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年度熱詞,常常敏感地反映了社會思潮和文化的變化。近日,《咬文嚼字》評選出2020年十大流行語,“內卷”一詞名列其中。所謂“內卷”,譯自英語“involution”,用來描述“簡單的自我重複”“沒有發展的增長”“非理性的內部競爭”等,引起社會各界關注。人們對“內卷”的警惕與反感、討論與反思,正是在中國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大背景之下,體現了個體、組織在時代機遇中追求質的成長、希冀有所作為的強烈意願。在似乎“萬物皆可卷”的討論中,公權力執行中的“內卷”現象尤應引起警惕。

重“痕”輕“績”的檢查考核

比如,重“痕”輕“績”的檢查考核。一些地方習慣於把留痕視為工作本身、將材料當作工作成果,“做得好不如說得好”,於是在遣詞造句上用心多、在幹實事上用勁少;有的地方凡考核、驗收、督查必看臺賬,各條線都要求報資料、報指標,“表哥”“表姐”“不在田間地頭忙工作,卻在加班加點填表格做臺賬”的現象並不少見;有的地方評比、達標活動過多過濫,基層應接不暇,有的還要費心製作精美畫冊手冊展板,檢查過後便棄之一邊。這種重“痕”輕“績”使得一些地方的工作陷入事務主義、文牘主義的怪圈,整天忙忙然卻忙而無功、忙而無效,越忙越迷茫。

翻來覆去的文稿推演

比如,不切實際的創新推廣。有的地方組織黨員幹部到外地學習先進經驗走馬觀花、蜻蜓點水,湊了個熱鬧、撿了點皮毛,回來之後生搬硬套,最終造成水土不服;有的為了創新而創新,拍腦袋出點子,不夠條件硬是推廣,給基層定下不切實際的數字指標,結果不了了之;還有的創新換湯不換藥、新瓶裝老酒,不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只滿足於引起上級領導注意,熱衷於在概念上做文章、搞包裝、玩文字遊戲。

化簡為繁的層層設限

比如,化簡為繁的層層設限。有的地方在工作審批中設定不必要的層層關卡,看似為了規範工作,實則為了彰顯權威、推卸責任。有的將簡單事情複雜化,能口頭說清的非要寫成檔案,芝麻小的事都要上會,議而不決、拖拖拉拉;有的不願負責,把問題和矛盾都推給上級,層層請示;還有的對待群眾辦事索要各類證明,讓辦事者跑斷腿、磨破嘴。這種動輒“再研究研究”“再請示請示”的久拖不決,既降低了工作效率,也消解掉責任,寒了幹部群眾的心。

層層加碼的推動工作

比如,逐級加碼的推動工作。有的地方貫徹上級要求不是從有效落實出發,而是習慣性、想當然地增負加碼。比如開展某項活動,如果省裡要求的是“六個一”,市裡就變成“十個一”,區縣自選動作又加碼到十多個,似乎數字越多工作越有力;有的地方上級部門可能只要一個數字,為顯示重視,一些幹部向下佈置任務時層層加碼,不僅多要資料,還逐級增加了總結、調研、剖析、臺賬等——“本來只要一根線,最後織出了一件衣”,給基層增加了許多不必要的工作量和負擔。

此外,刷票拉票的評比推選、精心編排的經典調研、裝模作樣的集體加班、翻來覆去的文稿推演等,都可算得上是公權力執行中的“內卷”現象。

仔細體味,公權力中的“內卷”現象瀰漫著一股熟悉的味道,究其實質就是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在作祟。分析諸多表現,不外乎這樣一些原因:一是政績觀出現偏差,有時候面子功夫最容易見“成效”、有“收益”,就如同山坡刷綠漆、貧困縣刷白牆,誰都知道沒意義沒價值,但應付檢查最容易。二來跟有些地方的考核評價方式有關,如果工作檢查只看臺賬、翻材料,下級自然就把重點放在材料包裝上,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形成錯誤導向。再者與責任感缺失,存在畏難退縮、怕擔風險的心理有關,照搬照抄、層層請示等是最保險最不容易出錯的辦法,只要過得去、差不多、不犯錯就行。還有與工作能力不足,抓不到重點、找不到方法不無關係,於是只能用戰術上的忙掩蓋戰略上的迷茫,營造熱火朝天的景象,以“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求得一番自我安慰。

“內卷”是一種陀螺式的死迴圈,無論是個體,還是某個組織、行業,一旦陷入這種狀態,就會如同車入泥潭,難以自拔。而公權力執行一旦出現“內卷”現象,危害更大。因為公權力姓公,是為維護和增進公益而設定的,其運用事關公共政策的制定、社會資源的分配等重大問題,影響的是國家前進的步伐、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群眾的利益。如果任由那些“簡單問題複雜化”“沒有意義的精益求精”“被動應付工作”等“內卷”現象擴散開來,不僅不利於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的及時有效貫徹落實,損害黨和政府的形象,又挫傷基層幹部幹事創業的積極性,讓想幹事能幹事的人幹不了事,讓許多急需解決的問題擱置。尤其是在藍圖繪就新方向、闊步新徵程的當下,我們更不能讓“內卷”裹挾、拖慢我們幹事創業、前進發展的腳步。

如何跳出“內卷”死衚衕,打破死迴圈?以熱詞對攻熱詞,其實與“內卷”狀態相對應有兩個詞,一個是開拓進取,另一個是求真務實,其背後蘊含的價值理念正是“內卷”的破解之法。

要保持開拓進取的精神狀態,解決好“想不想幹”的問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深刻指出的,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只有保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精氣神,才能有所作為。但同時,開拓進取也需要制度激勵、制度保障。比如用人導向、容錯糾錯至關重要——讓“不幹事、不擔事、不出事”的機會主義者沒機會,就是對“想幹事、能幹事、敢幹事”的實幹者最大的激勵;不折不扣把總書記提出的“三個區分開來”落到實處,讓擔當有為者輕裝上陣,就會為改革創新、幹事創業營造良好氛圍。

要發揚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解決好“為什麼幹”“怎麼幹”的問題。就像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很多人都想幹一番事業,這種想法和幹勁是必須有的。但是幹事創業一定要樹立正確政績觀。要求真務實,真抓實幹,做工作自覺從人民利益出發,決不能為了樹立個人形象,搞華而不實、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對於如何做到求真務實、破解“內卷”現象,還要利用好考核評價的導向性,對一項工作評判應重在實際成效、重在長遠利益、重在群眾獲得感;發揮以上率下的示範作用,很多問題表現在下面、根子在上面,上級部門堅持從實際出發謀劃工作,制定措施符合實際情況,檢查督導調研不耍花槍,負好責、帶好頭、當好表率,必將一級一級帶來改變。

5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世界上“最難熬”航班,19個小時不落地,乘客到站卻不願下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