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的銅錢都是沒有面值的,比如五銖錢、開元通寶、康熙通寶、乾隆通寶這些,尺寸和同期的貨幣相同,也沒有特殊標識的話,那一枚銅錢,指的就是1文錢。一文也就是古代流通貨幣中最最基礎的基本單位,無法再拆分。
比如在漢朝時期,當時社會主要的流通貨幣就是漢初的各種半兩錢和漢武帝以後的各種五銖錢,在涉及到皇帝賞賜或財政收入的時候,就會用多少萬錢來表示,東漢末期漢靈帝賣官鬻爵的時候,各個官位明碼標價也是幾百萬錢或幾千萬錢。
究其原因,銅本身就是一種比較稀缺的硬通貨,銅的重量就代表了錢幣的數量。一種錢幣鑄造精美、分量足,那麼它在民眾心中的地位就比較高,如果朝廷帶頭削減每枚錢幣的重量,原本一塊銅能鑄造10吊錢,結果卻硬鑄出了40吊錢,看上去朝廷佔了便宜,但這種銅錢的價值,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百姓會對這種惡錢往往趨之若鶩。
於是百姓會把質量好分量足的錢留在手裡,只花那些惡錢,結果市場上好錢越來越少,進而引發社會的通貨膨脹,貨幣短缺,這種情況在古時候很難透過經濟的自我協調來化解,進而造成經濟崩潰和王權更迭,因此除非是特殊時期,正常的王朝和皇帝都不敢冒著風險去鑄造惡錢。
如果市面上全都是物有所值的好錢,就可以按照正常的流程來兌換和交易了。就像楚國的印子金郢爰,錢幣上的錢文代表的並不是面值,而是一種帶有王權保護的官方認可,是一種信譽的保障。
然後再來說說那些帶面值的銅錢。玩錢幣的朋友想來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單獨拿起一枚折二、折五的銅錢沒什麼感覺,但是放在一堆小平錢裡面,就能立刻發現它在尺寸和重量上的與眾不同的,就意味著它是大面值的銅錢,與普通小平錢的兌換並非是1:1。
每當遇到這樣的銅錢,就需要看背後的標註,比如大泉當千、直百五銖這種,透過字面含義就能知道兌換比例。有些錢幣會依據背後的錢文來判斷它與普通銅錢的兌換比例,不同朝代和時期,朝廷也會頒佈相關詔令來劃定不同貨幣之間的兌換比例。
到這裡,想必朋友們已經發現,銅錢本身就是一種價值的存在體現,不像紙幣,紙幣自身是沒有價值的。而且為了促進貿易的正常發展,朝廷也會用各種方式教大家去認清不同銅錢的價值和兌換,至少對於那個時代的人們來說,基本不存在分不清錢幣大小,或是兌換混亂的情況,除非是朝不保夕的亂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