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光時刻」主題徵文 二期#
裝臺是360行之外的行當,古代是沒有裝臺這一說的,古代演戲很簡單,出將入相二門,臺上一案二椅,千軍萬馬只在方寸之間,登高下底,開門關門只是虛擬表演。
隨著戲劇發展,科技的進步,現在的戲劇舞臺聲光電,機關佈景,什麼高科技都往舞臺上搬,所以催生了裝臺這一行當。
許多著名演員的加盟,使得《裝臺》群星璀璨,特別是張嘉譯,把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勞動者地無奈,悲哀與奮鬥表達的極其真實。張嘉譯哈著的老腰和著名的嘉譯步,為詮釋順子的形象作了最好的鋪墊。
閆妮和其他的一些演員的精彩表現,也真實的再現了底層百姓的艱難生活,也表現出人物在苦難中掙扎活著的信念。
但遺憾的是,電視劇把原著中的許多人物拔高了,使得一些原來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變得模糊起來,造成人物的形象轉變突然,僵硬,不可理解,最後又使用了傳統的完美大結局。這些改編的弊病,嚴重削弱了影響了原著的立意,這不得不說是一件遺憾的事情,本來《裝臺》電視劇是能夠達到更高的高度的。
首先對菊的處理是最大的敗筆,完全離開了原著的人物形象,使得電視劇中的菊讓人不可理解,劇中交代菊的各種作,源於菊認為是順子打跑了媽,這個情節是站不住的。
其實菊之惡,原著裡要惡十倍百倍,達到嚴重病態的程度。菊的暴戾源於菊的醜陋相貌,家庭的社會地位低下,父親的窩囊,從小沒有母愛,童年最大的樂趣是坐父親的三輪兜風。
小夥伴排斥她,甚至去看人家婚禮也被提著耳朵趕出來,沒有人喜歡她,年過三十無人問津,唯一一次,菊把自己奉獻給裝臺的農民工,而農民工看見了菊的相貌,連打工都錢也不要了連夜逃走。
而順子由於職業的特點,裝臺經常要幾天幾夜的連續趕工,對菊關照不足。這一切導致菊嚴重的自卑與怨恨。菊也愛過繼母與梅,可是當梅大學畢業帶回帥氣的男朋友,菊就徹底的瘋了。她仇視一切與她親近的人,用最惡毒的語言,最暴戾的行動來傷害別人,捍衛自己的尊嚴。
在原著結尾,帶著整容失敗更醜陋的相貌回到城中村老屋的菊,註定徹底的沉淪下去,再也不見光明。這個悲哀是社會的,也是我們的,我們只有直面這樣的悲哀而不是迴避,我們才能向前走去。
而劇中的菊有了一個光明的前程,為了這個光明的前程,菊莫名其妙的變得善良了,能夠善解人意了,但是人物的人設,徹底坍塌了。
其次就是蔡淑芬了,在原著中,電視劇中蔡淑芬都是一個美麗,善良,勤勞的女子。但是在原著中蔡淑芬並非像劇中一樣完美,她在前夫殺人案中並非沒有責任,她明明知道丈夫的老闆對她有非分之想,但是還是經常參加老闆發起的聚會和接受小禮品,終於一次酒後半推半就的出軌了,直接導致了丈夫殺人。
離鄉背井後,她是真的想安安穩穩的過平淡日子,所以選擇了窩囊的順子,並製造機會俘虜了順子。可是在遇到痴情的三皮後,已經與順子結婚了的她,雖然規勸過,責罵過,強烈的反抗過,可是不知道為了什麼原因,還是讓三皮把NAI子摸了好久。
她是真的想和順子過下去,即便頂著菊的暴戾,可還是讓三皮摸了NAI子去,這是真實的人性,也是人性的悲哀。
《裝臺》的故事是發生在西安的城中村,我們知道,所有的城中村是治安最差的地方,劇中的八叔應該就是地方一霸,從刁大剛在其開的棋牌室輸掉鉅款,借高利貸,幫順子找人看戲,一聲吆喝可以聚起百人等場景可以看出八爺的厲害。在原著中更有大年三十夜逼債,稱長兄如父,父債子還的歪理。刁大剛生病回家,從病人身上剝去鑽戒,手鐲,大金鍊子還賬的兇狠。
可是在劇中不知道為了什麼原因,作惡了大半輩子的八叔會突然上終南山修行。面對菊會無條件的歸還了鑽戒,被二代撞倒了房屋也不計較,儼然一個世外高人,如此拔高人物實屬匪夷所思。
最後說一下三皮這個人物,三皮這個人物原著也有,但是隻有很小的篇幅。但是到了劇中成為重要人物之一,相信大多數人會痛恨這個人物,三皮在明明知道已經與順子結婚了,還是痴情的窮追不捨,嚴重的干擾了人家的生活,判個尋釁滋事罪一點也不冤。
不知道是否三皮這個人物的設立,就是為了在大團圓結局裡,讓三皮痛改前非,去找到出走的蔡老師,還給順子做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