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鹿鼎記》是金庸先生的封筆之作,自然也是最費心思的作品。這部小說我前前後後看了不下十來次,因為實在太精彩了,而且我覺得,這部小說簡直就是現代職場的最佳範例。

有誰記得趙良棟這個人嗎?

趙良棟在《鹿鼎記》裡只是一個小角色,但是我卻對他印象深刻,為什麼?

只因為一眾官員巴結韋小寶這個御前紅人的時候,他卻不湊上來拍韋小寶馬屁,所以被韋小寶認為“這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

“拍馬屁的,沒本事。不肯拍馬屁的,肯定有本事!”韋小寶就就因為這個粗淺的想法,韋只憑一面之緣的好印象,就將本來在天津衛當差的副將趙良棟提拔到北京升為總兵,並且更是重用趙良棟,讓其大展所長。

可韋小寶自己是透過什麼手段走上高位的呢?連他自己都認為自己是個馬屁大王,他很早就知道拍馬屁才是升官秘訣,精通拍馬之道,更是專心研究如何拍好康熙的馬屁……

不知康熙皇帝是否知道,韋小寶評價趙良棟的話呢?

我想應該是知道的。

其實被拍馬屁的人,不知道什麼是馬屁,什麼是真話嗎?我覺得其實拍馬者與被拍者都是相當清楚的,但為什麼大家還是愛拍馬屁、愛被拍馬屁呢?

正所謂“千穿萬穿,馬屁不穿”,連康熙這種難見的明君,都喜歡聽韋小寶將他比作“鳥生魚湯”,更何況是我們這種市井小民、凡夫俗子呢?

說真的,好聽的話誰不愛聽,但是拍馬屁也要懂得竅門,不然拍到馬腿上被反踹一腳那可得不償失了。

像韋小寶就是精通此道的佼佼者,他善於誇大別人的長處,並且佐以自己的短處,讓被拍者得到超越現實的快樂,所以他自然也很清楚拍馬屁的下屬,善用都是哪些套路,這也是為什麼韋小寶會認為“不拍馬屁的必定是有能力的人”。

在現在的職場上,有幾個領導可以像韋小寶一樣重用屬下讓他自由發揮所長,而不在乎這個屬下不會逢迎拍馬,並且臉很臭、脾氣很衝?

韋小寶這種領導是極少的。以我在職場上的經驗來說,我要很誠懇地告訴大家,至少我沒碰過韋小寶這種領導。職場上流傳的寶典是:“做事三分,做人七分”。

在此奉勸各位,假如你在職場上碰不到韋小寶這種好領導的話,那還是用點精力在做人、做事上吧!

職場與小說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世界,職場真的很難,我可是吃過大虧,才這般真心勸告的啊,唉!

(完)

5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甄嬛傳》:難怪眉莊靠只鐲子就能復寵,你看看她那天穿了啥?