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全球氣候正在發生著非常大的變化,這是一個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中西方媒體都在鋪天蓋地的宣傳,希望人們能夠為扭轉氣候變化做出努力。氣候與人類的生存息息相關,如果人類不注重保護環境的話,最終只會危害到自身的存在。

在應對全球氣候變暖這件事情上,中國一直是強有力的支持者。從節能減排再到各個條約各項規則的實施,中國一直都在背後大力去推動。作為一個擁有14億人口且在不斷髮展的國家,中國政府認為自己有責任為全世界做出貢獻。

中國的知識分子也大多都明白氣候變化跟全球變暖是怎麼回事,對於國家實行的一系列政策,大部分人都表示理解。不過,有些時候,一些非常正義的事情會莫名其妙的變得非常荒唐。我國有一位名叫王福重的專家,他就呼籲農民不要使用收割機割麥,給出來的理由則是用收割機收麥會汙染環境。對於這樣一種呼籲,大家應當如何看待呢?

一、理論與實際不結合的專家

1965年,王福重出生於河北省一戶普通農民家庭。 他的父母都是農民,對於學習一竅不通,除了供給王福重衣食住行和上學的費用,其他的方面幾乎幫不上任何的忙。好在王福重打小就非常的聰明,又肯在學習上面花功夫,因此學習成績一直在班裡數一數二。

後來,憑藉著自己的努力,王福重成功的進入北京大學讀書。能夠獲得進入中國頂尖高校學習的機會,王福重絕對是一位非常有才能的人。本科並沒有成為王福重的終點,他最終拿到了北京大學的博士學位,成為了中國一位小有名氣的經濟學家。

憑藉著自己優異的學識,王福重被中央財經大學聘請為教授。他在中央財經大學當中主持了非常多的研究專案,同時也拿到了非常多國家的科研課題。從他的成就來看,他絕對是一塊天生的學術材料。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或許正是太過於專注學術,王福重忽略了學術與實踐相結合。在王福重看來,農民們大多毫無作為,而且素質低下。他以一種經濟的目光看待農民,認為農民數量太多,應當採用經濟的手段將農民從第一產業轉移走,以促進其他產業的發展。

不僅如此,王福重還將目光放到了環境保護這一課題上。全球有非常多的專家在探究環境保護的事情,水,能源,空氣,汙染物等都是研究環境保護可以著手的課題。王福重將目光放到了汙染物上,並且提出了一個讓人覺得非常奇怪的建議,那就是不讓農民用收割機收割小麥。

為什麼王福重會提出這樣一個完全違背常理的建議呢?這是因為,根據王福重的實際調查,他覺得農民用收割機收小麥會造成非常大的環境汙染,用收割機收小麥的時候,空氣當中會出現非常大的灰塵。這些灰塵會影響到空氣質量監測系統,從而對中國的空氣產生不好的影響。

從資料方面來看,這完全沒有任何的問題,凡是有過農業生產經歷的人都知道,不管是用收割機收小麥還是人力收小麥,都不可避免的會產生一些灰塵。可這些灰塵並不會長久的漂浮在空氣當中,而僅僅只會留存一段時間。

很多農民對於王福重的建議非常的氣憤,認為他是一位不接地氣的官員,只知道在辦公室裡翹著二郎腿喝茶,完全不懂得農民百姓的真實情況。其實農民也不是不知道環境保護,可用這樣的方式來保護環境,農民根本無法接受。那王崇福的建議究竟有沒有道理呢?

二、治標不治本的環境保護方法

使用收割機收割小麥確實會帶來一定的環境破壞,可這樣的破壞相比之於工業帶來的環境汙染,農業的汙染實在是微乎其微,如果真的要想保護環境的話,將那些汙染嚴重的工廠關閉才是真正可以見到效果的方法。

難道王福重不知道這樣一個情況嗎?不,他當然明白這樣一個情況。只不過屁股決定腦袋,身在王福重的位置上,從經濟發展全域性來看,他只能提出這樣看起來非常荒唐的建議。因為如果他不提出這樣的建議,讓他將會成為一整個地區的罪人。

這樣一個說法又從何提起呢?可不要忘記,王福重是一位經濟學家,他掌握著非常全面的經濟資料。而他多年以來接受的學術教育也讓他用一種經濟的觀點來看待問題,身為“農民的兒子”,他不可能不明白收割機收小麥的便利之處,而他依然提出了禁止收割機收小麥的建議,其實也有說不出來的苦衷。

很多農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禁止用收割機收小麥雖然給他們帶來了一定的麻煩,可相比之於不使用收割機收小麥帶來的麻煩,他們遭遇的困境在解決方法上經濟成本更低。所有人都知道工廠採取製造汙染物的最大源頭,可要是真的有人動了工廠的話,那必然成為一整個地區的罪人。

從宏觀方面來講,要想拯救地球,工廠就必須動用新的裝置,使用新的科技,儘可能的減少汙染物的產生。短時間內如果無法做到的話,那就一點一點的提升,以便讓環境質量逐漸的提升。

這樣一種循序漸進的方法也是大多數環保專家們認可的方法,如果直接將工廠關閉的話,那將給社會經濟造成非常大的影響。首先就是功能遭到衝擊,接下來是經濟增長降低, GDP不增反降。如此以來,從官員到工人,所有人都沒有好果子吃。與其發生這樣的事情,倒不如犧牲農民的利益,以換取大多數人的和平。

而且,從整個宏觀經濟方面來看,第一產業在整個社會當中佔據的比重其實已經非常的低。中國早就已經取消了皇糧國稅,而且還給農民一定的補貼。從這裡也可以看出,第一產業其實只佔一個基礎性的地位,中國不依靠第一產業發財,只是依靠第一產業維持基本的生活保障。

製造業動不了,那就只能拿農業這樣的第一產業開刀。而且第一產業開刀的成本也非常的低,只需要稍加改進,或是增加人力,或是避開質空氣質量監測時間即可。比起關閉工廠帶來的損失,這樣的建議絕對是一個兩全其美的選擇。

說到這裡,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奇怪,為什麼學術人員和官員們會面臨這樣一個困境?

這裡就要提到全球各個國家正在實行的環境保護措施。別看這樣一些環境保護措施非常的寬鬆,可真的要說起來的話,中國空氣質量資料一不小心就會成為西方媒體指責中國的依據。

正是因為如此,地方官員一方面要將空氣質量資料保護好,另一方面又要維護好地方的經濟發展。為了在這樣一個兩難的困境當中尋求出路,農業這樣的產業自然會成為開刀的地方。

總結

任何一個荒唐的介面,其背後都是多方力量博弈的結果。在這些博弈當中,誰的力量弱,發言權不夠大,誰就會變成宰割的物件。農民們在所有的歷史時期都處於弱勢地位,任何一個人,不管他有沒有專業的經濟知識,只要他站在王福重那樣的位置上,他就一定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弊相權取其輕。相比之於讓工人們失業,讓官員們保不住自己的烏紗帽,倒不如委屈一下農民,換來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這是無奈的辦法,也是最後的辦法。

15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貓咪出現這6種“睡姿”,說明它不信任你,你家有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