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遊戲之二——打嘎
"哎—走咧!""噢—來咧!"隨著保平哥或小衛哥的一聲吆喝和幾聲答應。每至秋冬,大院的男娃們便一個個竄出家門,一溜煙地跑到房子前面的空地,準備開始玩一場"打嘎"的遊戲。
當時對這個"嘎"還不會寫,也不知這遊戲為啥叫"打嘎"?只是學大孩兒的樣子,將小木棍削成拇指粗、十釐米左右長、中間粗兩頭尖棗核形"嘎仔兒"。再找一根長四、五十釐米的木棍,或寬4-5釐米的木板、竹板一頭削成把手,用來打這個"嗄"。
也許是擊打"嘎"發出木質碰撞"嘎嘎"清脆的聲響,才將這項活動叫"打嘎",反正約定俗成都這麼叫。遊戲的方法及規則基本為這樣:先用粉筆或木棍在地面上劃條線或方框即"鍋",然將"嘎仔兒"放在橫線或方框的線上,用木棍將其敲得蹦將起來,再猛地一擊出,以打得遠者為勝。即可倆人玩,也可大夥玩。人多時一般要分兩隊,以"錘頭、剪子、布"決定攻守方,攻方先打嘎,另一隊將打出去的"嘎仔兒"接住,或撿起來擲回鍋中,再互換下個輪次。
嘎
打嘎類似壘球或棒球,打嘎者可守護在方框內,將對方往鍋裡投擲的"嘎仔兒"從空中再打出去。由於技術嫻熟者有可能將"嘎仔兒"打得數十米遠,因此允許對方按打出距離的一半,或事前規定往回量一定的步數,再往鍋裡扔"嘎"。一但投擲不進鍋內,"嘎"落在那裡,打嘎者可再次將其打出,這樣往往使"嘎"會飛得離鍋越來越遠。我們常常從大院的"圓門"前打到"坑底下",再打到汽車隊,甚至打出家屬院大門外。
"打嘎"即是有趣激烈的遊戲,也是一項低成本的體育運動,還能鍛鍊孩子們的動手能力。那時沒有現在這麼多各式各樣的玩具,小孩兒的"耍貨"基本靠自己個兒製作。像彈弓、鐵環、呲水管、沙包、毛猴(陀螺)、毽子、風箏,包括火藥槍、礦石收音機都是自己搗鼓出來的。興致來時,人隨"嘎"走,跑得滿頭大汗,使出吃奶的勁掄圓胳膊,力圖將"嘎"打得更遠。每當有人將"嘎"打得飛遠,或狂奔接住"嘎"及投回鍋裡,都會兒贏得一片大呼小叫的喝彩,氣氛十分熱烈。
打擊點
不過削兩頭尖的"嘎仔兒",要當心工具不稱手,容易將自己的指頭劃傷。有回我用鉛筆刀削塊棗木"嘎仔兒",就削到手指上,疼了好一陣子。另外,打嘎時須讓小朋友離遠些,不要將"嘎仔兒"打到誰的身上,以免樂極生悲。一次正在興頭上,高波失手將"嘎"擊中綽號叫"大頭"的頭(念sá)上,頓時紅腫和滲出血來。嚇得一撥人又是給揉頭,又是給哄,有的尋紅藥水,有的嚇唬不準告大人。最後還是讓大頭他媽發現,尋高波父母告狀,使全院的大人訓刮各自的孩子,甚至沒收了有 "危險"的"嘎"。 不過,沒幾天娃們家又製造出新嘎,包括"大頭"也頭裹著紗布回到打嘎的行列。
上中學時,一年學軍到長安縣拉練,在那裡瞅見一夥子鄉黨也在那裡打嘎,有大人也有碎娃。他們一邊耍著,一邊口裡還唸唸有詞:"兩頭小來中間大,棗木疙瘩名叫嘎。擱在地上用棍打,打起小頭再打大。"
打飛出去
帶我們的語文老師李一民說,那"ga" 音應發"gá",字寫作"尜"。用樹枝在地上寫出指著:你看上下兩個"小"字中間加個"大字",形象不形象。還解釋"打尜"是流行民間的傳統遊戲,明《順天府志》就有記載:小兒以木二寸,制如棗核,置地棒之。一擊令起,隨一擊令遠,以近者負,曰打板。古稱所稱擊壤者也。
李老師開啟話匣子,打尜各地叫法不一,這個遊戲由古代"擊壤"發展而來的。 擊壤最初是人們投擊土塊、石塊、木棒,以練習擲殺獵物,後逐漸演變成娛樂的遊戲。晉人皇甫謐在《高士傳》中記述堯帝時代,天下太平,一位八九十歲的老人,一邊做著擊壤的遊戲,一邊唱著《擊壤歌》。到明代擊壤就變成現在的打尜了。
直到現在,我還記著《擊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只是教我的李老師已經作古,打嘎的遊戲這麼多年不見了。寫這篇拙文時,查資料有人研究說現代高爾夫運動亦來源於這個古老的遊戲。我想哪天尋根木棍削成個"嘎仔兒",陪剛上小學的小孫女,能教她也玩上一回。
郝小奇,筆名、 祁河 ,曾任市委副秘書長、西安日報社長。高階編輯職稱,現任黃土畫派藝術報執行總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