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門關
參學比丘彌衍、宗紹編
彌衍、宗紹,大概是慧開禪師門下的兩位比丘(按:《卐續藏》第70冊有《希叟和尚語錄》,其中有《慶元府瑞巖山開善崇慶禪寺語錄》一卷和《慶元府瑞巖山開善崇慶禪寺廣錄》三卷,署為"侍者彌紹、道亨、宗壽編"。《五燈嚴統目錄》載:"育王瑞禪師法嗣,瑞巖宗壽禪師",而《無門關》編輯者為"彌衍、宗紹"。這些資料隱約透露出《無門關》一書及無門慧開與寧波開善寺之間的法門因緣)。他們把慧開禪師開示學人時對古人公案的拈提評點記錄下來,形成了這本《無門關》。跟隨禪宗大善知識學習,體悟自己的佛性,叫做參學。
無門關第一則:趙州狗子
趙州,指河北趙州觀音院(今趙縣柏林寺)的真際從諗禪師。古時常以高僧之居住地名來指稱其人,以表尊崇。"狗子"即狗,子是詞尾助詞。如"柏樹子"即柏樹。
趙州和尚因(由於)僧問:"狗子還有佛性也無(狗有佛性,還是沒有呢)?"州雲:"無(沒有)!"
無門(作者慧開禪師無稱)曰:參禪(參究禪理,悟明心地)須透(透過,透過)祖師關(祖師設下的關卡、考題),妙悟(最為微妙圓滿的覺悟)要窮(窮盡,到達終極)心路絕(使心念意識的活動無路可走)。祖關不透、心路不絕,盡(都,全部)是依草附木精靈(依附於草木的山精鬼怪,比喻陷於受困於他人觀念的修行之人,自己做不得主)。
且道(卻說)如何(怎麼樣)是祖師關?只者(就這)一個"無"字,乃宗門(禪宗門下的)一關也,遂(於是)目之曰(視之為)"禪宗無門關"。透得過者,非但(不但)親見趙州,便可與歷代祖師把手共行(手拉手並肩行走。意指所悟所證與歷代祖師完全一致,沒有差別),眉毛廝結(自己的眉毛和祖師們的眉毛交織纏擾在一起了,如同共享一雙眼睛一般),同一眼見(同一雙眼睛看世界),同一耳聞(同一對耳朵聽聲音),豈不慶快(感到慶幸,痛快無比。指開悟的快樂和自由無法言喻)。莫有(難道沒有)要透(想要透過)關底(的人)麼(嗎)?
將三百六十骨節(全身360塊骨骼)、八萬四千毫竅(毛孔),通身(整個身心)起個疑團(進入有一個大大的疑問的狀態),參個無字,晝夜(一天24小時,無論白天還是晚上)提撕(提起這個大大的疑問,追問自己)。莫作虛無會(對於這個"無"字,不要當作什麼都沒有來理解),莫作有無會(不要當作有無的無來理解),如吞了個熱鐵丸相似(如同吞了個熱得發紅的鐵丸子在喉嚨裡),吐又吐不出。蕩盡(掃蕩乾淨)從前惡知惡覺(以前一切的佛法知見),久久純熟,自然內外打成一片(從身心到世界,完完全全就只有這個疑問的存在)。如啞子得夢,只許自知(就像啞子做了個夢,沒有辦法講給別人聽,只能是自己知道)。驀然打發(突然之間疑團打破),驚天動地。如奪得關將軍大刀入手(拿在自己手裡),逢佛殺佛,逢祖殺祖。於生死岸頭(生死輪迴的此岸世界)得大自在,向六道四生中游戲三昧(表現自由自在度化眾生的智慧神通)。且作麼生提撕(那麼應該怎樣提舉這個關乎生命的大疑團呢)?盡平生氣力,舉個"無"字。若不間斷(如果能夠讓自己參究的心念一點也不間斷夾雜),好似法燭(佛法的智慧火炬)一點便著(一但突破無明,見到本心本性,就會大放光明,照亮生命的黑暗)。
頌曰:狗子佛性,全提正令(施以教化手段欲令見性而不立一法,叫做正令)。
才涉有無,喪身失命。
頌文大意:趙州開示的"狗之佛性"的公案,是對於佛法要旨的整體提舉,是佛法修證征途上的最高指令。哪怕只有一星半點的心念思維落到有無觀念的對待矛盾之中,就會喪失掉自己的法身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