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觀天下#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重達兩公斤的月球樣品,採用半彈道跳躍方式再入返回,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
嫦娥五號成功從月球帶回來了月球“土”特產,這讓國人十分興奮。
據瞭解,這些月球“土”特產,除了用於科研試驗外,還將在國家博物館、湖南韶山毛主席故居等地公開展覽,這或許難滿足很多人的好奇心。
據說,嫦娥五號落地時,直播畫面顯示,剛好有一個酷似小兔子的小動物,從返回艙旁邊一蹦一跳經過。網友驚呼這是真正的“玉兔”來了,應該是一個很好的預兆。
嫦娥五號的成功返回,標誌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的一大步,並將為深化人類對月球成因和太陽系演化歷史的科學認知作出貢獻。
探索太空的步伐永無止境。
中國早在遠古時代就有了嫦娥奔月的夢想,今天,伴隨著中國科技和經濟的發展,中國逐步加深對月球、對太空的探索和了解。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我們在慶祝嫦娥五號順利完成預定任務的同時,還要清楚認識我們在航空航天方面的差距。
眾所周知,目前為止,世界上只有美國、前蘇聯和中國成功把探測器送到月球表面。
但是與美蘇相比,我們的這些工作晚了整整六十年。
1959年9月,蘇聯的月球2號成功撞擊月球,是首個登陸月球的探測器。
而早在50年前,1969年7月,美國的阿波羅11號成功登陸月球,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成為歷史上最早登陸月球的人類。
美國的阿波羅計劃先後執行了六次載人登月任務。目前為止,世界上只有美國成功派出宇航員登陸月球表面。
眾所周知,嫦娥奔月是中國人的夢想。如今我們正大踏步實現我們的奔月夢、航天夢,但是,我們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還是十分明顯的,尤其是在核心技術、晶片、半導體等方面,受制於人的滋味並不好受。
在科技、資訊、通訊高度發達的今天,我們與美國、俄羅斯等發達國家的經濟實力有所縮小,必須奮起直追,儘快迎頭趕上,縮小科技方面的差距,走出一條創新引領,有中國特色的彎道超車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