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這事醞釀了很久,美國商務部終於把中芯國際也列入了實體清單,也就是說,今後中芯國際要進口美國的先進技術、光刻機都需要供應商先申請,由美國商務部批准才有得用。

否則就不能賣,給錢也不行!

中芯國際被列入實體清單

中美晶片必有一戰,此其時也,既是壞事也是好事!

在之前美國就多次表示要對中芯國際下手,我國和中芯國際多次表示反對,再三表示中芯國際與軍工無關,這是美國動用國家力量打壓中國企業的又一力證。

反對有用嗎?

並沒有什麼用!

特朗普臨走還要來一腳

美國眼裡的世界貿易就是叢林法則,現在你中國晶片設計也有了,製程也快趕上來了,昨天梁孟松不是說:

“我們3奈米、5奈米的八大工藝都做好了準備,隨時可以開工,只等光刻機就緒!”

這麼一下,美國人打臉也打得很快,

“就是不讓你光刻機就緒!”

美國的實體清單對中芯國際影響遠超華為

中芯國際和華為不一樣!

華為是一個整合企業,除了手機,還有通訊運營商裝置,以及企業網的裝置服務,這些裝置並不是都需要高密度的晶片。

華為在武漢建設的光裝置工廠,就能夠自產28奈米的晶片,滿足自已絕大多數企業級的產品需要。

艱難的華為

華為雖然也很難,但是由於它佈局完善,一方面繼續堅持和美國溝通恢復供應鏈,另一方面大展神威,把空餘的人力和物力抽調到別的領域,去做智慧城市、高速公路、雲計算以及自動駕駛等方面。

雖然艱難,但是不至於無路可走!

但是中芯國際,由於晶片代工天然的集中性,無論是它的客戶,還是供應商,都大範圍地和美國有關,或者說受到美國禁令的影響。

此外,高通也是中芯國際的大客戶,如果因為美國的禁令而難以合作,則意味著銷售和利潤都會大幅下降!

此外,為了進行晶片生產,核心的光刻機技術就受到美國的專利限制,以至於中芯遲遲難以獲得最新的5奈米光刻機。

同時,將晶片設計轉為晶片電路的EDA軟體平臺,幾家核心的廠商Synopsys、Cadence、Mentor 都是美國的。

2019年,這些廠商終止了和華為的合作,華為只能依靠舊有的不可升級版本繼續設計,晶片的研發和設計受到了巨大的影響。

如果美國也限制中芯國際獲得EDA軟體,可以明確的是,缺乏華為那麼強大的研發體系和實施能力的中芯國際,很可能面臨著生產線全部停止的風險。

另外,就算是現有的光刻機產品,也大多為阿斯麥製作,據說阿斯麥的光刻機,具備著全球最強的安全機制,啟動時必須用雙隨身碟聯網認證,而且按年提供服務。

也就是說,如果得到美國的強行要求,保不準現有光刻機的生產也可以馬上線上停止!

全球第一的阿斯麥光刻機

為什麼說美國的禁令對我國晶片業是個好事

不過呢,事已至此,中芯國際的存在,對於美國某一些政客是眼中釘,肉中刺,不除為快!

因為如果中芯國際還留在中國的手裡,他們期望的美國對於晶片業的掌握就是不完善的,就不能夠突出美國科技的先進性,就不能維護美國的高壟斷科技利潤,就還會有華為這樣的企業殺出來,在晶片業和他們別苗頭,搶生意!

美國下一任總統拜登

大家不要以為只有特朗普才會這麼幹,拜登還沒有上臺,他的發言人已經在暗示:

要想美國和中國達成貿易停戰,中國必須保證不進入5G、人工智慧這些高科技領域,不對美國的競爭優勢構成威脅!

這就是赤裸裸的競爭意識和想法!

換了你是美國人,保不住你也要防止自已的優勢產業被中國人拿走,何況中國的市場更大,工程師更多,人才更優秀。

現在表面上看起來美國的技術壓倒我們,我們只有低聲地懇求他們放棄制裁,給點技術給我們,讓我們維持晶片工業。

曾經我們投資幾十個億的晉華電子,就因為美國的封鎖和美國公司的起訴,長期得不到裝備,只得關張,幾十億的生產線成了一堆廢鐵!

美光和晉華的晶片大戰

實際上,美國人才是更著急的那個,正因為他們看著中科院的光刻機出來了,華為的晶片也出來了,上海微電子的光刻機也來了,

發現自已越來越難保住那一小點兒競爭優勢了,

所以迫不及待地要來封鎖我們,而且封鎖地同時,還不停地放出一些小道訊息:

“只有美國技術的極紫光光刻機才是世界一流的,而且這個技術很強大,比造衛星,造原子彈還難,你們中國人是掌握不了的!”

那怎麼辦?

難道少了張屠夫,就不能吃五花肉!

美國封鎖了我們太空技術這麼多年,嫦娥不是照樣上天了,北斗也實現全覆蓋了!

怎麼到了一個晶片生產,就會變得這麼難呢?

難道我們就要聽美國人的,

解散華為!

解散中芯國際!

所有的晶片美國造!

自已的晶片設計公司統統解散!

完全回到工業社會才能得到垂青嗎?

一條大河波浪狂

不!

美國的瘋狂,正好證明了我們的力量!

我們一定要攜起手來,搬走晶片這道牆,

保衛華為,

保衛中芯國際,

把我們的晶片事業,做到全球第一,

讓世界上每一個國家,都不再受制於美國的技術制裁和威脅!

未來很難,前途很亮

所以我說,這次中芯國際被制裁,也是一件好事!

這樣就讓中芯國際,和華為走到了一起!

一個有技術能力,一個有整合能力和設計,雙劍合璧,製作大國的晶片神器!

華為的海思晶片

其實,我們大基金早就注意到了美國這種最後的瘋狂,也早就做好了決定,不論結果如何,一定要堅定地支援民族晶片產業。

大家可能還不知道,在中芯國際剛成立的時候,為了消除美國的擔心,我們的中芯國際曾經保證不引出國內的大基金和國資,以免被美國誤會為軍工服務!

想到這裡我不禁憤怒了,一個主權國家最先進的晶片工廠,竟然不能為自已國家的軍隊服務,不能為保衛祖國而戰!

這依據的是哪個國家的法令和制度,隨著軍事工業和航天的進一步前進,是一定會需要最先進的晶片技術的,所以美國這種法令,不遵循也罷。

中芯國際,晶片第一

所以,因為早一步看到了美國的企圖,和接下來的運作。

12月4日,國家大基金和亦莊國投和中芯國際,共同投資500億人民幣,建立了新的晶片工廠,為我國的建設服務。

現在美國的新禁令來了,要把中芯國際列入限制名單。

那好,該來的遲早要來,是時候建立我們自已的晶片生產完整工業體系了!

我們正好以這個為契機,以中國幾萬億的晶片市場為基礎,完全採用國產的技術,建設我們新一代的晶片生產線,來實際晶片設計和製造的完全國產化。

因為,不僅中國的軍事工業、航天工業需要更精度的,密度更高的晶片,

我們的電子工業,我們的手機,我們的智慧城市,統統需要大規模的晶片生產,怎麼困難怎麼來。

找到短板,想出辦法

之所以我們以前晶片製造業一直趕不上國外先進水平,有幾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建設一條晶片生產線動則上百億以上,國內的工業製造企業沒有幾個有這個投資能力,也不敢和世界一流大企業競爭這個行業,以夠虧損。

第二個原因是缺乏高水平的技術工程師,和成熟的工藝指導,

這方面我們也做到了,中芯國際這麼多年,雖然利潤不高,但是為我們培養了大量的優秀晶片生產工程師,張汝京,梁孟松兩代晶片人,為我國培養了成千上萬的優秀晶片工程師,

中國不差技術人!

第三個原因,是我們長期依賴國外企業的代工和技術裝置,養成了習慣。

我國因為起步晚,市場小,無論材料還是軟體、平臺,都與全球最優秀廠商有一定的距離,所以我國的晶片設計廠商,和電子廠商,包括華為,都是主打和海外的合作,以進口和外商代工為主。

後來華為認識到晶片設計的巨大利潤,做出了自已的晶片。

中國人,也能設計世界第一的晶片!

紅旗飄飄向前趕

這就讓美國感到了擔心,所以集中力量封鎖華為,不讓國外廠商代工華為的晶片,最後導致華為只能尋求自行設計,自行生產。

要知道,華為是全球最優秀的裝置製造商,他製造的移動基站、核心交換機,以及光傳輸產品,佔據了全球30%以上的市場,

現在晶片業需要它了,華為當然是當仁不讓,汲取我們的先進技術和經驗,開始製造自已的光刻機,自已的晶片軟體,以及其它裝置。

同時,我國的高等院校,中科院,也紛紛拿出多年以來研發的技術和產品,一起打這場“晶片之戰”。

無論是碳基晶片、EDA軟體平臺、還是最新的量子科技,都能應用到我們的晶片設計和生產中來。

另外,我還建議,對於我國能自研的晶片,開始向進口產品徵收關稅!

我們也要保護國內的幼稚企業!

扶助國內晶片業,一方面靠大家的決心和動員能力,另一方面也要依靠經濟手段。

美國製裁我們,我們就要有志氣不用他們的晶片!

科技的競爭時間長,見效慢!

不少強大的網際網路企業,也請一起做做貢獻,做不了硬體的,做個工業軟體,做個設計平臺,難道就那麼難嗎?

只要我們萬眾一心,相信一定會勝利!

最後一首小詩送給中芯和我們的讀者:

一條大河波浪狂

浪打晶片船不翻,

美國製裁不給料,

自己動手加油幹,

中芯造芯技術高,

華為裝置加班搞,

中科高手來送炭,

眾人拾柴火焰高!

23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手切辣椒,反被辣椒辣到了,如何才能快速止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