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因為違反國內法律法規,最近幾個月我國對多項澳進口商品採取了懲罰措施,但澳卻將之視為兩國關係緊張、我國採取的報復手段。基於此,澳嘴上經常說希望兩國友好,可實際上採取的卻是硬碰硬的對抗行動,並針對大麥被徵收雙反關稅一事將中國告到了世貿組織。

不過澳媒認為,上述舉動並不聰明,打官司反而會將中國惹怒,給澳農民帶來進一步的損失。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後,澳總理又再一次上演了變臉戲碼。

據悉,伯明翰是個十足的對華強硬派,兩國關係結冰後,他曾多次發表對華不友好的言論,前段時間也是他主導了澳政府向世貿組織提起訴訟。所以,莫里森此次將伯明翰撤下也被外媒解讀為,澳政府試圖緩和中澳雙方貿易爭端的實際舉措,澳媒更是指出,莫里森“真心想解決問題”。

別看丹·特翰之前的職務是教育部長,但其卻擁有非常豐富的貿易和外交領域工作的經驗,因此澳內部對其懷有極高的期待,認為丹·特翰身上肩負著修復中澳經貿往來的艱鉅任務。

不過這些都只是澳一廂情願的理解,換個人就能改善關係,未免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雙方關係走進死衚衕,責任和癥結全在澳方,所以只有堪培拉自己看清問題,真心誠意地去解決,才是唯一的正確道路。現在澳政府態度依舊傲慢,也拒絕承認自己的錯誤,不解決這一點,換誰都是白換,除非是把莫里森給換下去。

另外,在這個敏感時間點,將主管貿易的主將換掉,多少有點“棄車保帥”的意味。伯明翰只是個貿易部長,他哪有權力主導兩國關係的走向,背後的罪魁禍首當然是總理莫里森,他什麼責任都沒有承擔,隨便推出個人當替罪羊就想矇混過關。

對於澳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下就大麥被徵稅一事向中方提出磋商的請求,我商務部發言人高峰表示,對此感到遺憾,將按照世貿組織程式進行處理。

其實,從最近莫里森的所作所為來看,他並非是想真的解決問題,而是想在保留面子的同時,儘量減少損失。澳大利亞的小心思我們怎麼能看不出來,過去不少國家一邊賺中國的錢,一邊跟在美國屁股後面幹一些損害中國利益的事,吃我們的飯還砸我們的鍋,這是絕對不允許的。

此前我們一直髮愁沒有好的機會收拾美國的幾個“狗腿子”,澳大利亞倒好直接送上門來,那我們就一次打到它痛、打到它長記性為止。正所謂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該出手時絕對不能心軟。

16
最新評論
  • 1 #
    看來我們的制裁還是有效果的啊!
  • 2 #
    說什麼也不能和澳大利亞合作了,讓他們找美國合作吧。
  • 3 #
    換誰都無有,算簽了華為的單以表誠意,否則勉談。國家必須走這一步,別幾句服軟的話就放鬆
  • 4 #
    多次發表對華不友好的言論,此人正是莫里森。
  • 5 #
    思想不純換自己差不多。
  • 6 #
    他自己應該辭職,澳洲最大流氓就是他自己
  • 7 #
    禍是莫里森惹的,借刀殺人,中國不能認可。
  • 8 #
    先別高興太早了,那是做樣子而已,先制裁五年,以觀後效!
  • 9 #
    這完全是莫里森自己把事情搞遭了,換手下人有何用?
  • 10 #
    一切為了選舉,西方所謂的民主國家缺乏誠信,不要當真
  • 11 #
    開始了改變,但卻沒找到根源!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對權力和資本而言,如何區分主人或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