟帶融入世界。中三角的形成將從地理上構建一張完整的經濟網路,這對於我國區域均衡發展有著“基石”的作用。

你覺得為什麼中三角一體化發展困難重重呢?

8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男子洗“帝王浴”消費12800元,第2天站不起來,女技師:他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