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15日準備推出新的生育獎勵,從2022年開始,向每0-1歲的嬰兒家庭補貼30萬韓元(約1800元人民幣),並且後面還逐步提高至50萬韓元,而且還有一次性200萬韓元的生育獎勵。
韓國作為發達國家,人均GPD3.2萬美元,人均收入3.21萬美元(約22萬人民幣),人均量是中國的3倍。生育率卻一直在下降,只有0.98,也就是說每年出生的人少於死亡的人。人口陷入負增長,專家預測,按目前是生育率到2066年,人口只有3979萬,而現在的人口是5223萬。
人口減少不僅是韓國獨有的事,香港、日本、新加坡等都是一樣,甚至中國也要陷入。
為什麼,經濟越發達,人口數量卻是越減少呢?
1.自然狀態下,人口是越多越好的
在原始自然下,人們依靠種植或捕獵生存,人們對自然的改造能力有限,而自然的意外事件很多,如暴風、暴雨、乾旱、洪水、地震、細菌、病毒等都可能導致人口減少,而且還要和其他部落、種族、國家競爭,甚至打仗,所以人口太少不利於種族的發展。
所以我們看到以前很多國家的原始文化都是鼓勵生育的,比如日本的生殖崇拜、印度的溼婆神、中國的多子多福等
中國古代,皇帝帶頭早婚,清朝光緒皇帝到了18歲都沒結婚,朝中議論紛紛,慈禧太后才不得不恩准選秀、結婚。
越王勾踐為了鼓勵大家生孩子,實行“生了兒子,會獎勵兩壺酒和一條狗;生女兒,獎勵兩壺酒和一頭豬。甚至還規定了,女孩子超過17歲,男孩子超過30歲還沒結婚,其父母是要受罪的,而且將有官媒來指定結婚物件。
在古代,主要靠人力勞動的時候,人多力量大,所以國家都把人口作為重要的事情來抓,實行鼓勵政策!
2.工業革命生產力大解放,養活更多人口沒問題
18世紀,瓦特發明了蒸汽機,標誌著人類進入工業時代。
在工業時代以前,人類改造自然,生產勞作,要麼靠自己,要麼靠馴服的動物,很大程度上受制於自然。
到了工業時代,人類透過發明機器,透過利用自然能量來改造自然,第一次擺脫了自然的束縛,開始按人類自身意志來生產和改造。
這時候,因為需要大量的人口在操作機器,而且人類的生產效率大幅提升,生產更多的糧食,也養活了更多的人口,這時候養活多少人口不再是限制,所以人口開始大爆炸,而也因為操作機器不復雜,所以人口多在這時候也是優勢。
3.資訊科技發展,人口數量不再是關鍵力量
隨著技術發展,人類進入資訊化時代,這時候人口的數量不再是決定性因素。就像戰爭一樣,在原始戰爭中,人多往往意味著優勢。
但到工業化後技術才是決定性因素。發現原子彈原理的人就是那麼幾個人,而製造出原子彈的人,往往不需要很多人。但一個原子彈,不管有多少人都能消滅。
在資訊化時代,智力高,能洞察人性需求,能發明新產品滿足人性才是第一生產力。喬布斯發明一個蘋果手機,就足以顛覆整個手機行業。而蘋果公司才多少人呢!
臺積電的3nm晶片製造技術天下獨一無二,捏住了所有國家的脖子。而有些國家傾全國之力都可能造不出來。因為他們是整合了整個人類最先進產業鏈高階智力人才幾十年研究的結果,所以臺積電用先進的技術數錢得手發軟。
先進技術背後是一群高智力的人才!
4.社會發展對高智力的要求超過了自然的進化
從自然的進化來說,一個人只要吃飯,從小長到大,只要是健康的,都有足夠的力量去勞作,去獲取食物生存。
這是一個自然的過程,不需努力就能獲得,也不需要別人幫助,個人自己就能成長。
但在資訊化時代,人類最迫切需要的不是力氣很大,而是需要的高智力,和先進的技術。但人類的自身進化已經超過了自然進化速度。人類的智力不會隨著隨著自然成長。
而且人類自身也積累了巨大的知識,這些知識是前人透過長時間總結前人的基礎上才獲得的。
這些知識需要別人教授,自己學習才變為自己所用。所以這時候,教育成了最大的成本,不僅金錢、還有時間。
5.人口減少是經濟發展最後的宿命
我們看到經濟越發達的地區,生育率越低。這在自然界中也是一樣的,我們看到在自然界中食物鏈越往上,數量就越少。
非洲大草原,食肉的獅子、獵豹數量遠遠少於食草的野牛、羚羊等。這不是獅子、獵豹不想把種群變大,而是因為他們的數量受制於下一層的食草動物的數量,如果食草動物不足養活那麼多獅子、獵豹,那麼最弱小的獅子和獵豹就會被餓死。
同理在經濟發達的地區,競爭也非常激烈。而現在這個競爭主要是智力和技術的競爭,人的力量幾乎不受影響。人們為了能在市場中保持競爭力,需要長時間的去受教育和提高智力。
這也是為什麼35歲就失業了,超過35歲,智力、精力、技術達不到社會平均要求,沒了競爭力,自然就沒了市場!
為了使後代也能保持競爭力,就需要精養孩子,讓孩子受更好的教育。所以這個時候就沒辦法生育和教養更多的孩子了。這時候選擇少生是最優的策略。
這樣的結果就是經濟越發達,生的孩子卻越少。這是也是無奈,卻又是自然進化和選擇的結果。
社會要求更高智力的人,而智力更高的人在社會中獲得優勢,他的就有更多的機會產生更多的後代。他後代的智力可能就更高!
其實現代社會,只要一個人有力氣,願意幹活,生存下來沒有任何問題。而且現有的食物生產效率能養活人遠遠不止現的。不滿是歷史的車輪,推動著人類向前進。
人類不滿足現狀,一直向前才使得我們在自然的競爭勝出,成為自然界食物鏈的最頂端。但也是慾望使人類忘記自然本身的意義。
可能只有當人類放下競爭,與自然和平共處,每個人都和平共處的時候才會慢慢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