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洗澡,是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日常,在南方,更是每天都需要完成的事情。

如今處於寒冷的冬季,每次洗澡都需要點勇氣,而對於老年人來說,洗澡更要小心為上。

因為受到氣候特點與身體因素的影響,一些錯誤的習慣,如飯前、飽餐後洗澡,大量運動或酒後洗澡等,都容易導致意外的發生。

圖:網路

那麼,老年人洗澡要注意些什麼呢?

洗澡前

1.浴室地面應放防滑墊

需要在老人入浴前鋪放防滑墊,這樣老人不會因為地面溼滑而滑倒。小板凳也可以放在防滑墊上,防止小板凳亂滑,香皂掉到防滑墊上面也不會滑的太遠。

2.喝水和補充能量

空腹洗澡容易引起低血糖,或出現疲勞、頭暈等不良反應;老人洗澡前應吃點東西,保持五六分飽的狀態為宜。洗澡前半小時喝200—300毫升白開水,以避免或減輕因洗澡時面板血管擴張而導致的種種不適,同時補充全身血液容量。

圖:網路

3.活動熱身保暖

冷天洗澡前最好先做5分鐘熱身運動,如原地踏步、扭腰、搓腳、按摩湧泉穴等,讓身體熱起來。

4.帶個木頭小板凳

老人體力有限,長時間站立可能會感到力不從心,很容易暈倒、滑倒。建議洗澡時帶個小板凳,站累了可以坐著洗,既省體力,又不用擔心會滑倒。

5.洗澡時間最好在白天室溫較高時洗,確保身體沒有任何不適。

剛吃完飯、服完藥,或是感到困頓、身體乏力、頭暈噁心時,應休息一會兒再洗澡,以免潮溼悶熱加重症狀。

圖:網路

洗澡時

1.浴室和換衣服的地方溫度適宜

室溫在24—26攝氏度左右,必要時採取電暖器或浴霸來預熱。

2.水溫不要過高,與人體體溫相似最好

高溫洗澡水看似能提升身體熱度,但對面板並無太多益處,破壞面板表面的油脂,導致毛細血管擴張,加劇面板乾燥的程度。同時,水溫過高還會增加心臟負擔,大量血液流向面板,易引起心臟缺血、缺氧,甚至發生虛脫,對高血壓患者或其他心、腦血管病患者來說,是極其危險的。

圖:網路

3.洗澡時間不要過長,老人洗澡時間一般以20分鐘左右為宜

時間過長容易疲勞、體力減弱,以致引起心臟、頭部缺血,甚至有可能誘發嚴重的心律失常。同時,洗澡時間太長,老人著涼的機會也會大增,面板長時間暴露於空氣中,更容易出皺紋。

4.老人洗澡最好選擇淋浴

這不僅是出於衛生考慮,還因為經常泡澡容易出汗,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機率。所以老人喜歡泡澡的話1個月泡1次足夠,平時多選擇淋浴。

5.搓洗力度適中

用力搓容易搓掉大量有保護作用的角質細胞,而且洗去了汗液和皮脂共同組建的化學保護膜,引發多種面板病或使面板變幹。老人洗澡還不能過猛過快,以防體位變化過快或幅度大而導致血壓下降。

圖:網路

6.選擇性質溫和的浴液

鹼性強的肥皂或香波乳劑容易刺激面板,引起瘙癢和炎症。老年人適宜用含脂肪較多的羊毛脂皂或浴液,擦皂後多用清水沖洗乾淨。沐浴後最好塗一層可以潤膚、保溼的護膚品。

7.不要鎖死浴室的門

洗澡時最好家裡有人,一旦出現問題能及時請求幫助。

圖:網路

洗澡後

1.慢起

剛洗完澡是血液供應最容易出問題的時候,如果動作太猛,很容易一下子供血不足,導致嚴重的心腦血管事件。有冠心病、高血壓的老年人更需特別注意,浴前可以預防性地服藥,以防洗澡中出現意外。

2.穿暖

洗完澡後要戴好帽子,穿好衣服再出來,以防受涼,引起傷風感冒。洗澡時,浴室溫度較高、頭部面板血管擴張,走出浴室後,由於氣溫下降,擴張的頭皮血管遇冷急劇收縮,會造成頭部缺血而抵抗力減弱,使感冒病菌乘虛而入。

3.休息補水

洗完澡,身體舒適的同時也會有疲勞感,不宜劇烈運動,靜心休息半小時左右為宜。洗完澡後也應喝點水補充水分,但是不宜大口猛喝,以免增加心臟負擔。

圖:網路

8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李雙江現身婚禮,穿紅衣高歌一曲,82歲仍意氣風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