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騫說
什麼樣的孩子,才能在未來世界裡乘風破浪?
這兩天,一個叫劉厶(sī)菡,人稱“小辣目洋子”的6歲小姑娘爆火。
賽場上,小姑娘一襲紅色舞蹈服,胖乎乎的身材,肉嘟嘟的臉蛋,扎著乾淨利落的羊角麻花辮,站在一群比她身形高、身材好的哥哥姐姐裡邊,旁若無人、專注認真地舞蹈著。
一甩手,一轉身,一回頭,一個眼神,將拉丁舞的氣質拿捏得死死的。
每個動作、每個眼神,都似乎在傳遞著,這個舞臺,只屬於她一個人。
這場比賽,年紀最小的她,憑本事吸引了評委老師的目光。
她想都沒想地回答:我想拿第一名。
最後,她雖然沒有拿到第一名,但是9場比賽,她拿了8個獎。
看到孩子細數獎項時,掩蓋不住的自豪,再回看她的舞蹈影片,忍不住在心中感嘆:孩子,你只管努力,上天自會考量。
那些有美好未來的孩子,都有3個特質。
特質1:抗挫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看過這樣一條短片:
一個3歲的小胖妞,看到電視裡的芭蕾舞演員,輕盈起舞,她也情不自禁地,跟著舞蹈起來。
彼時,一顆夢想的種子,便種在了小姑娘的身體裡。
之後,媽媽也非常支援孩子的愛好。帶著小姑娘去報了芭蕾舞培訓班。
然而,出現在她眼前的,是一個個身材輕盈、玲瓏可愛的小女孩,而她肉嘟嘟的身體,做每個動作,都難上加難。
身材的缺陷、小夥伴的嘲笑與刁難都沒有讓小女孩放棄。她始終堅持練習,哪怕有小夥伴嘲諷,有競爭對手“使壞”,她也沒有退縮。
終於,女孩長大了,站在了舞臺中央,如當年她在電視裡看到的一模一樣,揮著綵帶,身姿柔軟,舞步輕盈,就像一隻高傲的白天鵝。
每個人的成長,都需要經歷無數次的練習。
當你想成為一名作家時,不斷的閱讀與書寫,就是必經之路;
當你想成為一名書法家,夏練三伏,冬練三九,一天都不能少。
或許,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看不到任何成績,但你的努力,統統將它們內化為你的本領,深藏在你的身體裡,蓄勢待發。
有個叫安東尼的11歲非洲男孩,因一段在雨中泥濘跳芭蕾的影片,走紅於網路,被世界六大頂尖芭蕾舞團之一的,美國芭蕾舞劇院首席舞者和藝術總監看到,給予他美國芭蕾舞劇院附屬學校全額獎學金的Offer。
要知道,男孩出生於貧民窟,根本沒有良好的條件學習芭蕾舞,完全憑著一腔熱愛,努力練習,堅持下來。
我以為,相比世界頂尖舞蹈學校的通知書,對於男孩來說,那些對抗一次次失敗的過程、堅定的心聲,才是他人生中,最寶貴的東西。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有抗挫精神的孩子,始終明白:
哪怕事與願違,克服困難的過程,已經讓自己更加強大,更加透徹。
特質2:不依賴天分
靠天分只是起點,靠努力才永無止境
小提琴家呂思清,從小就被人稱作音樂天才。
4歲起學小提琴;
8歲被中央音樂學院破格錄取;
11歲被選入英國梅紐因音樂學校;
19歲赴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深造,他還是第一個獲得“義大利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賽金獎”的東方人,被人稱為“東方的帕格尼尼”。
從呂思清的履歷來看,“音樂”似乎真的和他一起出生,附著在他身上。
就連呂思清自己也這樣說:“我應該是在媽媽肚子裡就接觸音樂了,因為我父母非常喜歡音樂。”
然後,當我們瞭解了他的成長曆程之後,便會感受到:
天賦只是人生的起點,而努力才有可能無止境。
呂思清從4歲半起,就有自己的小提琴,當週圍孩子都在玩遊戲時,他卻在家裡一遍遍拉小提琴,直到現在,他依然每天堅持練琴3到5個小時。
在我們身邊,不缺乏有“天賦”的孩子。
比如那些父母給了一副好“皮饢”,機靈可愛,羨煞旁人的孩子,比如天生有某種特質,小小年紀成了網紅的孩子。
但是,伴隨孩子成功與否,走得是否長遠的,並不是靠天生的天分,而是後天的努力。
如果說世界上有“天賦”這個東西,那麼,也只是給了人們一個起點而已。
能夠走得多遠、走得多高,還需要未來不斷努力,將“天賦”化作不斷生長的源泉。
正如培根:“天賦如同自然花木,要用學習來修剪。”
有些人,則思考得更加長遠,早已看透,一個人要真正的成功,必須經歷波折、學習的錘鍊。
靠天吃飯一時爽,靠努力吃飯一輩子爽。
特質3:會努力
努力的你,才會遇見更好的自己
世人眼中,曾國藩是一代名臣,立德、立功、立言,比肩孔孟,被稱為“半個聖人”。
殊不知,他小時候,是個實打實的“笨孩子”。
關於他,有這樣一個流傳已久的故事:
有一天夜晚,曾國藩“開夜車”背書,不料,家裡進了一個賊。
當時,賊也沒想到,那麼晚,還有人沒睡覺,在用功學習。
賊想著進都進來了,再出去又怕被人發現,只好躲在房樑上,等他背完了,再下去偷東西。
沒想到,曾國藩背了好久,都沒能背下來。
賊等得著急,便從房樑上跳下來,把書文背了一遍,才逃跑的。
這個故事,不知是真是假,不過,曾國藩的天資的確不怎麼樣。
據傳,他考秀才考了6次都不中,到了23歲才終於考上,而且是排倒數第二。
之前,他文章寫得不好,還被湖南學政當作反面典型,當眾懸牌批評。
人們常說:天資不夠,努力來湊。
曾國藩就是這樣。
書讀十次背不下來,就讀一百次,直到背下來為止;
文章一次寫不好,便不斷反思,一點點進步,一直寫下去。
其實,在曾國藩考上秀才之後,便有一種一發不可收拾的勁頭,幾年內連中舉人和進士。
不難想象,如果曾國藩在他背不來書時,便給自己的人生下了定論,那麼,就不可能有未來的晚清名臣、政治家、軍事家。
沒有一個人能隨便成功。
努力的過程中,的確很辛苦,但正是那些不肯放棄、不走捷徑的決心,讓他看到了自己的“特長”。
遇到困難不逃避,遭到挫折不退縮。一次次失敗和跌倒的經歷,錘鍊了他堅韌不屈的氣魄。
哪怕後來,走到官場,被人冷落、排擠,他也能從來不斷反思,找到既能立足於當下,又能實現自身理想的途徑。
老天爺從來不會虧待一個努力的人。
孩子,你只管努力,上天自會考量。
王小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