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幾天,有一位買了正山小種的朋友說:
“我發現,大多數茶都不能用太高的水溫泡,會苦。”
反問他,“你放了多少茶?茶水比例合適嗎?多久出湯?”
他答不上來。
思考了一會兒之後,朋友繼續說道:
“我上次問了賣茶葉的老闆,他說紅茶必須用85度的開水,溫度高了,苦味和酸味就會出來。”
這次,輪到自己答不上來了。
不是因為理虧,而是覺得有些無語。
現在的某些茶掌櫃,說話毫無邏輯可言,卻可以把一些喝茶新人說得服服帖帖。
開水,指的就是煮沸的水。
而在一般情況下,85度又怎麼能達到一個沸騰的狀態呢?
這完全就是一個牛頭不對馬嘴的觀點。
這位茶掌櫃無心的一句話,卻破洞百出,實在令人汗顏!
看來如今,只要學點皮毛,都能稱自己“懂茶”了。
《2》
沸水泡紅茶,容易出酸味?
未必。
紅茶出酸味,並不是一個常態。
不僅如此,絕大部分茶葉中出現酸味,都是一個不正常的現象。
紅茶的品類有很多,不論是是全芽頭製成的金駿眉,還是紅茶鼻祖正山小種。
自己泡茶時的水溫,皆為沸水。
好茶不怕沸水燙,這是茶圈中眾所周知的一句話。
沖泡出來的紅茶茶湯,香甜濃醇,恰到好處的清甜感,令人回味無窮。
尤其是正山小種的特色,“花果香,桂圓湯”,被完美的展現出來。
不論是用溫水泡還是用沸水泡,都不會有酸味。
若是想要品味到好茶完整的風味,自然更推薦沸水沖泡。
即便有再多人反對,但它終是事實,無法改變。
而只有當一款紅茶的品質欠佳,才會出現湯水酸澀的狀況。
茶葉本身不具有酸味物質,而想要讓其發出酸味,只可能是後天形成。
紅茶發酸,第一個原因是與製作工藝有關。
紅茶,是全發酵茶。
假如製茶師傅技術不到家,也會出現發酵過度的情況。
在特定的溫度和溼度下,發酵時間過長,溫度控制不當,便很容易生出酸味。
第二個原因,是由於儲存不當。
沒有儘早喝完,而讓空氣進入了紅茶包裝內部。
吸收了大量的水汽之後,茶葉發生了不良反應,因此體內出現酸味。
而當紅茶內部藏有酸味物質時,若是用沸水,便一下被激發出來。
而改用溫水,猶如溫水煮青蛙,溫溫柔柔。
紅茶的內含物質釋放緩慢,且有限,因此酸味物質便不那麼突出。
茶湯喝起來,自然也就不酸了,反而清新甜潤。
這種帶有誤導性的沖泡方式,是一種無良且無知的做法。
對於品質出眾的紅茶來說,不論什麼樣的水溫,都不會出酸味。
溫水遮羞,沸水現形。
而我們應該做的,是狠狠扯下劣質茶的面具,還大眾一個真相!
《3》
沸水泡巖茶,會讓茶湯太濃?
非也。
曾經有位茶友和自己反饋,“你們家的肉桂,味道太濃了,我用溫水泡才好一點。”
當時覺得很驚訝,茶湯太濃,怎麼怪罪到了水溫上?
事實上,濃淡與水溫並無直接關係,而是與茶水比例,出湯時間,以及個人口味有關。
優質的巖茶,體內含有豐厚的內含物質。
一般情況下,一泡袋是8克裝,搭配110毫升左右的蓋碗,恰好合適。
正確的茶水比例,加之沸水沖泡,便能為一杯濃淡適宜的茶湯,添磚加瓦。
如果覺得茶湯太濃,先思考一下,是不是自己的投茶太多,或是蓋碗太小,打破了平衡?
其二,出湯時間也會大大影響茶湯的濃淡。
有些茶友,泡茶時有個習慣,喜悶泡。
對於內質不足的茶來說,悶一悶,確實可能會讓滋味更飽滿一些。
但對於優質巖茶來說,實為一大打擊。
悶泡,讓巖茶充沛的內質過度釋放,苦澀物質大量析出。
茶湯過度飽和,如此一來,太濃,太苦,通通找上門來。
還有一種情況,是和茶友的喝茶口味有關。
比如以往喜歡喝綠茶,或是清香型鐵觀音的茶友,突然轉為喝巖茶。
那麼肉桂這種霸氣、勁道的口感,一時無法接受。
心中便生出了“巖茶太濃”的想法,而適當降低水溫之後,阻攔內質釋放,才勉強適應。
但如此一來,也就難以徹底體驗到優質巖茶的特點。
有人說,好茶可以隨便泡。
但自己並不接受這樣的“隨心論”。
好茶,必定是在正確的沖泡方式下,才能鋒芒畢露。
《4》
沸水泡白茶,會讓茶湯太苦?
未必。
錯誤的沖泡方式,會讓茶湯變得太濃了,苦澀味濃重。
而除此之外,茶葉本身的內含物質,也是導致茶湯苦澀的關鍵。
“高山雲霧出好茶”,擁有了得天獨厚的溫、光、水、氣、土。
整日雲霧繚繞,水汽充足,太陽直射光被轉化為漫射光,輕柔的滋養茶樹。
再加上適宜的溫度,清新的空氣,肥沃的土壤。
高山白茶不負盛名,內含物質充沛,茶氨酸含量高。
優秀的茶青,還需要精湛的製茶工藝。
薄攤薄晾,溫和的日光萎凋,茶青中的水分被蒸發出去。
隨之,體內多餘的苦澀物質也一齊被髮散出去。
沖泡後的茶湯,清新鮮爽,滋味淳和飽滿,完美的詮釋了“鮮香醇爽”。
而茶湯苦澀的白茶,可能是由於產區不佳,或是粗製濫造。
位於一些海拔較低處的茶園,少了雲霧的遮擋,光照充足且強烈。
日照時間長,茶樹不但生長速度快,體內積累的內質有限,也催生出了大量的苦澀物質。
因此,這樣的白茶喝起來,清爽度稍差,苦澀味突出。
而製作工藝不佳,也是造成茶湯苦澀的一大原因。
若是茶青採摘下來後,沒有及時的薄攤薄晾,則會讓水分無法排出,苦澀味也隨之駐留。
如此一來,茶湯中的苦澀味自然濃重。
一款優質白茶,是由豐富的茶氨酸,以及適量的咖啡鹼,茶多酚等物質組成。
因此,口感層次豐富,清新甜潤,回甘迅速。
而劣質白茶,內質單薄,茶氨酸的含量有限,反而是苦澀物質含量高。
在這樣不合比例的搭配下,才是茶湯又苦又澀的根源所在。
水溫,只是決定了劣質茶中物質釋放的速度,而無法改變茶葉內質。
再一次證明了,沸水是茶葉的試金石。
品質高低,一泡就知。
《5》
喝茶是件隨心隨意的事。
不應該被限制在繁瑣的講究中,否則毀了雅興。
但是,還未對茶葉找到“平衡感”前。
先掌握一些基礎的技巧,也未嘗不可。
對於執迷喝茶多年的茶友來說,心裡早已有了一套流程。
為了不辜負好茶的芳華,知道如何才能令其發揮最大優勢。
有些人說,這麼講究,太浪費時間了。
但在自己看來,這是一件值得“浪費”的事。
有的人能輕鬆感受絕佳滋味,有的人卻將難以體現一泡茶的真實韻味。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