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成為父母,走進真實的生活才發現詩和遠方都已遠去,柴米油鹽才是生活的真諦,自由變賣給了青春,而換取的糧食用來哺乳年幼的孩子,人到中年,為人父母后,遍嘗的是生活的艱辛和殘酷。
談及對女性的認知,很多人都會想起藝術作品中嬌豔欲滴的明眸皓齒,卻不曾想我們身邊那些穿著樸素,為了奔波於生活蓬頭垢面的媽媽們也曾是"手不能提"的嬌嫩少女,但當她們成為母親,就變身為了孩子的守護神。
在一個人潮攢動的夜市中有一個攤位總是擠滿了人,攤主是一個瘦小的女子,手腳利索的幫客人們拌水果沙拉、打包、收銀,常在這個夜市走動的人都知道,這個女攤主胸前永遠掛著一個"布袋",很多人好奇這個"布袋"裡面裝的是些什麼,女攤主身材瘦小,沉甸甸的"布袋"掛在她身上顯得特別吃力,而她在拌沙拉的時候還會小心翼翼的生怕碰到"布袋"。
久而久之,這個擺攤的女攤販身上的"布袋"吸引了很多顧客的眼球,而一些好奇的顧客會專門跑到她的攤位來一探究竟,這天,一個男顧客好奇的探出身體靠近一看,馬上深色沉重的招呼女攤主:"老闆,請幫我再來一份"。
其實,女攤主是一個媽媽,她身前的布袋裡是她還年幼的孩子,為了生活,她不能不出來擺攤,而年幼的孩子無人照料,就只能如此帶著身邊,一邊賺錢一邊照看孩子,其中的辛苦和心酸,也只有她自己知道。而這位本著看熱鬧的顧客也是看到了母子倆的不易,想用力所能及的方法幫助一下這個媽媽。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只有媽媽可以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全身心的去拼搏和勞作,也只有媽媽可以不辭辛苦也要將心愛的孩子帶在身邊悉心照顧。不是她有多堅強多勇敢,而是孩子給了她一往無前的勇氣和力量。
我們歌頌母愛,卻更應該從生活的實際方面對於女性更多的理解和幫助。1、家庭
對於家庭而言,家庭成員應該對母親給予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尤其是近些年很多女性為了家庭選擇犧牲事業成為全職媽媽,失去事業價值和收入來源的全職媽媽更應該得到家庭成員們的尊重和體諒,她為了家庭犧牲的社會價值變成了了家庭的和諧溫暖整潔,也因為她的無私付出,孩子才能夠更加快樂健康的成長。
2、社會
全社會應該提高對女性的尊重,給予女性更多更好的就業機會。女性因為自身的生理特性,往往在求職和職業發展上受到歧視,很多單位同工職位更願意將橄欖枝投給男性求職者,他們認為,男性相對受家庭的束縛較少,能夠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工作中,而女性反之,這都是對女性的社會歧視,應該受到譴責和批判。
3、政策
國家可以出臺相關政策,從法律層面來保證婦女的利益。我們國家的法治程序中,在此方面已經做了很多的努力,女性在職場中的正當權益、女性在婚姻中的正當權益也得到了很好的保護,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各項法律法規政策可以更加具體和完善,為女性的社會、家庭地位提高提供政策保障。
希望每一個媽媽都能夠得到家人的愛和保護,同時得到社會的尊重和理解。維護婦女的合法權益也是在間接維護兒童的合法權益,女性對於家庭具有關鍵性的作用,關愛女性更是為千千萬萬的家庭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