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顆《翠玉白菜》是屬於晚清的工藝,雖然作品的品質在整個翡翠白菜之中並不算是最高的,但其工藝算是達到了最高的層次。
原因也簡單,馬未都說這麼一顆白菜,是當年慈禧太后離世之後從宮中流出來的,被某個太監帶出宮的。
這一種說法大家相信嗎?但據馬爺透露,他見到這一顆白菜的時候上一個物主就是這麼說的,當年慈禧太后的陪葬品太多,尤其是她喜歡的珠子和翡翠都被入了棺材裡面。
但唯獨這一顆白菜,因為當時是種在宮殿的陳設景盆之中,種在了慈禧的琺琅盆景上面,所以才有幸沒有被拿走成為棺材裡的陪葬品。
故事始終是故事,並沒有一個真相,看到這一顆翡翠白菜,巧妙的雕工的確是非常了得,尤其是由翡翠材料整個製作而成,也應證了它以前是皇家的寶貝。
從雕工上來講,工匠可以說是順應了材料的天然色澤,然後很好的把整個白菜的設計建立於天然的材料上面,然後把翡翠的濃綠給雕出了菜葉,而白菜的根部呢,則是白色部的翡翠部分,有裂痕但也不影響整個作品的那一種質感。
最重要的就是所謂的包漿,這也是大家提到的翡翠質地,從這一顆白菜來看,不僅僅只是菜葉非常的新鮮、上面最畫龍點睛的地方就是菜心的頂上吸引住了一隻蝗蟲,瞬間就給這一顆白菜帶來了活力,而且充滿著田園氣息。
這一種巧妙的設計其實我們在其他的白菜翡翠上面也見過,甚至有比它更漂亮的存在。但在同一時期,這一顆白菜已經算是絕品了,是難得一見的好寶貝。
古董講究的是一種歷史感,一種文化的意義。但這一顆白菜,最重要的就是體現了雕工,這是非常值錢的地方。
當然不是說如今的雕刻師傅就做不到了,他們同樣是能雕刻出這麼漂亮的寶貝。但相比之下,這一顆白菜則更值錢,因為馬未都說過了,它極有可能是當年慈禧太后最喜歡的一件白菜翡翠,差一點就成了她當年死後棺材裡的陪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