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後一個月,在西方人心中具有春節意義的聖誕節馬上就要到來,但是由於如今限制,澳航代表委員會估計,有接近10萬澳大利亞人被困在海外,這些人深感被拋棄,澳總理莫里森此前“在聖誕節前將澳大利亞人帶回家”的諾言或將打水漂。
崔愛民稱,自去年年末,疫情發生以來,一些國家開始對中國封閉機場,減少國際航班,中國駐相關國家使領館在聞訊後,立即同當地政府和航空公司溝通協調,為海外中國公民回國搭起一條條“空中走廊”。
據有關部門統計,今年2月以來,不含港澳臺,入境客運航班達到約2.1萬班,其中,外國航空公司執行約8000班,中國航空公司執行約1.3萬班,佔比60%。今年秋冬以來,第二波疫情來襲,包括英、法、德等在內的歐洲國家實行了更加嚴格的封鎖政策,澳大利亞的國門禁令不曾放鬆,而中國卻是脫穎而出,來華航班數量一直處在國際較高水平,近期乘航班入境的同胞每天約為1萬人次。
而除了商業航班不斷航,中國已經安排351架次航班,從義大利、英國、美國、南非、伊朗等92個國家接回超過7.3萬名同胞。其中,有未成年的小留學生和暑期必須離校的留學生約2.8萬人,還有老幼病孕及疫情前短期出國探親和出差等人員約2.9萬人,以及因境外專案完工、停工急需輪換的企業人員約1.3萬人。
崔愛民指出,此番從海外接回中國公民的工作週期長、範圍廣、人員多、難度大,創造了中國歷史上新的紀錄,而且此番行動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撤僑,而是一場史無前例的接返行動,行動過程中還面臨著看不見、摸不著的病毒威脅和生命危險。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和專家們的建議,各國人員應當儘量減少流動、避免交叉感染,因而中國擔負起責任,在這次接返行動中,嚴格做好各種防護措施和出入境檢測,從部分國家成功接回了確有困難、急需回國的海外同胞。此前日本還向中國釋放友好訊號,放寬出入境限制,規定從中國入境日本,不再需要在日本機場接受核酸檢測。進一步證明了中國防控疫情和領事服務工作所取得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