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1992年,在當年看來是一個很平常的年份,但回過頭來看,這一年對中國航天領域產生重大的影響,可以說嫦娥五號的成功,是從那一年開始的!

嫦娥五號

在1992年前後發生了兩件事:一件大事,一件小事。

單獨來看,這兩件事沒有直接的聯絡,但是如果追尋歷史的脈絡,卻發現這兩件事改變了中國航天事業的走向,還有為什麼美國要以法律的形式,斷絕與中方在航天領域的合作關係?

大事

發生在1992年前的那件大事,很大,大到震驚全球,那就是發生在1991年12月25日蘇聯的解體事件。在蘇聯解體前,美國需要一個強大點的中國,以緩解蘇聯在亞洲給他們帶來的壓力。基於此,中美曾經有過一段時間的蜜月期,在那個時候,不要說航天領域的合作了,就是在軍事領域也有眾多的合作,在當時只要中方要,美方基本都會給。

蘇聯解體後給中國航天事業帶來一些影響

但是當蘇聯解體後,中美雙方的關係立即出現了新的動向,之前的隊友,現在被他們視為了對手。很多深層次的合作專案立馬終止,在航天領域雖然有些許合作,但被美國視為高科技結晶的航天領域,怎麼可能讓你如願發展,他們在等待一個時機,直到那件小事的發生。

小事

這件小事發生在1992年12月份,此次事件也直接成為中美雙方在航天領域斷交的導火索。

當時中國“長征二號E”火箭,搭載澳大利亞的“澳星B2”順利升空,當時的澳洲代表在指揮中心看到火箭的升空過程後,認為衛星已被送到預定軌道,便在合同上籤了字,但後來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就是衛星升空後就失去了聯絡。

長征二號E,看到上面的三面國旗,可以看出當年合作是多麼緊密

澳方代表在觀看了整個火箭升空的過程後,認為整個發射過程都沒有問題,那麼問題就出在衛星上,而衛星是美國休斯公司提供的,這就把美國牽扯進來了,中方認為是衛星在軌道上出現問題,而美方認為是火箭發射出現問題,雙方經過一番扯皮,都認為問題出在對方身。

後來美國休斯公司提出,要看火箭發射時的遙感資料,進行分析,以判斷到底是不是火箭發射時出現的問題,這個中方沒有異議,把發射的遙感資料提供給了休斯公司,經過他們分析認為是火箭的慣導系統出現問題,中方回去檢測後,發現確實慣導系統存在問題,並做出相應的修改。

斷絕關係

本來是雙方皆大歡喜的事情,休斯公司免於承擔損失,中方勇於承擔責任。但是一個人的出現,徹底打破了這種歡喜的局面——弗蘭克·魯道夫·沃爾夫,也正是在他的手裡,中美雙方在航天領域的合作大門徹底關閉。他的理由是中方在火箭發射上竊取美國技術,而火箭技術是可以應用到國家的戰略層面上。

正是這個人,徹底關閉了中美航天領域合作的大門

隨後在他的大力推動下,以法律的形式付諸於行動,禁止一切與中方在航天領域的合作,這道法律有多嚴格呢?用美國航天局僱員的話來說:就是有中方同行來此的話,給他買杯咖啡都不行。甚至當年召開的國際天文學術會議,都要把中方代表拒之門外,可見他們做的是多麼的絕情。

這件大事和小事還有個隱形的連線,那就是美國把中方航天領域的大門關閉,由於蘇聯的倒臺,技術外流,中國正是抓住這波機會,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來。

基於上面的原因,在嫦娥5號成功取得月球樣本返回後,美國媒體問:會不會分一些樣品給美國航天局?中方發言人回道:合不合作,取決於美方的態度。意思很明顯,我給,你敢要嗎?

那麼28年前發生的那件事,對後來中國航天事業有什麼影響,透過一組資料比對,就可以看出其中的影響。

【蘇聯】

第一顆衛星上天:1957年10月,斯普特尼克一號,世界首顆人造衛星

人類首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一號

第一次載人航天:1961年4月,東方一號載人飛船,世界首次載人航天(距離第一顆衛星上天3年多時間)

東方一號載人飛船

第一次月面取樣:1970年9月,月球16號,首次無人探測器取樣成功(距離第一顆衛星上天13年時間,在此之前蘇聯發射5個無人探測器取樣,全部失敗)

蘇聯月球探測器在月面取樣

【美國】

第一顆衛星上天:1958年1月,探險者一號

美國首顆人造衛星:探險者一號,實際尺寸很小,只有手臂大小

第一次載人航天:1961年5月,自由七號(距離第一顆衛星上天3年時間)

美國首艘載人飛船:自由七號

第一次月面取樣:1969年7月,阿波羅11號,世界首次載人登月(距離第一顆衛星上天11年時間,美國直接載人取樣,直到現在也沒有進行過無人探測器取樣)

美國載人登月

【中國】

第一顆衛星上天:1970年4月,東方紅一號

東方紅一號人造衛星

第一次載人航天:2003年10月,神舟五號(距離第一顆衛星上天33年時間)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

第一次月面取樣:2020年11月,嫦娥五號(距離第一顆衛星上天50年時間)

嫦娥五號飛船

從資料中可以看出,從第一顆衛星上天到第一次載人航天,蘇聯與美國都只花3年多的時間,而我國卻花去了33年的時間,當然這裡面有其歷史原因。但是更多的是在那一段蜜月期,中方對美在航天領域的一種依賴,當時航天領域人才流失嚴重,最誇張的是每天有小車在航天局的門口去招攬人才。

如果不是發生28年前的那件事,嫦娥五號發射可能還要滯後,如果28年前的那件事早些發生,說不準中國的嫦娥5號,還能提前帶回樣品。

嫦娥5號返回器

正是28年前發生的那件事,給當時中國的航天事業敲響警鐘,讓當時的航天人明白一個道理,人只有靠自己,也正是28年前,美國關閉合作的大門,而中國又抓住了蘇聯倒臺的機遇,可以說時也運也。

從此,中國航天走向了自主研發的道路,11年後,中國就在航天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多面開花。載人航天,探月工程,天宮號系列空間站,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從28年前開始,一切都變得不同了,但是在28年後的今天,相同的一幕卻正在重演,同樣的藉口,熟悉的味道,中國晶片領域碰到28年前航天領域同樣的遭遇,卻不知道晶片領域要多少年?才能發射出他們的“嫦娥五號”?

41
  • 美國"TikTok難民"湧入小紅書,背後的故事與挑戰
  • 理清問題的頭緒,行之有效的思維方式——6頂思考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