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學過一些唱歌知識的小夥伴們都知道“音域”是何物,那麼在音域裡的低音、中音、高音又是何方神聖呢?

做一個有趣的比喻,假設音域是一個臺階的話,那麼低音、中音和高音分別是第一個臺階、第二個和第三個臺階。而區分臺階上下的差別的就是區分在音域中,低音、中音和高音所控制喉部的肌肉使聲帶改變張力、厚薄,使氣流衝擊聲帶產生振動頻率的變化的大小。

那麼在進行唱低音、中音和高音時也會出現一些不良的壞習慣,那麼這些壞習慣你有中招嗎?

第一,在進行唱高音時:唱高音之前思想上先做好準備,在你腦子裡已經有那個音高。當然在唱高音前要有正確的歌唱狀態,包括正確的氣息、共鳴、各器官的相互配合等等。唱高音時喉結一定要向下,不要用外力硬衝,而是用內在力量;橫膈膜有力的控制氣息,聲帶拉緊擋氣,形成反方向的對抗。帕瓦洛蒂曾說:“氣息的支點主要在橫膈膜,吸氣時橫膈膜的肌肉像一條帶子,從前至後圍成一圈,非常有勁的擴張,像便秘的人蹲桶時一樣的感覺,也像武士發功時的狀態”。也可以想象成大聲喊叫,生氣吼人的感覺等等。頭不應隨音高往上抬,應該放鬆平視,內在積極。

唱高音要有信心,敢於去唱。在正確的發聲狀態基礎上,鼓勵學生大膽的唱,勇於實踐,了不起唱破音,一次不行,調整後再唱;不要讓嗓子太累,反覆不斷地練習。

第二,在進行唱低音時:低音同樣需要面罩共鳴。低音胸腔共鳴要明顯,音位要高,聲音要圓潤,有一種寬、濃、飽滿的感覺。音量相對要小,氣息相對要少一點。

第三,在進行唱中音時:中聲區的聲音不要強求音量,而是要自然自如,要求音色優美和聲音的靈活性。每個聲部的重要音區都是中聲區。中聲區要做到吸氣深,呼吸力求自然,有彈性,積極向上,有支援點,喉頭穩定松馳,不論唱高、低不同的音,喉頭的感覺都在一個位置上,聲音要往外送,但又要使聲音從頭到尾保持在同一音型和位置上。我們常比喻說“聲音要像穿珍珠一樣,把每個音穿在一條線上”等等,就是說聲音要連貫、統一、圓潤。

分享完這些乾貨,你是不是對唱低音、中音、高音時會出現的這些壞習慣有了一定的改善呢,在之後無論是接下來的低中高音的練習或者演唱都有了不小的幫助。

7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如萍對夢萍說了“13字”,驗證依萍被騙,險些失去和書桓的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