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相關媒體最新報道,接下來我們將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同時要統籌推進補齊短板和鍛造長板,針對產業薄弱環節,實施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儘快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在產業優勢領域精耕細作,搞出更多獨門絕技。這一次也算是國家要正式“出手”了,這個所謂關鍵的核心技術是要不來的,買不來的,討不來的,只有自己造,核心技術才能夠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正所謂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實現科技的轉型,讓人們享受到科技帶來的福利,把創新的能力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最主要的是實現0到1的突破,增加產業鏈的供應以及自主可控的能力。而這些都是非常泛的概念,往更小的說,更精準的看,是涉及到各個行業各個領域的,比如新能源的使用,晶片工業基礎實力的提升,未來農業的發展等。
能夠被輕易卡住脖子的,都證明了我們目前還不具備這個實力。比如華為海思現在設計出來的晶片,國內的大部分企業都沒有辦法造出來,而眼觀全球市場,能夠支援這項技術的,只有臺積電和三星,如果單純的只是靠ASML提供的光刻機是不對的,人才實力也是其中之一,就好比現在的臺積電突破了3奈米工藝,但是三星才開始5奈米的全面供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