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據中評社報道 “臺海局勢與中國周邊安全”研討會12月19日下午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舉行,來自兩岸三地的專家學者就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及臺海局勢進行了深入討論。他們普遍認為拜登政府將會重塑美國對外政策,修補特朗普時期造成的破壞。在對華政策方面,拜登政府將會重點以多邊替代單邊、以對話協商替代直接的對抗與衝突。這意味著中美關係將出現緩和與改善,是一個新的戰略機遇。

  同濟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研究院院長夏立平教授認為,拜登上臺後將調整特朗普對外政策,包括對華政策。他指出,豐富的參政和外交經驗使拜登在制定對外政策時將更有可能“按套路出牌”,遵循傳統的外交決策和國家互動的基本原則。當下的美國,“對抗中國”是一個堅定的跨黨派議題,共和黨人和民主黨人罕見地統一。拜登的外交顧問幾乎全部來自奧巴馬政府,他們雖然對對華“接觸政策”有所反思,但普遍不贊同所謂“新冷戰”和與中國“脫鉤”的說法。這將意味著,拜登政府將會重塑美國的對外政策,修補特朗普時期造成的破壞。2021年之後的中美關係,將因此面臨挑戰與機遇共存的新格局。

  他還研判,拜登政府在對華政策上將調整優先次序,強調與中國展開“正面競爭”。從以經貿問題為絕對核心,到多議題幷重。在對外政策中,臺灣事務也不是優先事項。

  上海東亞研究所副所長王海良認為,拜登上臺意味著中美關係緩和與改善,儘管不一定是持久的。這是新的戰略機遇,有可能實現一定戰略調整。拜登及其外交團隊忌憚俄羅斯,一定要避免俄中軍事結盟,必須維持中美之間微妙的戰略關係。

  此外,他指出,中美必將繼續圍繞臺灣問題博弈,但激烈程度和製造危機的意願會低於特朗普時代,美方可能改變干預臺海的方式和與中國對抗烈度,以免發生直接軍事衝突,確保美方恢復元氣。但從長遠來看,臺海外部環境很難改善,中美在臺灣問題上的博弈將繼續下去幷日趨激烈,民主黨執政不會徹底改變這一局面。

  上海臺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倪永傑認為,與特朗普的臺海政策相比,拜登政府的政策將有所迴歸,但也回不到奧巴馬時期。中美關係中的臺灣問題不像特朗普弄得劍拔弩張,可能有所緩和,但臺灣問題仍是中美關係中最具爆炸性的議題。他建議,應該利用美國新政府帶來中美緩和的機會,進一步緩和兩岸關係。同時,他也認為中美之間應該就臺灣問他進行對話和管控。

5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84歲寶媽賣核桃賺了小一千,偷偷給女兒塞了幾張,畫面溫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