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外交場合上,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利益永遠是維繫兩國關係的最牢固紐帶,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然而澳大利亞和美國之間的關係卻似乎並不符合這一規則,因為澳方在與美國進行交往時所作出的很多決策不僅對自身利益毫無好處,有時甚至會對自身利益產生一些不可逆轉的損害。
可以說,澳大利亞政府的對美政策就是單方面獻媚,他們的主要目的是透過這種方式來為自己在美國建立的秩序之中佔據一個席位。而在近年來中國綜合實力不斷提升的情況下澳方的這種願望越來越強烈。此前曾有一位澳大利亞教授在談到美澳關係時就表示對於澳大利亞政府高層來說,澳大利亞和美國之間的關係就像是“一種近乎神聖的宗教”,而隨著這種現象的愈演愈烈就連澳大利亞前總理也忍不住發聲表示“澳大利亞只是美國的一個附庸。”
可以說,在近年來中美關係持續下滑的大背景之下澳大利亞跟在美國屁股後面做出的很多針對我國的舉措都是難以理解的,因為這些舉措很大程度上是在和自身的利益過不去。從2016年開始,澳方至少針對我國發起了25起“反傾銷調查”、取消了數十個中國企業投資專案。
除了澳大利亞之外,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會對自己最大的貿易伙伴做出如此不明智的挑釁。因為澳方的這一系列舉措雖然惹人厭但實際效果卻非常一般,畢竟美國有資格憑藉自身的經濟霸權對華髮起“貿易戰”,這是澳大利亞無論如何都比不上的。而面對澳方的挑釁,我國也選擇在十月份開始對澳方的部分出口農產品進行對等制裁,立即讓澳大利亞的出口市場一片慘淡,莫里森可謂是“自食其果”。
而除了遭到我國的痛擊之外,英、法等澳大利亞盟友也在近日與聯合國聯手給了莫里森政府“當頭棒喝”。據瞭解,澳大利亞此次遭到批評的主要原因是雖然他們在2016年就加入了《巴黎氣候協定》,但該國政府對碳排放量的減少似乎並不上心,2019年那場大火災中的不當處置更是讓澳大利亞的碳排放量驟增。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大火發生之後不久,莫里森還選擇缺席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並利用這段時間去與特朗普見面,可以說,澳方的消極態度讓“氣候目標峰會”的幾個主辦方感到十分惱火,於是莫里森本人在參加此次峰會時也遭到了“禁止發言”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