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釣友在釣魚中都特別喜歡補窩,基本是沒口就補、沒口就補,補了還不吃就再補。你以為補窩就能上魚,但實際情況可能剛好相反,補得越多越不吃,到最後的情況就是你沒耐心了,然後把一大團餌料往水裡一丟收杆回家。補窩不一定都是壞事,在該補的時候補魚口可能就會一直延續、越釣越多,但如果你在不該補的時候補了,釣不到魚先不說,還把窩料白白浪費了,有錢也不能這麼玩啊。
夏季溫度高魚吃得多而且小魚鬧窩也比較瘋狂,你多打點窩沒啥事,就算目標魚不來小雜魚也能幫著消耗一部分。冬天水冷魚吃得少,加上小魚又不多,所以補窩是個很講究的事。
野釣遇到以下三種情況建議別浪費窩料,第一是打了隔夜窩現在很多釣友已經會打隔夜窩了,所謂隔夜窩就是今天傍晚打窩,明天早上來釣。
這種方法只要是不走水、不電不網、不大幅度退水同時釣位選得還算不錯的情況下,確實有不錯的效果,比現打現釣效率高很多,我寫過好幾次文章。
正常來說,你今天傍晚打了隔夜窩,那麼明天早上去作釣時就不需要打窩了,直接下杆作釣即可,窩子裡魚多用不了幾竿就會上魚,窩子裡魚少那至少也該有漂相的。冬天建議掛紅蟲或蚯蚓作釣,如果你喜歡用餌料,至少在剛下竿時掛活餌試一下,因為活餌能夠最快地測出窩子裡的情況。
要是打了隔夜窩第二天卻一口沒有怎麼辦?這種情況我經常遇到,常見原因就是上面說的那幾個。我的解決辦法是:如果釣點附近人不多,馬上找個地方打個窩子,然後先不要立刻搬過去,最起碼等半小時以上,一般建議一小時。在這段時間內,你可以在原釣位再努把力,要麼稍微開點商品餌快速抽個三四十竿,如果一小時都毫無動靜,別守了直接搬!
第二種不建議補窩的情況是下杆後一口都沒有第一和第二兩種情況都是沒口,為什麼要分開說呢?第一種情況主要是指打隔夜窩,打了隔夜窩要是沒口,不是補窩的問題,而是建議你換釣位。你要想隔夜窩誘了一晚上都沒魚,白天守幾個小時基本也不會有戲了。
第二種情況主要指現打窩現釣,因為冬季水溫低魚活性差,所以進窩慢是正常的,況且野釣資源本身就不像黑坑,有時候守個幾小時也正常。現打現釣,若是長時間沒口,要不要換位置你自己考慮,如果不換位置那麼補窩就免了,除非打的是粉餌窩。
一般釣鯽魚鯉魚打窩就是顆粒、酒米、發酵玉米小麥以及一些粉餌,酒米和發酵雜糧你打下去以後如果沒魚吃,它一直會在水底,所以釣不到魚就不需要補。粉餌不一樣,由於它比較輕、比較細,打下去後容易被水流衝散,或者被小魚吃掉,這樣一來就算沒釣到大魚,也可以適當補一下窩。
顆粒這個東西比較特殊,有些顆粒入水後剛開始不化,要三四個小時才化開,溶散的速度和小魚鬧窩程度、水流大小有關。
用顆粒打窩,你先得知道正常情況下多久化完,比如可以放點到水桶裡觀察一下,假設1個小時化開。
在水桶裡1個小時化開,那麼打窩的話化開時間肯定更短,因為河裡有小魚、有水流。在感覺顆粒差不多化開後,不管有沒有口,都建議補點窩。釣了很久都沒口該怎麼辦呢?除了換釣位,你唯一的辦法就是用拉餌抽頻率,靠餌料霧化去吸引魚。但是冬天魚不愛動,抽頻率不見得有效,如果釣的人不多還是建議多打幾個窩。
第三種不建議補窩的情況是完全停口以後冬天的魚喜歡扎堆,如果你運氣好碰上魚窩了,連桿上不是沒可能。但有些釣友一上魚就開心的不得了,在魚口好的時候只顧著狂拉,完全把補窩這事拋之腦後,等到完全停口了、不上魚了才想起來補點窩料,可這時為時已晚。
不管是什麼季節、不管是什麼地方,在完全停口以後去補窩效果都是不好的,天熱的時候魚活性好,你補點窩子也許能等來下一波魚,但冬天很難碰到這樣的情況。冬天哪怕是正在連桿的時候補窩,都不見得能夠誘來更多的魚,要是等完全停口那希望就更渺茫了。
傳統釣是怎麼玩的?一般都是打三五個窩,隔半小時一小時再下杆,哪裡有魚釣哪裡,但不會一直釣某個窩點,通常在釣了幾條後感覺口沒那麼快了,就要補窩,然後去下個地方。咱們玩臺釣一人一個釣位,沒地方換怎麼辦呢?你可以在上魚比較慢的時候,用商品餌搓幾竿大餌,然後再用拉餌抽抽頻率,如果在上魚速度明顯變慢的時候再掛蚯蚓一直糗,那肯定離停口不遠了。
當然了,每個地方魚情不同,肯定要根據情況調整,比如說資源不好、打下窩一共就沒誘來多少條魚,那也沒必要講什麼策略,來一條釣一條吧。
關於接窩的特別補充接窩沒那麼容易,在自然水域如果魚情很好,別人一般是不會讓位的,也就是說人家把位置讓給你了,要麼就是根本沒魚、要有魚也不會多。
所以接窩,特別是冬季接窩,不要一坐下就補窩,我認為掛倆蚯蚓直接釣比較好,沒魚趁早換位,有魚就把窩裡的魚釣完再換位,總之不要久留。除非你看著人家連桿上魚,因為有急事才不得不離開,這種情況下可以久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