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歐盟區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德國近日已經正式宣佈,12月16日起對德國全境實行更高級別的硬性封鎖措施,以應對進入冬季後愈發嚴峻的新冠疫情問題。
按照最新的封鎖舉措,德國將關閉諸多非必要的零售商店,中小學和幼兒園也將大規模關閉,而且會對聚會人數進行嚴格限制(標準是五人以下)。由於聖誕和跨年將近,德國也對大型聚會活動進行了限制。
相較於之前德國所實行的軟性封鎖舉措,這次持續到明年1月10日的硬性封鎖舉措在力度和標準上有了大幅提升。
據相關媒體介紹,德國之所以會出臺如此嚴格的封鎖舉措,主要原因還是在於疫情在進入冬季後進一步爆發,之前的軟性封鎖舉措並未能產生積極效果。面對新一輪的疫情爆發,即便是歐洲經濟實力最強、醫療保障能力堪稱一流的德國也感到壓力巨大。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僅僅12月11日單天德國就新增2萬9875例確診病例、585人死亡,雙雙創下德國新冠疫情期間的新紀錄。
“如果我們現在在聖誕節前夕有太多接觸,而最後卻成了我們和祖父母度過的最後一個聖誕節,那麼我們一定做錯了什麼,不應該讓這種事情發生。”這是德國總理默克爾最近在一次公開演講上眼含熱淚說的一段話,這既展現了這位女總理感性和對國民健康負責的態度,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目前德國疫情的嚴峻形勢和德國一些民眾依然對疫情防控不怎麼重視的客觀現實。
長期以來,歐美很多國家採取的都是和中國截然不同的防疫舉措。相較於中國在疫情爆發時的嚴格管控,歐美很多國家的疫情防控因為種種原因並未能真正有效落地,就連中國人習以為常的出門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都未能嚴格落實。這也就導致了很多國家的疫情始終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等到冬天來臨後,疫情大爆發幾乎成為必然。現在除了加碼疫情防控舉措、實行硬性封鎖外,可能只有等待疫苗的大規模接種才能真正扭轉被動局面。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