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我對原生家庭這個概念一直有偏見,我覺得這個概念已經被玩壞了,比如我在看《綠山牆的安妮》時,看到一個評論說這本書的不足之處就是沒有挖掘安妮的不幸童年對她性格的不良影響,我就覺得很扯,安妮明明已經用超凡的想象力為自己重構了一個浪漫美好的童年,堪比專業的心理療愈了,這是這本書最出彩之處,竟然被指責為忽略了“原生家庭創傷”?

還有國產情景喜劇《家有兒女》中的劉星,總有人說如果是在現實生活中,劉星早抑鬱了。我就不明白了,劉星作為一個自愈能力極強的孩子,從一個父母混合雙打的家庭來到一個父母恩愛且繼父教育有方的家庭,他為啥要抑鬱?就因為他媽脾氣暴躁?可他有多能闖禍,觀眾心裡就沒點數嗎?

總之原生家庭創傷這個概念,在我眼裡就是逃避成長的代名詞。

可是我最近卻看了一本教人走出原生家庭陰影的書,事情是這樣的,我每過一段時間都會看一部網文小說,這是我解壓的方式,但最近我發現一件奇怪的事:我竟然連續看了三部重生文!

我不得不承認,我對目前的自己不滿意,我其實很希望過去的自己能夠有更好的際遇,那樣我也不會像現在一樣一事無成。

因此我意識到,我有必要了解一些原生家庭的知識了,起碼要檢測一下,我目前遇到的諸多問題到底是我自己造成的還是原生家庭造成的。

《重啟人生:如何走出原生家庭陰影》是《走出原生家庭代際創傷》(海外版)的全息修訂版。

書中對代際創傷的概念、原因、表徵、影響、內容、療法等,都有著極為詳細的論述。

尤其是在代際創傷療愈方面,分別從一般步驟、內在小孩、身心靈、內在關係模式等四個方面進行了全息式的闡述。

書中列舉的代際創傷療法,實用性和操作性很強,是受創傷者可以直接使用的乾貨。其中很多方法都是經過作者實踐檢驗過的確實有效的療愈之法。

但限於篇幅,下面我主要介紹書中最打動我的三個點。

第一、虛擬愛之療法

作者認為,最痛苦的時候,如果直接承認父母從來沒有愛過自己,那麼受創傷者根本就活不下去,所以就透過催眠重新虛構了一個愛與成長的故事,幫助受創傷者增強生命的自體。這就是虛擬愛之療法。

就像醫生給病人做手術之前,首先會給病人做全身檢查,這樣才能確定病人的身體狀況是否能承受這個手術。

這一點之所以打動我,是因為它展現了作者溫情的一面,我想作者之所以能創立虛擬愛之療法,與作者本身就是個原生家庭小白菜有很大關係。

世人的悲歡並不相通,比如人們往往對“扶弟魔”深惡痛絕,是因為他們無法理解一個受到原生家庭重男輕女觀念傷害的女孩為什麼會那樣無原則地討好父母。

也許作者金尚本就是帶著使命來的吧,書中提供的療愈方法,就是作者在原生家庭代際創傷的自我療愈中一步一步的自我總結出來的,從開始思考這個療法,並運用到自身,到真真正正完完全全的療愈了自己,作者大概花了五年整的時間。

她理解在原生家庭在受到嚴重傷害的人有多脆弱,所以她知道應該在幫助受創傷者增強生命的自體之後再引導創傷者思考,還有大自然宇宙人類集體潛意識都愛著每一個人,使受創傷者內心有愛的感受和愛的流動,最後才能使受創傷者接受這個真相:父母可能不愛你。

第二、不必與父母和解

與原生家庭這個概念形影不離的“與父母和解”,也是造成我對其抱有偏見的原因之一。

我原以為這句話就是現代版的“天下無不是之父母”,但看了《重啟人生》之後,我發現這其實是我的誤解。

作者金尚指出,重點在於與內在的父母和解,而不是與實體的父母和解。

雖然我的父母都很愛我,但我知道世界上存在著許多極其惡劣的父母,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攤上這樣的父母,我絕對不會選擇和解。

作者是有原生家庭創傷的人,所以更能理解這種感受,對於父母給自己帶來的創傷,不必原諒,是作者在自身的體驗和給來訪者做諮詢的時候總結出來的。

對於特別嚴重的心理創傷,原諒父母並不會讓內心更好受,反而是使受創傷者產生更多的自我攻擊,導致心理創傷,久不久不愈。

這個觀點看著真是痛快,我們學習原生家庭的知識,本來就是為了療愈自己,作者這種透過自身體驗得出的結論,更適合我們這些不願做“聖人”的普通人。

第三、著重於問題解決模式,而不是責任追究模式

我前面說過,我原來對“原生家庭”這一概念的印象就是“逃避成長的藉口”,但讀到“ 著重於問題解決模式,而不是責任追究模式 ”這句話時,我心中的偏見被徹底消除了。

我明白我為什麼一直迴避原生家庭問題了,因為實際上我人生路上的一些問題,是跟兒時我母親對我的溺愛有關係的,我一直不願意承認,是因為母親生我時年紀已經不小了,而且身體也一直不好,她那麼愛我,我怎麼能忍心去責怪她呢?

但作者提出的“發生問題時,允許自己跳到系統之外來直接思考如何解決問題,而不是追究問題的責任”徹底點醒了我。

承認我的一些不如意與母親兒時對我的溺愛有關又怎麼樣呢?

這並不是說“都是母親把我害成這樣的,不工作了,讓母親養我一輩子”,而是讓自己明白問題出在哪裡,從而更明確未來應該如何修正自己,給自己一個重啟人生的機會。

以上三點是書中最觸動我的,你可以從中看出這本書的實用性,當然這些未必能觸動你,關於原生家庭你可能有其他方面的困惑,那就去書中尋找答案吧!

沒有人能選擇原生家庭,但感謝這個時代,讓我們每個人都有機會學習原生家庭的相關知識,有心的人自然能從中獲得脫胎換骨式的療愈,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這代人,都擁有重生的機會。

#乾貨分享讀書會#

14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雪貂雖萌但很兇猛,常被誤認成黃鼠狼,發情期不交配會貧血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