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美國作為當代二十一世紀經濟、科技、醫療等各方面最為發達的國家之一,自然成了眾多人競相追逐的物件。"留學熱"、"移民熱"層出不窮,拿到能拿到美國綠卡,成了大部分"崇洋媚外"者的人生終極理想。可是也有這樣一種人的存在,他們雖紮根美國,卻始終不忘自己骨子裡流淌的中國血液和赤子心腸,毅然放棄美國國籍,撤資回國的中國富豪李開復,就是其中之一。

優越的家庭背景

一提到李開復,大部分人腦海裡突然湧入的標籤詞便是:"中國富豪"、"微軟全球副總裁"、"谷歌副總裁"等諸如此類的銜職稱號,卻鮮少有人知曉李開復不凡的家庭背景。

李開復,1961年出生於中國臺灣,他的父親李天民曾經是臺灣政治大學的歷史系教授。李天民是四川華陽人,畢業於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在當時可謂是"高階知識分子",官居高位。李開復的母親也是傳統的大家閨秀出身。良好的家庭條件,使得李開復自小就擁有贏在同齡人起跑線上的優質教育資源。

1966年,年僅五歲的李開復在臺灣初念小學,1972年隨著哥哥一起到美國田納西州橡樹嶺就讀初中、高中。或許是家族遺傳基因使然,李開復自小就智商奇高,再加上他讀書刻苦努力,高中畢業之後,他順利就讀於哥倫比亞大學,學習的專業是計算機。

1988年李開復再次透過自身不懈的努力獲得卡梅隆大學計算機系博士。優秀的名校學位與這麼多年孜孜不倦浸潤到身心裡的計算機知識,為今後李開復非凡的創業歷程打下了堅實基礎,同時也描繪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英年早婚,初定美國

剛跟隨哥哥到美國唸書的時候,李開復年紀尚小,媽媽就百般叮囑他,要以學業為重,不能和美國女孩交往。李開復"謹遵母命",即使上了大學,也沒有像普通美國大學生一樣,墜入愛河,情竇初開。相反勤勞懂事的李開復倒是忙著打工掙錢,貼補家用。平時的愛好也較為單一,他喝酒不抽菸,最喜歡的就是和三五好友聚在一起研究橋牌。感情生活始終是白紙一樣的潔淨空白

這份空白一直持續到1982年,李開復念大三,暑假回臺灣探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始終是中國人的傳統習俗。自然而然的,已經長成大小夥子的李開復也逃不了剛一到家就要被家裡親戚催促著去相親的"悲慘"命運。

什麼叫緣分來了擋都擋不住,李開復在生平的第二次相親時就體會到了這句話的奇妙之處。李開復第二次的相親物件名叫謝先玲,僅僅是餐桌上面對面的驚鴻一瞥,李開復就愛上了眼前的這位東方姑娘。與西方奔放、自由之美不同,謝先玲舉止投足間盡顯小家碧玉的嬌俏可人。李開復很喜歡她,兩人開始頻繁的約會見面,相處了大概九個月之後,1983年8月份,二十一歲的李開復與謝先玲在臺北舉辦了盛大的婚禮。婚後不久,謝先玲就隨夫至美國定居。

為愛奮鬥,道路艱難

謝先玲跟隨李開復到達美國之後,由於經濟並不寬裕,美國房價又貴,兩人只能就近租了間很破舊的小房子,不僅要自己刷油漆,置辦傢俱,每天還要打老鼠、蟑螂,居住環境很是差勁。中國俗語常說"成家立業",李開復那時才感覺到生活有多艱難,他下決心一定要成就一番事業,決不讓心愛之人餘生都要跟他住在這樣不堪的房子裡受苦。

李開復奮鬥生涯中的第一次挫折,是1983年的一份輔導老師的工作。他要輔導60個智商極高的高中生學習計算機課程。這是李開復第一次做老師,他工作尤為認真,每天一絲不苟的備課,思索各種有趣新穎的教學方法。可是領取薪水的當天,他看到學生們給他的評語是:李老師的教學就像催眠曲,令人昏昏欲睡。兢兢業業創造出的勞動成果,並沒有想象中的那樣獲得別人的認可,這對初入社會的李開復來說,無疑猶如五雷轟頂,當頭一擊。

這個小小的挫折插曲並沒有打擊到李開復的自信心,俗話說,術業有專攻,輔導老師的工作並沒有那麼適合自己,李開復很快回歸到了自己的專業老本行—計算機。

於是李開復透過簡歷投放和人事推薦先後加入了蘋果和SGI。先從科學家、產品研究員開始幹起,由於李開復設計思路尤為新穎,專業知識又很是紮實,入職後不久他就研究出了蘋果的"QuickTime",並且在短短八年內,透過自身不懈努力他從小小的產品研究員做到產品研究副總裁,成功讓妻子從狹小的"老鼠房子"搬出來,住進了地段優越的大house。

但是,沒有誰是可以一直順風順水,一帆風順的。李開復在SGI工作期間也遇到了不可避免的失敗與挫折。他一味只顧創新,追求與眾不同研製出來的三維瀏覽器,一上市就遭遇"滑鐵盧"。後來為了及時止損,李開復所在的整個團隊和產品都被公司廉價賣掉。李開復心痛不已,不過吃一塹長一智,他又從中吸取了不少教訓:科學家所有的創新,必須要基於使用者之上的。脫離使用者的產品,必將在市面上無法生存。後來,李開復回國,並將這樣血的教訓,一同帶回中國,帶進了中國微軟研究院。

不滿美國,帶頭歸國

透過多年來的不懈奮鬥,1998年李開復被任命為微軟全球副總裁;2005年他又加入谷歌,被任命為谷歌全球副總裁。不但身居要職,李開復和妻子也已經拿到了多少人夢寐以求的綠卡。可是就在這時,李開復做出了一個令所有人大惑不解的決定:放棄綠卡,回到祖國。

李開復的決定並非是一時興起,多年來美國在國際關係上恃強凌弱,不為人道的做法,已經讓李開復心有不滿很久了。"莫到春來便歸去,江南雖好似他鄉",李開復始終沒有忘記生他養他的祖國,與其身在曹營心在漢,助長美國勢力,倒不如放棄綠卡逆行回國。於是他帶著妻子與兩個女兒,還有所有身家迴歸祖國的懷抱,為祖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據不完全統計衡量,李開復歸國此舉,間接讓美國損失了多達1300億。

"此生無悔入華夏,來生願在種花家",中國這頭沉睡的巨獅早已甦醒,並且日益強大、繁榮。越來越多的華僑、能人志士,願意放棄別國拋下的橄欖枝,回到祖國,為祖國的發展添磚加瓦。李開復是帶頭的第一個,但永遠不會是最後一個!

27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黃金榮為何會逼婚露蘭春?是動了真感情,還是另有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