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把《大秦賦》從頭看到尾,總算知道評分為何斷崖式下跌了。
作為《大秦帝國》系列第四部,《大秦帝國之東出》可謂是萬眾期待。
播出前,《大秦帝國之東出》改名為《大秦賦》,自12月1日上線,評分初開便高達8.9分。
獲得這麼高的評分,更多是得益於服化道、戰爭場景上的高度還原。但隨著劇情逐漸展開,觀眾發現,一切都在朝著口碑崩塌的方向發展。
截至此文完成,評分已暴跌至6.3分,且還有進一步下跌可能!
張魯一飾演13歲嬴政,引發爭議
首先是張魯一的年齡問題。今年已40歲的張魯一,在劇中飾演13歲的嬴政。儘管能看出後期磨皮美白,但張魯一出場後,依舊有著嚴重違和感。
關於此問題,《大秦賦》導演顧其銘曾迴應,稱嬴政是全劇的主題承載者,他13歲即位後,基本全劇主支線都要圍繞其展開,戲份過重。
如秦王政與呂不韋之爭,滅嫪毐、罷呂相、親政奪權等大事件,這些都是少年時期的嬴政需要經歷的。
秦始皇作為華夏曆史上第一位皇帝,3歲留棄邯鄲,9歲歸秦,13歲即位,22歲親政。期間經歷宮鬥、權鬥、政鬥而不倒,33歲走上歷史絕巔,一統天下。
這樣一位傳奇人物,論心智、城府、閱歷,都非普通人可以揣測。
更何況劇中小演員李卓釗僅16歲,實在是難以撐起這臺戲!
如此種種,主創團隊經過一番爭吵,在嬴政13歲即位節點,只能讓40歲的張魯一提前上場。
瓊瑤式臺詞頻現,《大秦賦》秦味兒不在
事實上,《大秦賦》評分斷崖式下跌,真的是因為張魯一的問題嗎?
並不見得!
張魯一的年齡爭議,只是流於表面,並不影響內在效果的呈現。
何為內在?
作為一部歷史正劇,《大秦賦》的使命在於還原始皇帝傳奇一生,再現秦帝國征戰殺伐、一統六國的壯麗史詩。
可是這正劇,偏偏演著演著就演歪了!
像觀眾反應的“臺詞過於大白話,韻味不在”,這些都屬於該注意的問題。
甚至在部分片段,還出現了瓊瑤式對話。
比如,秦王政與呂不韋的這段對話:
秦王政說:“你若是我的生父,我願意跟你一起離開秦國,願意跟你浪跡天下。”
看到此處時,我是瞬間出戲。知道的這是《大秦賦》,不知道的還以為瓊瑤阿姨出新劇了呢。
這種毛病,不是簡單調侃就能略過的,至少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無法接受的。
關於臺詞,網上有爆料稱,《大秦賦》原臺詞遭遇魔改,編劇李夢只是掛名。
圖中(部分)標示片段為編劇李夢精心編寫的臺詞,結果在正片中,皆被改作大白話。導致臺詞本意,失去其韻味。
《大秦賦》中,趙姬講話幾乎都是大白話,弄得本劇半文半白,不倫不類。
估計片方想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提升《大秦賦》商業影響力。
不過依效果來看,似乎適得其反。
《大秦賦》變宮鬥劇,趙姬成主線人物
除卻臺詞外,劇情上同樣引發諸多吐槽。
如上文所說,《大秦賦》本是描繪秦帝國一統六國的壯麗史詩。然而在正片中,更多的劇情則圍繞華陽太后、嬴政之母趙姬展開。
尤其是對於趙姬與嫪毐的情事,製作方可謂是煞費苦心。
從17集開始,趙姬與嫪毐勾搭在一起,至47集嫪毐叛亂失敗被殺,整整用了31集,才把這一件事講述完整,不可謂不拖沓!
嫪毐從42集意圖弒君,至47集叛亂終止,又耗費5集時長去呈現,注水嚴重。
整部劇下來,趙姬是絕對主線。
無論是前期嬴異人、嬴政,還是中後期華陽太后、呂不韋、嫪毐,劇情主要人物,幾乎都圍繞趙姬一條線展開。
於是網友們調侃稱《大秦賦》不如叫做《大情婦》。
你以為這就到頭了?更精彩的還在後面!
嫪毐戰神附體,險滅秦國引熱議
在劇情中,秦王政早已知曉嫪毐有反叛之心,也知道嫪毐與其母育有兩子,但他始終未有動作。
當時看到這裡,我想秦始皇畢竟為千古一帝,之所以不動嫪毐。或許是採納李斯意見,以靜制動,另有安排。
然而劇中所構造的嫪毐叛亂,險些令秦國覆滅,這未免太兒戲了。
針對嫪毐叛亂,我們看看此劇秦王政的迷之操作。
第42集,秦王政闖入甘泉宮,親眼目睹嫪毐與趙姬育有兩子。
嫪毐自知命不久矣,即計劃提前動手,將秦王政殺死在甘泉宮。後因秦王政察覺埋伏,計劃未能成行。
從這可以看出,秦王政已經知曉嫪毐有反叛之心。但他回宮後,並未採取有效措施,第一時間制服嫪毐。
呂不韋勸說秦王誅殺嫪毐,秦王政不以為意。為防釀成大錯,呂不韋派人把嫪毐綁至府中,準備親自誅殺。
奈何在動手之際,秦王政趕到,嫪毐得以撿回一條命。
對於此,我們可以理解為秦王政要放長線釣大魚,對嫪毐團伙一網打盡。
總之,嫪毐叛亂已成定局,秦王政要在有限的時間內,調兵布控。
事實上,秦王政也做到了。我們看下嬴政在這期間,做了哪些操作。
秦王政提前預料嫪毐動向;知道公子虞前往趙魏韓,替嫪毐當說客,尋求外援;召集大將王翦、桓齮入宮議事;提前告知驪山大營主將蒙武,一切以秦王詔命為準,虎符調兵都不行;明知即將出現叛亂,亦選擇前往雍城舉行加冠禮,應該是為避開叛亂衝擊;離開咸陽前,曾安排陽泉君駐守南門,一旦城內有變、立刻烽火預警。
看似一切都在秦王政控制之中,只等嫪毐叛亂,關門打狗。
然而事實上,秦王政差點玩脫,命懸一線。
叛亂髮生後,嫪毐偽造太后詔命,第一時間派人接管武備庫、各城防出入口。並兵分多路,進攻章臺宮、相邦府、渭陽君府及陽泉君駐守的南門。
結果呢?
章臺宮很快就被攻陷,秦王政兒子扶蘇差點死在宮中;烽火剛點著沒多久,叛軍就已殺到,烽火險些被破壞;
驪山大營主將蒙武,明知軍營有十二名太后安插的將領,卻毫無準備,導致兵權被奪,五萬兵力落入敵手;
秦王政所在的雍城,只有兩三萬兵力,面對呈圍剿之勢的叛軍,形勢嚴峻!
到底誰是主動,誰又是被動?怎麼感覺,嫪毐的計劃比秦王政更周到縝密呢!
其實,此次叛亂在歷史中,並未對秦國造成根本性威脅,叛亂也在摧枯拉朽中被平定。
《荊軻刺秦王》中,也曾有嫪毐叛亂的片段。不過嫪毐剛率領門客殺到宮門前,即被埋伏的秦軍四面圍剿,嫪毐當場投降,參與叛亂的諸門客,皆被當場處死。
從別的影視劇可以看出,秦國處理嫪毐叛亂時,可以用橫掃千軍來形容。平定叛亂殺伐果斷、實力碾壓。
而在《大秦賦》中,嫪毐叛亂攻陷章臺宮、進逼雍城、險些把嬴姓宗親團滅。
就算影視劇需要藝術誇大,但這未免太美化嫪毐戰鬥力,側面貶低秦王政能力。
尤其是在秦王政早已預料會發生叛亂,並進行了相關安排。
在這種情況下,依舊導致秦王系勢力陷入被動,無數人枉死。
僅為營救公子扶蘇,就有數百人身死,其中就有幼時救過秦王政的冬兒。
誰能想到,冬兒曾經救了嬴政,卻因嬴政之子而死。
話說,秦王政既然知道咸陽會出叛亂,為什麼還把扶蘇留在宮中?
當然,歷史上的秦王政自然沒有這麼蠢,一切只是《大秦賦》的鍋。
劇中就曾言明,此次嫪毐之亂,嬴姓宗親戰死者,高達上千人,普通士兵更是不計其數。
若不是相邦呂不韋、渭陽君、昌平君等人絕地反擊,咸陽城將完全淪陷。
這樣龐大的損耗量,足以說明《大秦賦》不是捧秦始皇,而是為黑而黑罷了。
我很相信,若不是因為歷史必須要秦王政活著。以劇中嫪毐勢力的勇猛,恐怕秦國早已覆滅。
改編不是亂編,戲說不是胡說,《大秦賦》評分,斷崖式下跌,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張魯一雖有責任,但絕非主要原因。此劇的崩盤,不在於某一人、某一集。
而是整劇主線跑偏,文不對題,與《大秦帝國》系列前三部,不可相提並論。
方向都錯了,講的故事再好又如何?
我覺得,如果把《大秦賦》改成《嫪毐傳》,估計口碑還能挽回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