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提問:女生,16歲,罕見病患者&學生,今年是診斷為PWS的第15年了,我自己不覺得有什麼不同,但是我越來越喜歡住院,而不是去學校了。
住院讓我有一種安全感,我的病其實不需要一直住在醫院,但是我依賴照顧我的醫生,甚至喜歡上了他。
我們認識很久了,從住在兒科,一直到現在是內分泌科,他在我心裡比我的家人還要重要。
他很溫柔,很可愛,知識淵博,我也在努力向他靠近,我們差了16歲。不知道為什麼,他一直也不結婚,不談戀愛,我好喜歡他。
將軍答:
首先,處在青春期的這個階段,喜歡上一個人是非常自然,且非常容易的事情。
第二,基於你的狀況,你對醫生的喜歡更像是一種移情。
很多人會對心理諮詢師產生好感,也是一種移情,在諮詢的設定裡,心理諮詢師是最關注來訪者的,會耐心傾聽,會把來訪者的問題當回事,會共情,會給及時反饋。
可以說這在一般的人際關係裡是收穫不到這麼充分的溫暖的,所以來訪者很容易對諮詢師有移情反應。
同樣,因為你的身體原因,你的醫生不僅照顧你的身體狀況,也會關注到你的心理狀況,你從他身上感受到如沐春風,對他有好感也是很常見的事情。
但這種移情不能等同於男女之間的喜歡,因為你所喜歡的、依賴的、崇拜的是基於他職業身份所帶來的關照,這種關係的特殊性很難延展到真實生活裡。
換句話說,如果你不是他的病人,你們在其他場合情境下認識了,你沒有被他照顧,沒有感受到他身為醫生的那種“溫柔可愛知識淵博”,也許你就不會對他動情。
第三,你對醫生的喜歡,是你對醫院環境依賴的一種投射。
大概是因為生病的原因吧,你多少會感覺到自己跟周圍的人有所不同,這種“不同”會讓你害怕受到傷害,想要逃避,不想面對。
而在醫院裡,每個人都是病人,你們都是相同的,這讓你感到無差別、無壓力,醫院環境可以最大程度上給你提供安全感,所以你不想走出這個“舒適圈”。
而這種安全感又投射在了醫生的身上,因為你跟醫院最直接的互動就是透過醫生來橋接的。
最後,你提到有自殘行為,將軍還是建議你要把目前的狀況跟父母溝通一下,或者找專業的心理諮詢師聊一聊。
我個人的分析是,你用自殘的行為想吸引到更多醫生的關注和疼愛,你在爭奪他對你的注意力。
你越像個“病人”,你的“病情”越嚴重,你就越需要他,你就越理所應當的覺得自己會得到他的關注,這是你自殘的動因。
我不會像父母老師那樣明令禁止未成年人談戀愛,或者喜歡上一個人,這是人類非常原始的情感和青春期階段的正常變化,但是我希望你能在一個更明亮的環境中去喜歡去愛。
把自己侷限在醫院裡,你只能看到這個醫生,你的感情就被限制在醫患關係裡,被窄化,被病態化。
而走出去,學校裡,生活裡,是有很多可愛的男孩子的,你們是平等的,是齊頭並進的,你們沒有被限定的職業身份,都是非常可愛真實的少男少女,這樣的感情才是更純粹的。
去交朋友吧,去體會學校的生活吧,你不會一輩子都生活在醫院裡對不對?在真實的世界裡感受青春,體會人生,醫院雪白,可人生是多彩的。#什麼是喜歡#
大將軍郭,北師大心理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韓寒【ONE】人氣作者,著有圖書作品《對於自己你還是個陌生人》、《世界偏愛自愈自樂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