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做特別介紹和說明,相信很多人都沒有聽過東京地檢特搜部這個在日本響噹噹的職能部門。
在中國,我們大家耳熟能詳的肯定是我們國家的紀委、檢察院或者是反貪局這些反腐機構。
至於東京地檢特搜部是什麼部門,也是因為最近安倍被調查,才進入大家的眼簾。
東京地檢特搜部是東京地方檢察廳特別搜查部的簡稱,它是日本專門針對政治人物的貪汙腐敗、重大經濟賄賂和偷稅漏稅等案件進行調查的部門。
它的職能類似於我們國家香港的廉政公署。
香港的廉政公署,這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部門,各類影視作品裡面它是常客,香港當年就有一個非常好的廣告詞:香港勝就勝在有廉政公署。
它是個讓貪汙腐敗分子聞風喪膽的部門。
對於日本來說,它也有一個類似於香港廉政公署的部門,就是東京地檢特搜部。
東京地檢特搜部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機構?
這還要從日本的司法體系說起。
法務省是日本的司法行政機關,其中檢察廳作為法務省的一個特別機構,從上到下分為最高檢察廳→高等檢察廳→地方檢察廳→區檢察廳。
但只有東京、大阪、名古屋三大城市的地方檢察廳設有特別搜查部。
特別搜查部看似地位不高,在行政上受地方檢察廳管轄,但在偵查業務上是完全獨立的,受日本最高檢察廳檢察總長直接指揮。
在日本讀賣新聞的一次調查中,日本青年人心中偶像的前三名,一個是美國牛仔,一個是未來世界的英雄,另一個就是東京地檢特搜部的檢察官。
可見東京地檢特搜部在日本國民心中的地位。
二戰後,東京地檢特搜部更是發揮了重要作用。
戰後日本“四大丑聞事件”,“昭和電工違法超貸案”、“造船醜聞事件”、“洛克希德跨國賄賂案”、“瑞克魯特公司行賄案”都是東京地檢特搜部偵辦的。
所以,在日本逐漸形成了“因為有特搜部,所以會揭發巨惡”的信念。但是真的如此麼?
美國人建立起的日本機構
關於東京地檢特搜部的建立,還要追溯到二戰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1945年,日本作為戰敗國,並且被以美國為首的駐日盟軍總司令部佔領。
1947年的時候,駐日盟軍發現發現日本大批二戰時掠奪物資下落不明,駐日最高司令麥克阿瑟為了追查日本在二戰時期藏匿的軍火和物資,專門成立了一個“物資隱匿事件搜查部”來負責追查此事。
這個部門裡面所有的調查人員都是由CIA精心挑選,且大部分都是具有豐富經驗的日本駐美國大使館的書記官及盟軍司令部在日的僱員。
這些人大多都通曉英文和日語,崇拜和接受西方社會理念。當時美國將這些人都送往美國CIA總部,經過培訓後再返回日本執行任務。
這些人依靠遠比美國人熟悉日本的優勢,為美軍查獲了不少藏匿的資產,立下了汗馬功勞。
1949年5月,日本東京地檢整合隱匿退藏物資事件搜查部及其他重大案件辦案力量,正式更名為“特別搜查部”。
特搜部成立後的第二年,就偵破了名動一時的“昭和電工案”。
1948年,日本正在戰後重建之中,作為當時日本最重要企業之一的昭和電氣工業公司為了獲得30億日元政府貸款。
向當時執政的蘆田內閣多個高官行賄7000萬日元,其中就包括國務相慄棲赳夫、大蔵省主計局長福田赳夫等人。
最後昭和電工拿到了23億日元貸款,超過公司資本的10倍。
在特搜部的調查下,這件事情很快就水落石出。
事件導致昭和電工日野原社長、慄棲赳夫、福田赳夫等64人被逮捕,37人被起訴,多人被定罪。
“昭和電工事件”直接導致以蘆田均為首相的內閣倒臺,蘆田均被迫辭職並旋即被捕。
後來曾任日本首相的福田赳夫當時也因涉嫌受賄被捕。特搜部從此一鳴驚人。
二戰後,美國對日本的管理和控制其實是硬一手,軟一手,兩手準備。
硬的一手是直接軍隊佔領和駐軍。軍隊是硬實力的保障,但,總不能什麼事都靠軍隊。
於是美國又來了一手,那就是東京地檢本部。鑑於在搜查日本藏匿物資中的優秀表現,美國對這個部門寄予厚望。
“昭和電工事件”最大受益人是在野黨黨魁吉田茂。
吉田茂趁著“昭和電工事件”對執政黨的巨大打擊,一躍成為日本首相。
吉田茂和麥克阿瑟關係非常好,在任期間奉行的政策就包括把國防交給美國,是不折不扣的親美人士。
他從1948年上任,一直幹到1954年。
後來,很多人就說,“昭和電工事件”的背後推手就是麥克阿瑟,而具體工作則是透過東京地檢特搜部來完成的。
東京地檢特搜部也被扣上了“美國東廠”的帽子,負責專門整治和美國利益相悖的政客,扶植自己的代理人。
不聽話的日本首相田中角榮
田中角榮是中日邦交正常化的關鍵人物。972年9月29日,田中角榮與中國政府首腦在北京簽訂了《中日聯合宣告》,宣告兩國邦交正常化同時與我國灣灣地區“斷交”。
1973年石油危機爆發,田中角榮揹著美國自己去和中東談石油進口問題,惹惱美國。
最後,他還是被東京地檢特搜部收拾了。
1976年2月,日本發生了戰後最大的商業賄賂案——洛克希德案。
事件爆發時,田中角榮已經辭去了首相一職,但在自民黨內田中角榮派的實力仍很強大。田中曾經揚言:“若我不同意,自民黨便一事無成。”
1976年2月4日,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跨國公司小委員會主席邱比奇在聽證會上,揭露洛克希德公司為了向國外推銷飛機,以各種名義向外國政要行賄事情。
這件事件,引起了全球的轟動,同時也燒向了日本。
在後續聽證過程中,洛克希德公司副經理柯欽證實,洛克希德公司為了向全日本航空公司出售三架飛機,向日本政界有關人物行賄了30多億日元的“活動費”。
事件爆發後,特搜部立即行動,檢察官果然發現了一張收款人為田中角榮的5億日元收據。
結果就是田中角榮被正式逮捕。被捕並最終被判4年徒刑。
這個官司一直打1995年,日本最高法院駁回了田中角榮方的上訴,維持四年徒刑的原判,而此時田中角榮本人也已經病逝了將近兩年。
在美國大選期間,安倍突然因病辭職,有人認為是安倍因為怕選邊站得罪人才如此。美國大選後,又傳出安倍要復出的訊息,如今安倍被調查,是不是他又要走蘆田均與田中角榮的覆轍?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