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錢
即位之初的乾隆皇帝是非常有錢的,有康熙雍正積累下的豐富積蓄,有繁榮的社會和經濟,有大量富足的人口,於是乾隆才有錢六次下江南,有錢平定大小和卓叛亂,有錢實現自己的十全偉業。
因此在富足的環境下,乾隆初期的乾隆通寶非常精美,鑄造得比雍正通寶還要精美,充分彰顯了國力的雄厚。這期間的乾隆通寶錢幣直徑為21-26毫米,重2.3-2.9克,錢文用的是楷書,後面的背紋沿用了和雍正時期相同的樣式,穿孔的右邊是鑄錢機構的名稱,左邊是寶字。
青錢
精美的黃銅錢顏值很高,百姓們不止看到了它的顏值,也看到了它的價值。但是優質的銅價格很高,銅器的價格更高,於是很多商人選擇收集精美的黃銅錢,熔化後鑄成銅器,可以謀取更大的利潤,但這樣就導致市面上的銅錢大量減少,造成銅錢緊缺,銅錢價格上漲,不利於經濟發展。
黑錢
自從金屬鑄幣誕生以來,民間私鑄的風潮就屢禁不止。乾隆四十年的時候,皇帝發現國內銅錢的私鑄情況非常氾濫,各個省都能看到私鑄的銅錢,而朝廷卻無計可施。而另一方面,原有的銅礦產量日益減少,刺激了銅價的飛漲,銅錢鑄造的成本越來越高。
為此,朝廷開始停止了一些鑄幣機構的日常鑄造,同時適當放寬了鑄錢的標準,於是我們就看到了乾隆後期各種版本的、質量參差不齊的各種乾隆通寶。這個時期的乾隆通寶規制不再統一,很多鑄造得比較粗糙,有些銅錢的材質也比較糟糕,常見的灰色的、棕色的、黑色的乾隆通寶,大多來自於這個時期。
紅錢
乾隆時期,清朝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亂,收復了新疆地區,為了更好的管理新疆地區的經濟,乾隆皇帝在新疆的葉爾羌和阿克蘇等地開設了鑄幣機構,開始鑄造乾隆通寶。這時鑄造的銅錢以當地本土的銅為原料,銅錢流通的範圍也僅僅是西北的部分地區,不允許內地使用,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新疆的紅錢源自於當地特殊的制度需求,與中原地區不同。
新疆地區的銅純淨度比較高,但當地的工匠不熟悉中原地區銅錢的鑄造技術,因此,新疆地區乾隆通寶就顯得比較特殊,錢幣顯現出銅料原版的紅色,而錢文則是歪歪扭扭並不太標準。等到乾隆駕崩以後,當地依舊在鑄造紅色的乾隆通寶錢。
那麼,這些顏色的乾隆通寶,你更喜歡哪種顏色的銅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