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有個女人,春節時候回老家,火車馬上就要開了,她提著一隻笨重的箱子,拼命跑,拼命衝刺,終於在最後一刻跳上了火車。

她躺了下來,想休息一下,結果再也沒有醒過來。

這場景,像極了人生,有時候拼命想達成一個目標,最後卻失去了自己。

趙薇出品的女性內心獨白劇《聽見她說》中,也有著這樣的女人:詠梅飾演的妻子,正面對著婚姻危機。

她有個溫柔賢淑的媽媽,和一個脾氣暴躁的爸爸。

媽媽過得很不幸福,即使爸爸和別人住在了一起,她依舊不肯離婚,說是為了面子。

媽媽說:我只有你了,你要懂事。

她問:媽媽,你那麼懂事,為什麼夜夜還在洗手間哭?

媽媽沒有回答。

多年後,女兒也成了全職媽媽,她戲劇性地重複著故事的指令碼,同樣面臨被離婚的命運。

這次,故事的結局,會被改寫嗎?

01

人生,就是不斷地妥協嗎?

從出生開始,我們就要與各種關係打交道,然後在關係中求平衡。

有兩個人,說話是必須聽的,一個是爸爸,一個是媽媽

小時候誰都不覺得有問題,長大之後才發現:過度順從的人,很難拒絕別人,表達自己。

於是,這一生,都活得憋屈。

詠梅飾演的女子,本是活潑的孩子,她喜歡與大自然接觸,喜歡爬樹,想學地質。

“那不是女孩該乾的事”,爸爸說。

“你要聽話,嫁個誠懇可靠的男人。”媽媽說。

於是,她去上了父親指定的大學,成了一名穩妥的會計,踏實有用。

她順從了媽媽的意願,成了溫順明理的乖女兒,嫁了個誠懇的男人。

那個男人,真的很誠懇,似乎也只有誠懇了。

求婚時,他捧著她的手,誠懇地說:咱倆好好過,生一對兒女,湊個好字。

她被他的誠懇打動了,儘管他不是最好的。

孩子生病時,她剛剛提職,他誠懇地說:辭職回家吧,為孩子想想,為咱家想想。

她被他的誠懇打動了,腦門上寫著一個“好”字,像一枚勳章。

她習慣了妥協,因為她溫柔賢淑,是個乖女兒,是個好妻子,是個好媽媽。

離婚時,他依舊很誠懇,捧著她的手說:我們分開吧,我會補償你;孩子歸我,能有個好的學區。

當初放棄事業時,她想不到日後的某一天,為家付出,成了脫離社會的依據;而她的溫柔和通情達理,成了男人爭奪孩子的武器。

她很想把茶杯甩在他臉上,可終究什麼都沒有做,一動都沒有動。

一個習慣了妥協的人,早已喪失了反抗能力。

然而,婚姻的本質不是妥協,做人也不是。

02

你那麼好,為何還是被拋棄?

詠梅在跑步機上不停的奔跑,周圍傳來一連串聲音,讓人透不過氣。

“你是新時代的女性,你有大學學歷,你怎麼能哭鬧呢,你怎麼能那麼在乎一個男人呢,你怎麼能撒潑呢?你怎麼能讓別人笑呢?”

“你太不愛自己了,你得做美容,你得做線雕,你得做熱瑪吉。”

她突然意識到,自己一直活在他人的評價中,一生都在束縛壓抑著自己。

這讓我想到了“卡普曼法則”,一種心理遊戲。

美國心理學家卡普曼發現,每個人心中都有三種角色:迫害者、受害者、拯救者。

迫害者是攻擊指責的一方,受害者是弱小妥協的一方,拯救者是施救的一方。

很多家庭關係,都是在三種角色間不斷轉換著:當你扮演了其中一個角色,周圍人就會無意識扮演對應的角色,以維持三角平衡。

這部心理劇在每天的生活中上演,儘管我們從未覺察過……

詠梅飾演的全職太太,有個嚴厲的父親,她被迫聽從安排、委屈自己,變得弱小而自卑

在這段關係裡,父親的角色是迫害者,女兒的角色是受害者。

如果受害者角色不被打破,那接下來,她總會遇到迫害者,哪怕對方原本不是。

讓我們來看看,這個劇本是怎麼發生的?

有位女性來訪者,曾在諮詢中提到:

她看上一件大衣,看了好幾次,最終還是沒有買,她用這筆錢給孩子辦了遊樂園的卡,因為家裡頭不富裕。

她把這件事和老公說了,希望刺激他上進,可老公覺得她小題大做,這讓她感覺心裡特別委屈。

後來發現,在她的生活裡,委屈是常態。

若干年前,她在眾多追求者中,選擇了一個平平無奇的男人,感覺心裡很踏實;

後來,因為丈夫工作毫無起色,她放棄瞭如日中天的事業,隨他去了他的家鄉;

10年間,她從1200元一個月,做到了12000元,可丈夫還是老樣子,懷才不遇。

她一直很懂事,生怕在丈夫面前提錢傷他自尊,而故意把錢放在他看得到的地方。

可是,他一邊坦然地花著她的錢,一邊繼續不思進取。

在卡普曼戲劇三角形中,如果你習慣扮演受害者和拯救者,就是在培養對方的施害和不擔責。

因為你太好說話,別人便習慣了你的妥協;

因為你從不表達,別人便可以肆意突破你的邊界;

因為你勇於犧牲,以為可以救人於水火,那對方負責任的能力,便會被閹割。

03

面對一個不愛你的人,你會怎麼做?

收集證據,和他打官司;

絕地反擊,讓他淨身出戶;

把孩子抓在手裡,讓他哭著來求你……

然後呢?

妻子提出要求,讓他跪滿3個小時,並保證和外面的女人斷絕關係,徹底迴歸家庭,才肯下來,丈夫一一答應。

警報消除了,可日子還能和以前一樣嗎?

硝煙過後,所有人“體無完膚”,妻子從受害者變成了迫害者,而丈夫和女兒變成了受害者。

這個家庭的故事遠沒有結束,新的三角輪迴又開始了。

《聽見她說》中的詠梅,也面對著同樣的抉擇,不同的是,她要終止這個遊戲。

面對耳邊呼嘯的質疑聲:“這個年齡還離婚,你瘋了嗎?”

她這樣回答:“我不原諒也不報復,該怎麼做,我有自己的方式。”

如何終止受害者遊戲?有兩點是我們需要了解的:

安全感,只能自己給自己

大部分守著不幸婚姻的人,要的並不是那個男人,而是一份安全感。

她們覺得,有個完整的家,才是安全的。

電視劇《三十而已》中的顧佳,是個典型的中國式好女人:集好妻子、好媽媽、好幫手於一身。

可儘管她做得無可挑剔,丈夫還是有了外遇。

她把自己泡在浴缸裡,喝得大醉,之後決定離婚。

面對出軌的有利證據,她並沒有讓他淨身出戶,而是與他平分了家產。

離婚前夕,丈夫煙花廠爆炸,儘管道義上不適合此時離婚,她還是聽從了自己的內心。

她沒有把自己當成受害者,也沒有把自己當成拯救者,她要的是一份平等的關係。

安全感,並不取決於抓住了多少,而是一份不可或缺的自我價值,和貨真價實的底氣。

人與人之間,需要邊界感

劇中有段臺詞,很是扎心:

有一個人,沒有痛感神經,別人割下她一塊肉,她也不知道,一邊流血一邊哈哈笑。

我想,她以前一定是知道痛的,只是總裝作沒事,然後就逐漸喪失了感覺,也失去了保護自己的能力。

而別人,也以為她是沒事的,於是變得肆意。

人、事、物都是有邊界的,就像面板的邊界是痛癢,人與人的邊界是尊重。

關於邊界感的建立,蔡康永老師曾說過一段很深刻的話:

你要找到迂迴的方式,一步步的把雙方的邊界給建下來,那是一個工程。

可是有機會就要蓋一塊磚頭上去,讓那個界限逐漸地形成。

妥協不是相處的本質,學會溫柔地拒絕,才能讓自己獨立,讓對方珍惜。

寫在最後:

這個世界,不需要悲壯的犧牲者,需要的是給予。

我們時常混淆二者的關係,其實它們有著本質的區別。

給予是因為愛,它與回報無關,當我們這麼做了,自己和他人都感覺歡喜。

什麼樣的付出才是美好的?

有三個標準可以參考:

1,量力而行;2,心甘情願;3,充滿喜悅。

如果暫時做不到,那麼在付出之前,請先學會愛自己。

還記得開頭的故事嗎?它還可以有另外的結局。

有個女人,提著一隻笨重的箱子,她拼命跑,拼命跑,終於在最後一刻跳上了火車。

她躺了下來,想休息一下,結果睡著了。

第二天一早,車到站了,她醒了過來,走下了火車。

奔跑,不是為了輸贏,而是為了新生。

下車,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

4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26歲青年隱居終南山,父親找到一腳踹出:沒錢,你學什麼陶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